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次寻找红色基地,了解近代教育改变教育进程的社会实践,我们小组选择去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校史馆。经过了亲身经历和查阅资料,了解到了浙大西迁的艰难历程和当代教育的不断变更和发展,以下是我们小组实地考察得到的结果数据和心得感受。
一、了解西征历史
此次前去了浙大校史馆,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首先,我们先了解到了浙大西征的背景:据了解,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校长率领下,全体师生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踏上漫漫西迁路,历时两年多,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
在湄办学期间,浙大师生集聚茶乡,湄潭与浙江大学相互扶持,建立起血浓于水、患难与共的感情,在湄潭群众的支持下,浙江大学创造了办学史上的奇迹,创造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培养了如李政道、程开甲等大批影响中外的科学大师,赢得了“东方剑桥”的美誉,提高了中外对浙江大学的认知度,并且促进了浙江大学的更快进步和发展,为人所熟知。浙大师生在遵、湄时期的爱国民主运动,使当地民众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浙大西迁办学,本身就是一次爱国主义壮举。当时浙大师生为支援抗日战争,反对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在浙大地下党和学生进步组织的引导下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爱国民主运动,为了保护师生的安全,防止当局镇压,竺可桢校长多次参加同学们的游行活动,并与当局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浙大师生这些抗日救亡运动的爱国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激发了当地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
这些历史记录都深深地被记录在了校史馆内,展示给许多当代的学生,并从中得到激励,增强了为了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
不仅如此,咱们现代拍摄的一部片子《文军西征》,也恰巧证实了这段历史时光。《文军西征》剧本以浙大西迁历程、办学历史事实为题材,表现了浙大师生心怀教育兴邦,不畏艰难的“文军长征”精神。从中我们不难可以看出浙大西迁的遥遥路程和及其漫长,它的成功是积累了许多伟人的共同梦想和努力,才能收到如此胜利的果实!
二、进入校史馆
之后,我们正是伴随着这些所了解到的知识,在对先前伟人的无限敬佩之下,进入了浙大校史馆。
下午一点之后,我们小组成员开始了校史馆之旅。展馆根据浙大发展的历程来设计,展示了浙大从起源,到崛起,再经过中间的调整,最后呈现出一流的现貌的过程。展馆内展出了众多伟人的照片及个人生平,有价值的校史文物,无比生动的展现了浙江大学跨越三个世纪,艰难而灿烂的发展历程。因为其内容环境的真实性,让每一位参观者感觉仿佛自己就在亲身感知着这一切。那些伟人,那些光荣事件,不仅充盈着我的眼睛,也震撼了我的心灵。在展馆的末端,是对浙大的未来展望,希望浙大的未来更加辉煌。
虽然整个参观过程不过短短的几十分钟,但使人仿佛亲历了浙大成长的全过程,一切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浙大那坚忍不拔的精神气质,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如同对我们进行了一次透彻的身心洗礼。特别是浙大西征的板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浙大西迁的路程是曲折的,竺可桢老校长,带领浙大师生举校西迁,开始了被誉为“文军长征”的艰难旅程。在那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浙大师生秉承着“求是精神”,坚持教学、学习和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并使浙大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