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樊光湘(中共青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正文
青州党史陈列馆解说词:青州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下)
2021-05-11 14:06:09
作者:樊光湘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改革开放34年青州(益都)的发展历程,一直是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大体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一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

    这一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开放,从固守陈规到锐意改革。这一时期,益都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思想路线、改革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1)思想路线逐步端正

    中共益都县地方组织的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纠正过去错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从1979年4月至1984年,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他政治运动中造成的523起冤假错案进行了复议评反。为3937名地主、富农、反革命和坏分子“摘帽”,并把他们的2万名子女定为社员成份,以后在入学、招工、参军、入团、入党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看本人表现,不得歧视。把原为劳动者的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从原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明确他们本来的劳动者成分,不再成为私方人员。同时,政府还明确宣布,属于资本家的原工商业者也称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在政治上和工作安排、福利待遇、参加工会等方面,均与其他劳动者一视同仁。对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重申爱国一家、既往不咎、一视同仁、量才录用、妥善安置。凡因历史问题被戴上历史反革命帽子或其他帽子的,一律摘掉。被判刑的撤销原判,恢复公民权。在党内外进行知识和知识分子重要性的教育,干部群众逐步认清了知识分子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克服轻视知识、歧视知识分子的偏见。1979年5月召开全县科技代表大会,与会代表589人,对44个先进集体、71名先进个人、12项重大科研成果获奖进行了表彰。通过为知识分子晋升职称,帮助解决夫妻分居、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选拔先进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选拔优秀知识分子到各级领导岗位等方式,激发广大知识分子心情舒畅地投入四化建设,发挥着聪明才智,做出了更多地贡献。

    1980年12月各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管理委员会;1984年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政社合一体制,撤销20处人民公社,建立36处乡镇,乡镇下辖村,改人民公社为乡镇建置。期间,益都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政协办公室建立常设工作机构,县委农工部、工交委员会、物资管理局、政法委员会、烟草专卖局等单位相继组建成立。1984年,益都县更是按照精简机构、减少层次的原则,对县直机关机构进行了调整,县委工作部门设8个,县政府工作部门设30个,撤销农委、财委、文委和几个局,县直委办局减少了百分之三十七点五。委办局和乡镇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也有了明显变化,职数减少,更加精干。通过整顿和调整班子,选拔充实了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狠刹了少数干部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从而较好地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通过大力进行以共产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建设,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积极开展文化建设,综合治理脏乱差,使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会风尚发生了深刻变化。广泛进行了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活动,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了一批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恶犯罪分子,从而使社会治安、社会秩序、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

    (2)各项改革陆续展开

    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长期没有大的改变。建国以后为了能够解决吃粮这个基本需求,农民群众在1957年,1959年,1962年,曾经三次实行过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组织形式。但是后来由于“左”的政策,被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都是受到批判,受到压制,屡起屡落。

    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共安徽省委作出把土地借给农民耕种,不向农民征购统购粮的决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战胜了特大旱灾。这才引发出一些农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几乎同时,在四川等地的一些农村,也实行包产到组。在安徽、四川的影响之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一个“包”字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保证了全县的农业生产年年有新提高,农村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1978年,中央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益都县在价格、税收、信贷、粮食征购等方面放宽对农业的限制,生产队在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上有了自主权,农业集体经济内部开始实行分工分权分享物质利益的管理制度,劳动者的责权利有机结合。1979年全县有12个大队63个生产队实行了联产计酬责任制,其中郑母公社两个生产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1980年中央75号文件下达,农业生产责任制全面实行。大部分生产队实行了定额记工,小部分生产队则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或按时记工加评议。经济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生产效益的提高,农村改革逐步深化,由包工到包产,发展到大包干。到1981年,实行包产到户的大队占百分之51.3,生产队占百分之47.1。1982年中央1号文件下达,全县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生产责任制。谭访、郑母、黄楼、东坝等公社率先实行,到年底实行的生产队占百分之87.7。这种生产责任制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生产、分配接受国家计划指导,上交公共提留,统一安排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统一进行基本建设和集体福利设施建设。

    农村改革一马当先,进一步推动了工商、建筑等各行各业的综合改革,全县从扩大企业的自有资金使用权、人事任用权、经营自主权、劳动和工资管理权入手,大力推行了国营、集体企业的经济改革,在乡镇企业中推广了“一包四改”,特别是继续建立和完善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81年开始在工业企业中推行经济责任制,31个企业分别实行了全额计件、利润包干增收分成、超定额计件、成本包干节约分成、计分计奖。1983年后,工业企业改革深化到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下放给企业劳动人事权、生产经营权等,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和厂长(经理)生产经营决策权,使责任和权利趋向统一。完善了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进一步理顺了产供销各方面关系,企业由单纯的生产型变为生产经营型。商业企业自主权扩大,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经营机制逐步完善,1981年至1984年先后实行了企业基金、利润分成、盈利包干、利改税等。财政体制方面,1979年前,益都县财政实行“定收定支、保证上交、超收分成、结余留用”的体制。1980年改革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总额分成”的办法,改革之后,财政收入逐年增长。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84年底全县总人口7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941万元,比1978年增长百分之98.6。

    农业方面。1979年4月益都县开始的农业调整,扩大了生产队的自主权,放宽了对自留地、家庭工副业的限制,开放集贸市场,调整种植业结构,开始打破单一粮食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8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0061万元,比1978年增长百分之78,各种专业户、示范户、经济联合体大批涌现,商品生产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平原水浇田为主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胶济铁路以南优质烟生产基地、西南山区干鲜果生产基地和弥河沿岸及城北平原瓜菜生产基地。

    工业方面。根据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1981年5月召开全县工业调整会议,部署工业调整措施,到1981年底,先后关停并转了柴油机厂、造纸厂等9个企业,调出厂房、设备、职工充实轻工业和重点机械企业。在调整的同时进行企业整顿,1982年开始对卷烟厂、酒厂、阀门厂等骨干企业进行整顿,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改善企业管理,减少非生产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后该工作全面推开,直到1983年全市企业整顿完毕。工业生产在调整中稳步增长,198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8400万元,比1978年增长百分之98.6。

    内外贸易开始搞活,并有较大增长,198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471万元,比1978年增长百分之165.2。财政收入连年完成计划。交通、邮电、城乡建设都有了新的发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58元,比1978年399增长百分之90.0;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元;城乡储蓄余额达到11131万元。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广播和民族事务、外事、旅游、侨务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就。1980起,益都县更是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二是以城市为中心全面改革的探索阶段--从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这一时期全国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到了城市,改革从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领域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了明显进展。此时的益都(青州),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城乡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各项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并于1986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县级)。

    反映经济实力、经济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全面增长。1988年,全市社会总产值达到27.25亿元,国民收入达到11.76亿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75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8.24亿元,工业利税实现3.4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5.47亿元,均比1983年翻了一番多;全市财政收入实现8259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83年增长百分之122.8。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88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29元,比1983年增长近一倍;全市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350元,比1983年增加了608元;城乡储蓄余额达到3.6亿元,相当于1983年的20倍。

    从1984年益都(青州)开始对僵化的经济体制进行逐步改革:农村取消公社、生产队体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政企分开和厂长(经理)负责制。同时,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行和农村劳动效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原来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隐蔽状态中浮现出来,给青州富有创新精神的各种“能人”提供了一显身手的机会,全市经济表现出空前的活力。

    (1)农业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巩固完善家庭承包制,强化各项管理,发展双层经营,建立服务体系和新的积累机制,推行适度规模经营,使农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好势头。

    在落实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农村第二步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以土地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分工分业承包逐渐增多,开始形成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等多种形式的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体。1983年全县专业户2772个,重点户10557个,经济联合体1777个。1984年“两户一体”增加到34280个,占总农户的百分之19.4。东坝乡东阳河村皮带加工专业户、苏闻乡饮马村饮料加工联合体、弥河镇东南营村种植专业户、益都镇草庙村运输专业户、大寿股份有限公司较为有名。

    农村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传统的、单一的经济结构被打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黄烟、棉花、瓜果、蔬菜、蚕茧生产日益发展,小杂粮种植面积扩大,1986年经济作物面积24.27万亩,与当年粮食种植面积之比为1:3.02。1987年农业总产值中,林木副渔比重为百分之25.2。棉花产量912吨,烤烟21449吨,蚕茧544吨,水果22387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1986年,乡镇村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益都镇北城村、何官乡南张楼村的企业收入超过一千万元。东夏镇的堂子、前司、后司、郝家、李集村,益都镇中所、朝阳、乐园、后坡、东关、北关、后官营,杨家庄乡的大刘、大尹、杨家庄、大陈、南于、洰洱村,东坝乡的东阳河、尚家庄、东建德村,邵庄乡的月山村,弥河镇的大关营村,企业收入百万元以上。1987年村办企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村64个,8个村企业年收入千万元以上。

    1987年,农业总产值28485万元,比1978年增长3.54倍,平均年增长百分之18.3。粮食总产量以每年百分之5.8的速度递增。多种经营总收入68848万元,比1978年增长11.4倍,平均年递增百分之32.2。畜牧业总产值752.8万元,猪牛羊肉10714吨,禽蛋8800吨,肉猪出栏13.48万头。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平原地区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配套,灌溉面积7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58.6万亩,基本实现了水利化。山区推广南阎村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2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百分之51。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机总动力333195千瓦,主要农机具拖拉机4399台,电动机17064台,农用汽车561辆,柴油机11123台,机耕面积78万亩,机收面积15万亩。农民物质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均收入547元,乡村电影队发展到102个,文化中心8个,图书室386个,农民业余剧团157个。

    (2)工业企业改革

    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借鉴。益都县(青州市)也逐步地将改革工作的重心由农村向城区推进,以搞活企业为中心,比较早地推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1983年6月起,在全民企业实行第一步“以税代利,利税并存”利改税的基础上,1984年10起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将全民所有制企业应上缴国家的财政收入,改为按不同税种交税,税后利润由企业支配,它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

    在1986年试点的基础上,1987年在31个企业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厂长的法人代表地位,强化了以厂长为首的生产指挥系统。

    1987年,16个国营工业企业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开始以合同形式推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1987年10月后,在市属企业中试行公开招标,竞争承包,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问题。11月,选择制革厂、造纸厂为试点单位,经测算、定标、招标、答辩、评议等步骤,确定承包人,签订承包合同。在开关厂、抽纱厂、服装总厂、建材厂、印刷厂等22个企业推广,年底已有19家企业租赁承包。

    通过上述改革,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出现新局面。1986年市属以上工业企业固定生产净值26636万元,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基本合理的工业体系,并形成了机械、化工、包装、食品四大工业产业支柱。16个企业产值过千万,利税过百万,产值利税占当时青州全市工业企业产值、利税的百分之68.8和百分之92.9。

    乡镇工业也在改革中呈现出勃勃生机。1987年乡镇工业企业达12548处,完成产值52810.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837万元。初步形成拥有机械、食品、轻纺、化工、矿产、建筑、建材等门类较全、结构日趋合理的乡镇工业体系。麻袋、纸箱、地毯、石雕工艺品等走向国际市场,出口产品值2301万元。益都镇工业产值达19000万元,另有3个乡镇过3000万元,7个乡镇过2000万元,15个乡镇过1000万元。43处乡镇企业产值过100万元,其中东夏镇轻工机械厂超1000万元。

    (3)商业体制改革

    商业体制改革出现了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势头。1986年,全市国营商业154处,拥有资金112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7561万元。集体商业15处,有用资金160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9779万元。农村集体、个体经营,进城办企业、承租企业日益增多,1986年个体商业12282户,拥有资金1778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6339万元,出现了鲁青综合服务公司、大华宾馆、人民商场等较大规模的商业企业。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逐步完善了商业经营机制,商业企业自主权扩大。1985年开始在国营、集体商业企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年开始对小型企业、基层门店推行租赁经营,饮食服务公司、商业综合服务公司等19个门店率先租赁试点,年底,商业系统租赁门店49处,供销社系统租赁门店140处。租赁经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主管部门也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商业综合公司12个饮食服务门店,1986年亏损3100元,租赁后,每月上缴租金4000多元。大中型企业的承包经营,则从1987年7月开始,至10月份即有4家国营企业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

    供销社系统自1984年开始,围绕着“官办”改“民办”,扩大民办因素,农民集资入股。建立社员代表大会制,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基本恢复了供销社集体经济组织的群众性、民主性和灵活性。除实行了租赁承包外,还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如利润定额,全面考核,亏损自负,超定额税后按比例分成;利润定额,全面考核,亏损自负,超定额税后归己;联拨、联销、联毛利额计酬;定额管理,联利计酬等。1987年12月,益都镇供销社公开招标,竞争承包。粮食系统在平价粮油经营中,加强了商品流通费和毛利率管理,实行了费用包干。议价粮油经营实行了总额利率留成。

    商业横向经济联合,打破了封闭型的经济模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工商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1987年,全市商业企业已与省内外950多家生产单位建立了较稳固的购销关系,购进额5500多万元,占购进额的百分之55。发展工商、农商联合体34个。

    商业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商业企业的经营体制,企业由单纯的经营型变为经营服务型,购销业务扩大,活力增强,效益提高,一个以城镇为中心,城乡一体化的开放型商业市场体系逐步成型。商业批发打破了城乡分割、画地为牢的旧格局,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1985年起,肉、禽、蛋、水产、果品、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相继放开,活跃了市场。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0037万元。

    商业改革促进了商办工业和商业网点的发展。1985年至1987年,青州市投资1860万元,新上了出口分割肉车间、等级面粉车间、5000沙绽棉纱、果品冷风库等企业。建成两条铁路专线。新建饮食服务大楼、百货零售商店大楼、五金大楼、土产大楼、储运站综合营业楼、益都供销社营业楼等较大规模的商业服务网点。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全市出口创汇企业发展到34家,外贸出口产品达106种,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8年全市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达到7318万元,是1983年的4倍。

    (4)计划体制、价格体系改革。

    根据省人民政府1984年12月26日《关于改革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精神,益都(青州)自1985年开始进行计划体制改革。一是由指令性计划为主,改为以指导性计划为主,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农业生产全部实行指导性计划,对粮食、棉花、油料、烤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副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工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由指令性计划转为指导性计划。1987年本市102种产品中,仅有12种实行指令性计划。地方交通运输从1985年起实行指导性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实行指导性计划,并辅以经济和行政手段控制。预算内投资的建设项目,一律由拨款改为贷款,实行指令性计划;用自筹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实行指导性计划;基本建设项目全面推行投资包干,实行招标承包。商业和外贸等也实行了指导性计划。二是由短期计划为主,改为以中长期计划为主。自1985年至1987,组织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大讨论,制定了“七五”计划、农村能源区域规划、土地详查、工业普查和国土整治规划等。

    1985年起,地方产品价格开始以浮动为主,固定价格、浮动价格、指导价格等多种形式并存,取代了过去单一固定价格模式。后来又开放了农副产品和小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了服务业收费。1987年9月,价格管理体制更是由过去单一的国家牌价,改为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格和市场调节三种价格管理形式,初步形成了以物价部门为主,工商、计量、税务、公安等有关部门及人民群众参加的价格管理、监督体系。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至城市,逐步发展、深化,使国民经济获得了发展。由于改革是一项探索性事业,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乱涨价、行贿受贿、偷税漏税、买空卖空、制造出售假劣商品等;各项改革还不太配套,需要一个衔接、协调的过程。

    三是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从1988年9月中央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

    经过十年的改革实践与探索,青州的改革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一是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对于体制改革的方向仍然存在着各种争议,在整个80年代乃至90年代初,一些地方经济经常承受着由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带来的种种压力,特别是1989年的政治风波以后,由于私营经济发展较快,被指责为就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二是这个阶段青州发展的非国有经济大部分是乡镇企业,而乡镇集体企业在乡镇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是传统国有企业微型化的复制和翻版,与产权清晰的微观企业制度存在很大的距离。三是增量改革导致“双轨制”的出现,已搞活的“体制外”部分与仍受传统体制束缚的“体制内”部分之间难免发生摩擦和冲突,计划内外产品、原料、资金价格的悬殊差别,造成民营企业不平等的经营条件,因此越到后来越成为阻碍民营经济进一步壮大的因素。

    从经济数据上可以很明显的发现,青州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1985年益都(青州)的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以上年为100)达到百分之106.8,使习惯了在计划经济下价格十多年保持不变的青州人民感受到了货币贬值的实际滋味。接下来的四年,由于在需求过旺、经济过热背景下强行进行“价格改革闯关”,青州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分别达到百分之104.6、百分之108.9、百分之123.3、百分之116.3,爆发了改革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年第四季度,中央面对严重通胀的态势,采取了“治理整顿”的“硬着陆”政府,并采取了冻结物价、关闭市场、实行专营、加强集中等一系列行政性措施。1988年,全市GDP增长率由上年的百分之18.0急剧下滑到百分之12.3,1989年增长率更是降至百分之10.3。

    随后,中央的改革重点转移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上。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作出了《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青州市委、市政府在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指引下,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整顿新旧体制转换中的各种混乱现象、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功地稳住了青州改革和发展的形势。

    (1)进一步深化改革

    在农村改革方面。围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更快发展,在不断完善各项承包合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放在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上。本着“完善村级、提高乡级、强化市级”的原则,重点建立健全了农技推广、果品生产、农机服务、畜牧生产、农副产品流通、良种繁育推广、农资供应、外贸出口等八大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围绕搞好服务,积极兴办经济实体,在22处乡镇共兴办各类服务组织210个,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功能。初步形成了以市级服务为龙头,以乡镇服务为骨干,以村级服务组织为基础,以民办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多形式、多渠道、多分成的社区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农村服务体系,为家庭承包经营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农工商、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逐渐成型,生产与市场的结合日益紧密,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出现较大提高。

    在城市改革方面。以搞活企业为中心,比较早地推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企业内部推行全员承包,引入风险机制,调整劳动组织,改革分配制度。贯彻治理整顿的方针,积极稳妥地清理整顿公司,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压缩过旺需求,抑制投资过热,控制物价上涨,使宏观调控功能有所增强,治理整顿工作初见成效。同时,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通过全面贯彻实施《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内部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理顺政工关系,在发展横向联合、组建企业集团、进行企业兼并、试办股份制企业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对工业企业开展以三项制度为重点的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和企业主要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一体化。对商业企业开展“四放开”改革,成立了粮食、商业、供销社和食品总公司。截至1992年10月,全市百分之97.4的工交财贸企业完成了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共精简管理科室203个,压缩管理人员647名,28名厂级领导落聘,百分之32.8的工人实行了劳动合同制,逐步建立起了职工与企业、劳动者与经营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内部约束机制。

    在市乡综合体制改革方面。实行政企分开,组建专业性公司,精简机构、裁减机关工作人员,向“小政府、大服务”迈进。1992年1月,按照“精减、服务、高效、创新”的思路,对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进行变更,将原来的36处乡镇变更为22处。全市9个行政、事业单位改为企业性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共兴办各类经济实体406个,从业人员4812人,拥有固定资产3131万元,流动资金1135万元;精简乡镇机关工作人员1637名,占乡镇机关人员总数的百分之65.7;44个实体与财政脱钩,实行自负盈亏;撤销128个非常设机构。

    (2)加快开放步伐

    拓宽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领域,先后组织参加了青岛、哈尔滨经贸洽谈会、滩坊市国际风筝会和厦门台胞联谊会,举办了济南同乡座谈会和两届青州蜜桃节(91、92年),在北京、厦门、威海、哈尔滨、海口、惠阳、齐鲁石化等地设立了14个驻外办本机构;向德国、日本、美国、比利时、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各类考察团组24个,组织150多人到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学习考察,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利用外资和对外经贸渠道。

    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借鉴经济发达地区兴办开发区的成功经验,在市区东部,规划了总面积2平方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制定了《关于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等政策性丈件,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开发总公司。

    在巩固和发展传统出口产品的基础上,新开发出口工业品12种;巩固和加强出口基地和专厂建设,全市建立黄烟、畜禽等出口基地10个,出口专厂11个,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换汇率都有了明显提高;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多口岸出口,先后打开了北京、上海、天津、大连、深圳等多个口岸,并积极扩大与独联体等东欧国家的边境贸易,对外出口市场扩大到日本、美国、香港、南朝鲜、独联体、东南亚各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外向型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1988至1991年的四年时间,全市共办成利用外资项目43个,合同外资额75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82万美元。

    (3)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青州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开始走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经济的路子。

    1990年5月,青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青州农业的决定》(青发〔1990〕19号)和《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青州工业的决定》(青发〔1990〕20号),在完善和落实科技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上,坚持科技开发与推广应用并举,主要抓了“科教兴农”和“科教兴工”两大系统工程的实施,重点组织了36个科技攻关项目,推广应用了42项科技成果,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科教兴农,围绕农科教统筹方案的实施,完善科技网络,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技术培训,初步形成了集教育、科研、推广、培训于一体的新机制。1992年,全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到1093个,农民技术协会、学会、研究会160多个,其中有70多个转化为经济实体。围绕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推广了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有机旱作、良种更新、农作物模式化高产栽培等11个方面42项农业科技新成果,科技进步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提高到了百分之40以上。

    工业生产,则走的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路子。按照“注重科技、发挥优势、高档引进、嫁接改造”的思路,围绕加快发展成龙配套、专业化协作的6大支柱行业和10大产品系列,确立了工业技术进步的重点和目标,制定了科技攻关、产品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实施方案。并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科研信息机构,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等综合性措施,保证了方案的顺利实施。

    牢固树立以教育为本的思想,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强化基础教育,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搞好经科教统筹结合,注重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以搞好校舍改造为重点,多渠道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截至1991年底,全市初等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百分之86.4,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99.8,三年累计向中高等院校输送学生2961人,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有较大发展。

    四是整体推进,重点攻坚,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从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到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

    由于实施治理整顿,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大的滑坡,这种情况引起了邓小平的严重关注和忧虑。他指出“治理整顿有成绩,但评价功劳,只算稳的功劳。”“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为了更好地推进开放,促使我国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进行了南方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谈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并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突破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特征的错误观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青州市委继1987以来作出《关于深化改革,全面发展商品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设想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双层经营的意见》《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到企业和农村服务的规定》《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强横向联系的优惠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后,1992年2月下旬市委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又讨论通过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的意见》,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安排意见》,提出了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等农村深化改革的主要措施。4月上旬后,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了《青州市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施方案》《关于大力推进“四放开”,进一步搞活国营商业企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转换职能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乡镇机关转变职能、兴办实体、强化服务的意见》《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青州地区的改革开放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基础上实现了重大突破[[1] 青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樊光湘主编:《青州群众路线教育与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州历届党委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与启示〉》第13页][1]。

    这时开始,青州的改革不仅在计划经济体制无暇顾及或管不过来的边缘地带进攻,更是开始在以国有部门为主的计划体制内打攻坚战。向着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目标,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和宏观管理体系建立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国有企业改革

    1992年2月,青州市考察团一行20人到徐州市学习以破“三铁”(铁椅子、铁工资、铁饭碗)为重点的深化企业改革、转换内部机制的经验,并于3月,召集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代表举行座谈会,交流学习徐州经验,并进行大胆尝试。但总的来看,当时国有企业改革局限于“放权让利”的思路,也就是“政府放权,企业用权”,只强调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没有同时强调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以及所有权归国家、经营权归企业的“两权分离”,国家和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并不明确。放权在开始阶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自主经营”的问题,但由于没有涉及到企业的产权制度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经营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1997年,青州以“三改一加强”为主线,以膨胀骨干企业、实施重点项目、狠抓扭亏增盈、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对12个重点企业和14个重点项目进行了扶植,下决心对火柴厂、家具公司、云门药业等8家困难企业进行了改革、改制和解困工作。并根据不同情况,逐步进行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出售、兼并、托管、破产和组建集团等多种形式的试点改革。

    2000年9月,全市深化市属工业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尽快将国有集体资本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同时出台了《青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属工业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规定》。2002年底,如期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两个目标”;市属企业改革基本到位,45家企业完成国有集体资本退出;镇村企业改制面达到百分之96以上。

    (2)农业农村改革

    在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推行了农村财务“双代管”,1998年代管率达到百分之98。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尝试走产业化、集约化、水利化、机械化的路子,1996年粮食生产达到创历史最高的5.24亿公斤。特色农业逐渐发展起来,1998年,蔬菜、花卉、果品、牛羊肉、生猪、肉蛋鸡等六大龙头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平原大田喷灌、大棚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开,有效缓解了1997年严重干旱缺水的状况。

    土地经营使用权转包、转让使农业规模经营有所发展,90年代后期在全国逐渐推开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带动下,青州农业的重点转向发展效益农业,成功举办2001青州花卉交易会、承办第三届山东省花卉博览会,青州的花卉产业借此机会迅速崛起。2002年底,稳妥完成土地延包和农村税费改革,逐步规范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顺利实现了农村合作基金会、供销社股金中心与农村信用社的平稳归并。

    (3)对外开放

    在20世纪80年代,尽管对外开放已经起步,但总体来看,对外开放规模还很小,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力十分有限。199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仅为210万美元,到1991年末,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82万美元。然而,到了21世纪初,经过不到十年的努力,青州的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7年,全市自营出口创汇达到1100万美元;办成海外企业7家,劳务输出有了良好开端,先后与德国慕尼黑市、韩国清州市、阿根廷梅赛得斯市、罗马尼亚特尔古尼姆特市、美国山景城市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

    2000年7月,中共青州市九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研究部署了全民招商工作,并一致通过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经济发展的决定》。同年9月,青州市招商引资服务大厅暨青州市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青州市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挂牌办公,市招商引资服务大厅由32个部门、单位联合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

    到2002年底,全市利用外资项目达81个,自营进出口获权企业26家,实际利用外资2121万美元,出口创汇4900万美元;外派劳务277人次,实现劳务合同408万美元。自2000年开展全民招商引资行动,三年累计引进潍坊以外投资项目768个,平均每年到位资金12亿元以上。

    (4)政府职能转变

    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财税、金融、外贸、投资和国有企业五项改革措施的基础上,2001年8月在全市开展了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机关公务员制度顺利实施。逐步建立完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尝试通过土地储备制度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

    为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自1998年起,青州市政府每年承诺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均按期完成或达到计划进度。截至2002年底,东方路拓宽改造如期竣工,尧王山东路及尧王山路大桥建成通车,殡仪馆改建、火车站广场改造如期完工,第二热电厂建成投产,城区路灯更新安装基本完成,第二汽车站建设进展顺利,实验中学按期竣工并达到预期招生能力。中心医院门诊楼主体工程如期建成,人民医院新病房楼顺利开工。有线电视完成城乡联网,基本实现村村通。另外,扩大城区集中供热、供气覆盖面,提高绿化覆盖率,扩大农民健康保障,农村电网改造,加大扶贫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承诺事项,均得到较好的落实。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青州居民生活已经实现从基本温饱向小康的跨越。

    五是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从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至2012年十八大召开,这一阶段是各方面改革不断深化,向全面小康社会加快迈进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收入增加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1)中国共产党青州市第十届委员会(2003-2007年)

    在2003年中国共产党青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时任青州市委书记刘克强同志代表中共青州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提出五年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兴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富民强市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农业标准化、商贸旅游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

    至此,青州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农业方面,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06年底,全市优质粮、花卉、瓜菜、果品、畜牧等五大支柱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百分之93,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达到114家,潍坊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1家。2004年到2006年,连续降低农业税,年减负1.2亿元以上,直至全面取消,极大地调动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花博会规模、效益同步提升,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知名品牌、2005中国节庆50强、2006年度中国十大花卉类节庆,2006年被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称号。工业方面,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实交税金过千万元的21家。潍坊市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家,科技贡献率达到百分之58。创出13个山东名牌,“坦博尔”羽绒服被评为中国名牌,“云门春”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服务业日益繁荣,2006年完成市场交易额260亿元,四年年均递增百分之15;完成旅游总收入10.5亿元,年均递增百分之22。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百分之89,比2002年提高8.1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四年累计到位潍坊市外资金110亿元。市经济开发区过千万元项目达到136个,总投资76.2亿元。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完成外贸出口总额3.9亿美元;外派劳务3000人次,成为全国首批外派劳务基地县;与国外6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高标准完成309国道、羊青路、东红路、老济青路、胶王路、博临路等6条国省道的拓宽改造。新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场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场先后建成使用。城市建成区面积30.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百分之45,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334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客车”。

    (2)中国共产党青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2007-2011年)

    2007年1月26日,中共青州市第十一代表大会召开,时任市委书记王立胜同志代表中共青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团结奋进,为振兴青州建设现代化强市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会上,按照省委书记张高丽殷切希望青州“重新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重振青州辉煌”,潍坊市委、市政府提出“突破青州”,要求我市“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团结奋斗、振兴青州”等一系列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以‘全力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生态名市和经济强市’为目标,加快形成‘两城三片六大基地’(西部依山的老城、东部傍水的城市新区;北部发达的工业片区、南部优美的旅游片区、东北部新兴的物流片区;机械制造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冶炼建材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的城市发展整体布局,继续突出工业振兴、城市建设与管理转型、服务业提升、新农村建设‘四大工作重点’,做强做大机械加工、石油化工、冶炼建材‘三大主导产业’,突出抓好现代物流、旅游休闲、花卉苗木‘三大优势产业’,坚持狠抓招商引资、市场运作、环境优化、改革创新、作风转变、诚信建设‘六项措施’不动摇”的工作思路。

    2008年7月,青州跨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列第87名。农业方面,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底,新增认证农产品品牌96个,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0家,流转土地面积25万亩,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2009年代表山东省承办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工业方面,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58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8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年均分别增长百分之27.9、百分之22.4和百分之24.6;创出2个中国名牌、3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评为“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服务业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百分之16.9;商贸流通体系日臻完善,各类市场达到216家,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百分之18;五大特色旅游片区初步形成,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百分之55。

    初步构建起“两城四区”城市发展框架,2010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由30平方公里发展到45平方公里。胶济铁路客运站、新汽车站、弥河污水处理厂、南阳河综合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青都国际、银座佳悦等星级酒店建成营业。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百分之46和百分之42,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安装路灯1.1万盏,建设供水管网2.6万米,天然气管网200多公里,新增供热面积423万平方米,新建110千伏以上变电站4座。推行精细化管理,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完成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1.4万户,新建城乡社区82处,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市。新修花都大道、新南环路、牡丹路、海岱南路等城乡重点道路160公里,改造提升背街小巷34条,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1991公里,村村通油路率达到百分之100。小城镇建成区面积16.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46.4。

    (3)中国共产党青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2011至2012年)

    2011年12月23日,中共青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时任市委书记孙忠礼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青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凝心聚力,团结奋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报告。完善提出“11153”工作部署,即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一个目标,突出“工业发展”一个重点,打响“东方花都、文化青州”一个品牌,做好“城镇建设与管理、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五篇文章,强化“科学投入、软环境建设、党的建设”三项措施,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依托,奋力建设经济文化强市。

    青州市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34年,在人类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然而正是在这34年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青州的振兴带来了勃勃生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青州人民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和富足。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丁亦民烈士纪念馆解说词——纪念在烈火中绽放青春的县委书记丁亦民
·下一篇:青州党史陈列馆解说词:青州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上)
·青州党史陈列馆解说词:青州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上)
·丁亦民烈士纪念馆解说词——纪念在烈火中绽放青春的县委书记丁亦民
·樊光湘:丁亦民烈士纪念馆解说词——纪念在烈火中绽放青春的县委书记丁亦民
·《红色文化教育读本》将于近日出版发行
·中共中央华东局:红色基因耀青州 爱国教育暖人心——华东局在青州的光荣历史(中共中央
·樊光湘:中共中央华东局:红色基因耀青州 爱国教育暖人心——华东局在青州的光荣历史(
·探访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华东保育院的鲜红道路
·樊光湘:探访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华东保育院的鲜红道路
·献礼建党100周年——青州革命故事将出版发行
·樊光湘:献礼建党100周年——青州革命故事将出版发行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青州党史陈列馆解说词:青州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上
青州党史陈列馆解说词:青州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下
费建妹:童心向党,唱支红歌给党听——吴江经济技术
特稿:童心向党,唱支红歌给党听——吴江经济技术开
特稿:革命老区红土地走出的著名书画家一一杨春(组
中红头条:试论周恩来对子侄辈教育中的“工农兵”情
周秉宜:试论周恩来对子侄辈教育中的“工农兵”情结
特稿:试论周恩来对子侄辈教育中的“工农兵”情结
习近平谈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
“芜湖小记者‘双百’行动”启动仪式在王稼祥纪念园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