少年苦难
林彬:(公开资料显示生卒时间是1916年至1994年)原名熊宗存,乳名宽祖,金寨县斑竹园镇宋冲人。父亲熊世银,母亲林氏(湖北省罗田县胜利镇松子关村人),因在革命中需要避免反动土匪的搜捕改随母亲姓林,遂改名为林彬。是共和国开国少将之一,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参谋长,副司令员。
林彬在家里排行是第五个孩子,在他上面有四位姐姐。大姐熊宗先、二姐熊宗云、三姐熊宗梅、四姐熊宗华。至生四姐时,父亲熊世银很是焦虑,曾哀叹道:“我怎么只生女孩子不生男孩呀?我的命为什么这样苦啊!”之后诞下林彬是个男孩。查阅《熊氏家谱》我们看到记载:熊宗存(即林彬)出生于1915年农历乙卯年9月12日亥时,属兔的。传说林彬出生当日,宋冲整个村庄有霞光附体,光芒万丈,呈祥瑞之兆。父亲大喜,遂取乳名宽祖,意为祖上宽慰而得子,后取大名为宗存,大抵有“宗室存续”的意思。
林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林氏便带着四个女儿和还是孩子的林彬起早贪黑地在山上山下、田间地头里干农活,放牛牧羊、生产劳动、吃苦耐劳。林彬做事很早,懂事也很早,8岁时,就开始给甘家冲一户姓江的大户人家做长工放牛。稍大,劳动之余,林彬便随着宗族长哥熊宗仁和乡里大人们做一些串门活动,耳濡目染,他逐渐明白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也亲身感受到了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苦难。当时正值中国大革命低潮时期,国民党反动势力,特别是皖鄂交界地带土匪势力在农村活动十分猖狂。由于林彬的一些进步活动引起了当地土匪的注意,又有人告密说他串通共产党,于是邻近湖北省的段门坳土匪头子李少清便逮捕了林彬。土匪们性情残暴,林彬七天之内没能吃上饭食,差点饿死。后来在同宗叔叔熊世觉的营救和掩护下,林彬才得以保释回到家中。
毅然从军
1930年春,有两个乔装成补鞋的同志把林彬带到了当时革命活动秘密点吴家店镇的穿石庙,自此林彬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不久便毅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因为在这之前他原已离家和早先参加革命的同宗哥哥熊宗仁(后来成为早期来鄂东北特区开展革命活动的徐向前元帅的警卫)来到吴家店穿石庙闹过儿童团。1931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名普通士兵做起,吃野菜、啃树皮、爬雪山、过草地,风餐露宿,枪林弹雨,革命数十年,一直做到任华北军区6纵队18旅旅长,第62军184师师长。
烽火硝烟
林彬离家出走时年龄尚小,至参加红军时十五、六岁,在麻埠,金家寨,独山和鄂豫皖边区游击作战,跟随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对鄂豫皖发动的四次“围剿”。后因负伤,改为从事卫生,政治教导,后勤等方面工作。林彬作战勇敢,身先士卒,总是能根据战场地形地势灵活选择战法打法。在领兵攻打太原外围“四大要塞”之一的淖马驻点时,因为组织了精锐力量靠前侦察,决策奏效,立下奇功,传为美谈。他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的斗争和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他率部队参加了解放西昌全境的战役。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大小战役战斗上百次,烽火硝烟中他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身上有几处碗大的伤疤,子弹曾穿膛而过,打断了肠子,但是这些都没有夺去他的生命,凭着顽强的意志,他幸运地活了下来。
功成名就
新中国成立后,林彬还在忙着带兵参加解放西昌的艰苦战役,并担任西昌军分区副司令员,连续攻克西昌18座县城。1955年,中央军委首次实行军衔制,鉴于林彬的成长轨迹和立功情况,被评为少将,和洪学智,徐立清,熊挺等其他金寨籍58位将军一道受封造册。这之后,林彬一直在军队任职,先后担任过第二坦克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荣归故里
林彬将军自少年时离开家乡,一直在外为革命奋斗,至1952年他才有机会第一次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金寨县斑竹园的宋冲碾子塆。其时,母亲林氏也已亡故,四位姐姐均已远嫁他乡,物是人非。睹物思人,身经百战,血染疆场,九死一生的将军此时不胜感慨万千,悲怆不已。在熊氏族人的簇拥下,找到母亲的坟,他叩头大拜,长跪不起,失声痛哭,将军当时的孝行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这次回乡,林彬在老家逗留三天,他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把所属自家田地契约转移给同宗一个叫熊宗义的自家兄弟名下。因为在这之前,母亲林氏亡故时,按照当地农村风俗,有长辈去世,必须有下一辈的人为其守灵发丧,而将军当时在外,音信全无,生死未ト,熊氏族人长辈便当家将熊宗义过继给林氏名下,让熊宗义顶孝,并写下让熊宗义继承林氏名下的田地契约,然后才办理了丧葬事宜,林彬母亲林氏才得以顺利安葬。听到族中长辈说明这些事情后,将军信守契约,把本属自己继承的田地契约亲手转交给熊宗义。第二件事就是对昔日救命恩人熊世觉再三推崇备至,给予了一些钱和随身物品,并始终做到在以后的每年岁末定期地给老人家寄回来一些钱、军用大衣等生活物品,这样的事一直持续到熊世觉老人去世。自此,他更是念念不忘先后从宋冲走出去闹革命却过早牺牲的熊存元,熊宗国和一个姓蔡的同乡。
1982年,将军第二次携夫人崔英返乡。一回到老家宋冲,他高兴的手舞足蹈,不顾弹片在身,夫人劝阻,像儿时一样在当年放牛的田坎地头跑下跃上,不要警卫搀扶。老家的宗亲长幼,他喊得格外亲切甜蜜,俨然忘记自己是个将军。当时所在的斑竹园区公所负责人接待了他,他虽身居高位却谦和的礼待家乡工作人员,在家乡干部群众中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家乡有人向其反映老家还没有通上电,老家人晚上都点煤油灯,有的甚至还在山上取松树油点亮光。将军听闻后心急如焚,他主动帮助联系援建了斑竹园狮子口水电站,并在当时斑竹园区所属的沙堰公社投放了三台变压器,使得斑竹园老区人民在全县范围内率先用上了电。
将军为人,正直正派,坚持原则,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提倡劳动致富,反对有不劳而获思想。他曾帮助家乡子弟务工就业联系工厂、企业,推荐亲朋晩辈去外地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鼓励家族子侄树立起战胜生活困难的勇气。将军谨守国家法纪法规,严格要求自己和亲属。虽为家乡做事不多,但始终不忘家乡,他时常写信给家乡子弟询问家乡变化,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为他们加油助力。
1983年,昔日恩人熊世觉因受别人案件牵连,被收进金寨县看守所。将军知道后,他不顾身上战时遗留下的伤痛缠身,专程从北京赶回金寨探监,二人在监狱抱头痛哭,真情流露使得随行人员都为之流泪。嗣后,他叮嘱金寨县委、政府一定要核实情况,据实定罪。他没有凭自己的地位去影响案件的查处。将军此行足见其重情重义、感恩戴德。处理此事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不循私情,彰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家) 高风亮节的革命情怀。
将星陨落
林彬将军于1994年5月22日在北京病逝,一代将星陨落,享年78岁。他的骨灰存放于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林彬将军病重期间和逝世后,有家乡亲人到医院看望和参加悼念活动。
精神长存
如今的林彬将军故里斑竹园镇,已经建设成为闻名全国的特色旅游“红色小镇”,老家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着。笔者采访听到林彬的宋冲老家的族人熊传明,熊传涛,熊德坤,熊宗汉的介绍时,他们每每谈及将军,引以为傲,肃然起敬。一直坚守在宋冲教学点教书育人的罗应华老师经常对学生们讲述林彬将军及红军的故事,可见将军遗风尚在,红军精神长存。笔者造访了林彬将军的出生地,拜谒了将军的祖墓,瞻仰了将军旧居。但见堂屋正中供奉着年代已久的“武朝人瑞”的牌位,墙上悬挂着“德著同稀”的经年牌匾,足见将军族上非一日荣光。曾有幸在将军夫妇身边做过多年保姆的林彬大姐的孙媳妇冯艳,在接受采访时,向我们展示了一些与将军一家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的珍贵照片、书信资料,她饱含深情的向我们讲述将军在世时的那些平易近人的故事,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将军依然活在淙淙的竹根河畔和巍巍的大别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