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根善,1932年生。1942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延安中学、延大附中任学生会主席,1948年在延安大学任青年团总支副书记。解放后,任西安中学学生会主席。1950年在中央团校学习,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接见。1951年任西安市委委员,1952年任西安新西北纺织印染公司党委书记(当时西安规模最大企业)。1956—1958年在中央党校任支部副书记,有幸与毛主席、周总理、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合影,聆听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报告。1958年与王秉杰等同志筹建陕西钢厂,任厂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后任陕西省政府机关团委书记、子洲县县委书记、省供销社副主任、省工业厅副厅长、省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正厅级)、国家食品协会常务理事。
革命摇篮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命令国民党军向各个解放区进攻。胡宗南部34个旅约23万余人,正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蠢蠢欲动。 还是少年的雷根善,所在的八一剧团笼罩着战争的气氛。根据上级批示,雷根善因年龄尚小,调回革命圣地延安抗小学习。 抗小原系第十八集团军抗日军人家属子弟小学的简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并伴随中国革命的各个不同时期,几次易名。可无论名称怎么变化,她的光荣传统没有变,革命本色没有变,始终保持着我党的优良作风。她是培养中国革命接班人的摇篮,也是中国革命未来的希望所在。 延安是雷根善心中的圣地。尽管他只是几年前跟随父亲来过一次,可不仅没有淡化他的感觉,反而加重了“圣地”的感觉色彩。这首先取决于他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环境。他虽然在剧团生活,但是学习、工作、所看刊物,都是来自延安,他所听到的国际、国内形势的消息也都来自延安,关中分区和他们剧团的行动命令都来自延安。总之,延安是雷根善既感到神圣又非常向往的地方,这里不但有毛主席、朱总司令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有中央党校、延安大学、鲁艺、延安京剧院、新华社、解放日报等众多院校和新闻、文艺单位。而且每天早晨都吹响军号,干部、战土们在延河边上操,有时还在边区、中央礼堂听报告,经常能见到中央首长和边区领导同志…… 根据雷根善的学业,他一进抗小就被插入四年级学习。在学习之余,同学们常把他围起来听他讲剧团的工作,讲他怎么演戏,怎么学会唱歌,演了些什么戏,他扮演了些什么角色,怎么与国民党在舞台上做斗争等等……
■ 保小和延安中学的老同学合影,后排左二为雷根善
雷根善很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他竭力满足同学们的心愿,给同学们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同学们听后非常满意。雷根善来自文艺团体,文化娱乐活动是他的拿手好戏。出墙报、办黑板报、唱歌、跳舞、演文艺节目等样样都走在最前面。他一边编稿一边往黑板上写,文章大都是真实反映少先队员生活的作品。每篇文章都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有浓重的生活气息,记述了少年先锋队在边区的模范带头作用。他又从墙报和黑板报上挑选好文章,编在小刊物上,也欢迎大家投稿,把刊物办得有声有色,很受同学们欢迎。不少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学校,看了他们的宣传阵地,给予高度评价,并指示他们坚持不懈,长期办下去。 1948年8月10日,是雷根善投身革命生涯永远值得记忆的日子。党支部会议全票通过吸收雷根善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他渴望已久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在入党宣誓仪式上,他紧握拳头立正站着,两眼平视前方,如接受神圣的检阅一样。他面前鲜红的党旗和金黄色的镰刀斧头图案,红黄相间,熠熠生辉。宣誓完毕,雷根善的心仍在狂跳。他搓了搓双眼,泪珠悄悄地滚落下来。 这年他16岁。共产主义,这是雷根善终身追求的目标,他将为之献出自己的一切。
锻炼成长
1949年11月,雷根善随陕甘宁边区政府南下西安。组织把他转入陕西省立第一中学读书,他享受政府供给制待遇,并担任了该校解放后首任学生会主席。 1 9 5 0 年经党中央批准, 由团中央委员会主持举办的全国第二期团干部学习班, 重点培养团干部骨干分子, 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充分发挥其先锋队作用。雷根善被组织选中,直接进京学习。 一年中央团校生活结束,他被直接分配到青年团西安市委工作,任团市委委员职务。这年雷根善19岁。 此后几年,雷根善一直在做青年团的工作。他经常深入到团总支、团支部、团小组布置任务、辅导学习、过组织生活、接纳进步青年加入团组织、听取各种建议和意见。他把意见都记在本子上,回来向领导同志汇报,合理的马上采纳并通过会议做出决定,下发文件,贯彻落实。不切合实际的用作参考,再将意见反馈回去,热情鼓励青年团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帮助他们把工作搞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