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 女, 河北石家庄人,1921年出生。1937年肄业于北平第一女中。1937年初,在石家庄由当时地下党负责人陶鲁笳介绍入党。后于1940年初,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41—1942年,在华北联大文学系学习,历任《冀晋日报》记者,平山县四区区委、灵丘区委、中共浑源县委宣传部部长,张家口市图书馆馆长,河北省作协专职作家、文联委员等职。抗战及解放后,在较长时间中,深入到农村工作,实践毛主席教导,锤炼意志。著有中篇小说《喷泉记》,记事小说集《大风沙中的田间》,编撰《田间诗文集》(六卷)等。
北长街52号的光
1936年夏,葛文从石家庄来平,考入北长街北平“女一中”。当时,北平地下党在“女一中”、“女二中”,均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当时“女一中”校长孙荪荃力唱抗日救国,由此被辞。但党的群众工作并未削弱,民族解放先锋队这一党的外围组织,采取秘密串连、活动等方式,传达上级指示,组织学生学习中央文件,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大力反对北平冀东二十二县自治的卖国之举。当时,葛文被推为“民先队”队长,经常到北长街52号红大门与一位姓孟的同志谈工作,送取文件,互相之间,心志沟通、理解,尽不在言中。葛文的另一任务,是在指定时间地点,按照指定服形、语言,与前来联络的同志见面、具体汇报、安排工作。这一任务,多是在北海东门内完成的。
东北三千万同胞的哭声,日本帝国主义铁蹄和大炮声已近在眼下身边。一二九学生及爱国青年的吼声,击打着葛文和同学们忧国忧民的心,人人都在摩拳举臂,誓死不做亡国奴。1936年爆发了“双十二”游行示威,队伍浩浩荡荡。“女一中”的“民先队”,在葛文与战友们的宣传和组织下,会同全校同学砸开校门铁锁,按预定路线出北长街,与进城的大学生队伍汇合,携手向景山挺进……他们不顾武警的抽打,冲出围困,在景山顶上齐呼“反对投降!反对卖国!坚决抗日!”
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活动引起了学校当局的关注。抗日救国有罪吗?这是人人都能解答的问题。在学校当局“读书救国”以及只讲“执行上级命令”的糊涂思想指导下,竟然解答不了这个问题。
革命事业的成功,常常是曲折而又复杂。当时,“民先队”工作正在蓬勃发展的时候,一个突然的事件发生了。这一天,学校三巨头在礼堂召开大会,当着全校学生点名指责葛文的“罪行”,余怒未消,又把葛文提到办公室“会审”。
问题出在“民先”负责传送信件的人,未依规则直接把上级信件交给葛文,而是托门房转交。这封信被交到校长手里,信上说“17名队员的会费都收到了”。校长举着信件,审问葛文:“这17个人都是谁?哪个班的?”校长、训导主任凶狠地瞪着眼睛,像刀子一样的目光投向葛文。可目光毕竟不如骨头硬,葛文戏嘻自如地说:“这17个人中,反正没有你们。你们朝哪儿走,当自选择!”
校长提高嗓门,给葛文规定了一连串几个“不准”,并规定葛文必须循规蹈矩,每门功课成绩必须在九十分以上,否则将开除学籍。
为了保护葛文,一位美术教师给葛文的图画作业打了一个一百分。同学们私下里议论:“葛文这个图画作业并不怎么出色,怎么会得一百分呢?”葛文当初也不太明就里,后来葛文离开学校到了晋察冀边区,曾见到这位美术教师参加边区参议会,才明白这位老师原来也是自己人,当初给自己一百分,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啊。
但是,葛文后来还是被校方开除了,从北平回到石家庄后,她很快与石家庄的地下组织接上头,不久正式入党。之后,葛文进入华北联大文学系学习,学习毛主席抗战革命理论并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毛主席的教导,丰富自己,坚定革命意志。
离开北平,葛文却永远怀念北长街“女一中”,“女一中”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志心心相知的热诚情谊。北长街52号那个红大门,门很小,却吸引着众多青少年的红心。在那漫漫长夜的年代,北长街高空中那颗星,亮晶晶闪烁着希望。希望,就是一个人寻求光明大道的起步。有起步,迈大步,有勇志,战胜曲折艰难,这是一个人永生走不完的路、读不完的书、收获不尽的智慧。抬头仰望,黑夜中那颗北斗星,夜越黑,星光越闪亮……那就是青年学生们寻找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校方开除了葛文,卢沟桥的炮声,震惊着无数以读书为救国之方的青年,于是一起挽臂南下、西行……葛文受组织安排回到石家庄,与地下党联系,接手新的斗争任务。
葛文自幼酷爱读书,常到书店买书。在她青少年时代,鲁迅的小说、杂文,对她产生了强烈的感染,伴随她思考。她反复思考,从中寻求答案,试图解答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种种疑虑。
葛文认为,青少年应该抓住宝贵时光多读书,读书要有选择。书,能给你智慧和力量,这应该说是首要一条。她认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社会生活感受和体验,经过自己的深思,从书中接受或摒弃,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人的思想观点正确与否,则在此中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