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王顺才所在部队审讯一个被俘的美国大兵时,顺带着问他是否能听懂志愿军的英文喊话。对方回答说,听懂了。 喊话归喊话, 在战场上,见功夫的还得是真刀实枪的对阵,生死不由命。 五次大战役渐次到来。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给“联合国军”以突然打击,将其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 挫败了“ 联合国军”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了抗美援朝纪念日。 在随后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作战,突破“三八线”,将“联合国军”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汉城,并适时停止了战役追击。两军对垒,志愿军打的是信念,坚信战争是正义之战,坚信中央的英明领导。而对手打的则是装备,是数千架战机的空中优势和坚船利炮。 胜败或早有定局,但战况之惨烈和志愿军慷慨赴死的精神,超乎想象。王顺才几年前与战友合著《汉江血痕》一书,真实再现了殊为惨烈的汉江阻击战…… 王顺才把美军描述成“逃跑大王”——他们是雇佣军,要保命回国领美元呢。 对于美军协调火炮、坦克以及空中支援的能力,志愿军战士们很是羡慕,但对美国军队的战斗力,却大大瞧不上:他们的步兵缺乏战斗力,胆小怕死,不具备进攻和防御的胆略。他们不习惯夜战和白刃战。如果没有炮火支援,就会不知所措。当补给停止时,他们便会完全丧失斗志。 但三次战役过后,敌我双方对彼此的战术已较为熟悉,加之攻占汉城,打过汉江后,志愿军战线拉得过长,后勤补给又供应不及,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 小朋友给王顺才献花
■ 王顺才书法“传承历史 奉献爱心”
1951年1月,第四次战役打响。王顺才所在部队在汉江沿岸阻击敌人。 阻击战一打就是50个昼夜。 当时,战场上气温低达零下30摄氏度,四顾是茫茫冰雪。志愿军缺粮,缺子弹,缺军械供应,不少战士还患上了夜盲症。 敌军飞机向汉江阵地俯冲投弹,然后是炮火轰炸,其后就是步兵轮番往上冲。由于前方减员严重,原本在师政治部的王顺才,被补调至连队任指导员。 敌军的飞机和炮火来了,志愿军就低低地伏在壕沟里。炮火一停,端枪和摸到阵前的美军步兵对射。 弹药打光后,志愿军就抱起石头砸。而每一处阵地失守之前,都会是最后一个肢体不全的战士,拉响手榴弹或是爆破筒,滚向敌人。 作家魏巍曾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一文中写道:这儿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反复地争夺。这儿的战士,嘴唇焦干了,耳朵震聋了,眼睛红了,他们用焦干的嘴唇吞一口炒面,一口雪…… 那场阻击战中,王顺才负伤了。一块冒着烟的弹片崩进他的肚皮。王顺才没在意,仍端枪,瞄准射击。 “后来感觉腿上湿漉漉的,低头一看,血流了一地,肠子也流出来了。”王顺才被卫生员拖下阵地。 卫生员把肠子重新塞进他肚子,豁开的伤口很快被缝合了。王顺才还和卫生员打趣说:“你倒是把肠子给我捋顺了啊。”卫生员哈哈笑着说:“它们自己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50个昼夜下来后,部队受命回撤。王顺才连队只剩了30多人,其他人都战死了。撤离时,他们回头望望阵地,都悲痛地哭了。
■ 获得“全国百名道德模范”称号奖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