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迁往北平,李成瑞家有幸成为伟大领袖毛主席“进京赶考”途中的留宿处。负责安排行程的中央保卫局之所以选定李成瑞家,是因为李成瑞的父亲是革命烈士,四叔李冷和李成瑞都是抗战初期入党的中共党员,李冷是从事公安、保卫的优秀干部,李成瑞则长期在晋察冀边区政府工作,这是一个政治上完全可靠的革命家庭。
毛主席在这天启程时和旅途中反复讲,“进京赶考” 一定要考好,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共产主义。当晚,毛主席住李成瑞家北屋,坐在小板凳上,一盏小油灯伴着他,一直工作到天明。
忆及此事,李成瑞永远忘不了毛主席的谆谆教诲。他常说:“进京赶考”是要“继续革命”、“直到共产主义”,今天远未完结;考试是否及格只能由广大人民群众来评判。“两个务必”必须永远牢记,决不能在“糖衣炮弹”面前打败仗,决不允许红色江山改变颜色!
听毛主席的话做什么,学什么,研究什么
李成瑞参加革命后,一心听毛主席的话,不论什么任务都热情地去干,并且尽量干好。例如,毛主席在抗战时期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他在边区大生产中,不仅同大家一起开荒种地,而且向女同志学会了织毛衣,又耕又织,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他织的一件毛衣现存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毛主席在“文革”中号召干部下放劳动,他在国务院机关的宁夏罗平县“五七干校”当了一名“羊倌”。他根据羊的排泄特点,每天大清早赶羊群在圈栏内跑几圈,让羊把粪排在圈内,大大增加了积肥,又干净了路面。
2010年清明节,李成瑞回唐县淑闾村祭扫先父李登魁烈士墓,图为李成瑞抚抱墓碑
从1937 年参加革命到1992年离休,李成瑞被党分配做过农业税工作、经济工作、统计工作(包括人口普查)。如何能做到干一行专一行,实现又红又专?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听毛主席的话,做什么,学什么,研究什么。他虚心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一切内行人学习,更向实践学习。他在人口普查试点中亲自担任普查员,并把实践经验凝结为工作细则,加以推广。
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再到建国初期,他一直工作在农业税岗位上。他遵照毛主席“发展经济,保证供给,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的方针和党的农村政策,对各个时期不同政策下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参与或主持了上述各个时期的农业税政策和法规的拟订和实施。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于1959年撰写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史稿》。
关于经济工作,他注重研究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如何运用价值规律、如何做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问题。1959、1962年他与人合著了《广泛实行合同制》和《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两本书,1964年又与人合著了《社会主义的银行工作》一书。1981年发表的《财政、信贷平衡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1986年发表的《宏观经济管理的若干问题》两文先后获1986年度、1988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