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的作战,为赢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城北,县委派人到国民党徐振中部做统战工作,以徐部之一中队为基础,组成了“益都人民抗日游击大队”。
1938年10月,根据斗争形势的发展,中共苏鲁皖边区省委决定,将中共清河特委胶济铁路以南各县划出,成立中共淄博特委。从此,益都县以铁路为界分属两个战略区。自此,青州党组织设置出现以胶济铁路为界,南、北分置的格局。并且,南、北地区党组织设置进入了变动频繁的时期:铁路以北青州地区驻军有:杨国夫率领的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后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八、十支队;各县县大队、武工队、游击队等武装组织。先后设置中共益都县委(1938年10月-1939年10月,驻地; 益都城北东朱鹿村,隶属中共清河特委)、中共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县边区委员会(1939年10月-1940年4月,驻地; 益都城北赵家营村,隶属中共清河地委)、中共益寿县委(1940年4月-1942年2月,驻地; 益都城北曲家屯村,隶属中共清河地委)、中共益寿临广四边县委(1942年2月-1945年9月,驻地;广饶县李家琚高村,隶属中共清河区清东地委)、中共益东工委(1942年8月-1945年5月,驻地; 益都城北东肖家庄村,隶属中共清河区党委)、中共胶济铁路工作委员会(1945年5月-1947年10月,驻地;张店,隶属中共渤海区党委);铁路以南青州地区驻军有:廖荣标司令员率领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后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下辖七团、十团和几个独立营、县大队。);八路军第四支队新一营;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各县县大队、武工队、游击队等武装组织。先后设置中共益南工委(1938年12月-1939年10月,驻地:益都城东大陈村,隶属中共淄博特委)、中共益都县委(1939年10月-1941年7月,驻地:益都城西南长秋村,隶属中共山东分局第一区委员会二地委)、中共益临工委(1941年7月-1943年10月,驻地:益都城西南孙家岭村,隶属中共鲁中区党委)、中共淄河县委(1943年10月-1944年7月,驻地:益都城西南水峪村,隶属中共鲁中区五地委)、中共益都县委(1944年7月-1949年9月,驻地:益都城西南孟埠村,隶属中共鲁中区五地委)、中共青州工作委员会(1943年7月-1945年8月,驻地:益都城西南孙旺庄村,隶属中共鲁东区一地委)、中共青(州)张(店)铁路工委(1944年5月-1949年3月,驻地:不详,隶属鲁中军区和中共淄河县委)、中共青州市委(1945年8月-1946年5月,驻地:益都城南华林疃村,隶属中共鲁中区四地委)。区划调整后,分属两个战略区域的青州地区抗日根据地中共党组织在领导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抗战、大力进行政治、经济建设的同时,极其重视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文化教育方针政策,在艰苦激烈的战争环境里,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部教育活动,为胶东、清河、鲁中抗日根据地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抗战的中坚骨干和后备力量,充分发挥了青州在山东抗战的战略支点作用,为夺取抗日战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干部支撑;为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文化宣传和教育建设和干部教育,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期间,两地区党组织分别在其上级领导下,发动群众,同日伪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在铁路以北,党组织于1939年2月,根据中共清河特委指示,将益都县陈景三中队与临淄大马岱李梦鼎中队合编为益北大队,活动于益(都)寿(光)临(淄)广(饶)边缘地区。同时在该地区活动的还有杨国夫司令员领导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