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县里显身手
1970年春天,雷根善调往子洲县,任县革委会副主任,一年后出任县委书记、革委会主任。 雷根善初涉子洲县,就开始了调查研究工作。他走乡串户,深入农村,认真考察当地的地理环境,风俗习尚,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他包里装有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和一张军事地图。就像酝酿一场大战役的年轻将军,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他走出地图到实地考察,又从实地回到地图中来,寻找着战役的突破口。 雷根善深切认识到,要为子洲人民做事,必须首先抓好农业,农业是子洲工作的根本,是纲要。农民的问题又是农业的根本问题,只要农民生活得以改善,子洲的工作就基本搞上去了,自己也当之无愧了。这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得到了大家认同,经过县委会议讨论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决策,很快付诸于实施。
■ 毛主席身后者为雷根善
在声势浩大的县、公社、大队(小队)三级或四级干部会议上,雷根善认真传达着中央、省、地的会议精神,结合子洲的现状开始周密布置各项工作。他铿锵雄壮、带有关中和陝北混杂的语音,响彻会场,不时赢得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会后,各级领导大张旗鼓,披挂上阵,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全县农田基本建设。 山头上红旗飘扬,每村每队都有一面旗帜,有的以小队划分,有的以自然村划分。有的分为民兵连、突击队、妇女队、铁姑娘队等。他们各有标帜,火红的战旗上绣着金黄色大字,像迎风飞舞的小龙,格外醒目。他们有组织地摆开,井然有序,掏土的掏土,铲土的铲土,拍梯田的拍梯田,只见锄头挥舞,尘土飞扬。铮亮的铁锨伸进土里,像与敌人拼刺刀一样有力,把一锨锨湿土摔在身后。于是,拍击声噼啪作响,形成了一片巨大的声浪,像无数串鞭炮点燃起来,震得山摇地动,引起一阵回响,传得很远很远。瞬间功夫,一条崭新的田埂出现了,像一条灰黄色的腰带系在山腰,在阳光下显得整洁而闪亮。每道梯田高低不一,长短不等,这是根据地理地形设计的。可又大同小异,具有统一的标准,塄边平整,前高后低,埂下留有一条平缓的凹渠,这样一来可以积蓄雨水,保持水土;二来时间久了,剥落下来的土块填在低处,也显不出失衡。村民中的土壤专家给它取名为“水平梯田”,可谓妙到了极处。 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暂停下来时,人们的休息也有滋有味。早有“书法家”提着白灰汁,把斗大的字刷在了田埂上,内容大都是“学习大寨好榜样,要为国家多打粮”、“学大寨,赶昔阳,苦战三年粮上纲”、“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治山治水,让山河低头,向土地要粮”等。也许正是在这些标语的鼓舞下,人们们才焕发出了冲天的干劲。有时休息时有文艺节目,这节目一般不是专业剧团演出,农民自己排练的。他们自编自演,结合本村本队的实际情况,编成快板、顺口溜、数来宝等简单的文艺形式,表扬好人好事,宣传新生事物。他们没有舞台、没有化妆、没有乐器,然而山头就是舞台,汗水就是化妆,嘴巴就是乐器。表演者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使人们在劳动间隙分享了艺术的轻松,忘却了周身的疲劳。有的节目惹得大伙开怀大笑,前仰后咧,完全陶醉于淳朴的艺术境界。 雷根善也毫不例外地投入了劳动。他给自己定有劳动日,也给其他同志们定了劳动日。他长期给自己准备着一把铁锨,每年按时完成自己的出勤日,而且常常超出既定的时间。在工地上,他和农民一起铲土,一起推架子车,一起扛石头。他经常穿一双军用黄胶鞋,高挽裤腿,衬衣扎在腰间,汗水不断渗出丰厚的背部,把衣服打得湿漉漉的,陌生人很难认出他是县委书记,倒像一位朴实的中年农民。 搞好基本农田,雷根善又带领全县人民大兴水利,先后建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坠坝、磨石沟大坝等水利工程,涌现出裴家湾公社、寺家沟大队等典型。据《榆林报》1975年12月23日报道:子洲县四年来,共开工程700余项,投入劳动力460万工日,移土750万方,建水库7座,池塘30个(库容966万立方米),新修水渠4条(20公里),配抽水设备200多套,建小水电站10处,新修水地14000亩,打淤地坝310座,造林68000亩,治理284条沟。
■ 雷根善的书法作品
当他后来调离子洲县,那里的人民时常怀念他,说他是他们的好书记。 雷根善在他以后的生涯中,一直怀念着他和子洲人民在一起的日子。雷根善深知人民群众是大地,是土壤,只有扎根于这块土壤上,才能根深叶茂,繁荣壮大。大地之子的生命和智慧,是大地赋予的,也是为大地而存在的。 后来雷根善在省政府工作期间,殚精竭虑,多次写出有关发展陕西经济的建议书,除了能够调查研究,全面考察和科学分析外,就是他始终如一的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