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经过
我们小组于4月13日参观了郭凤韶烈士位于临海市诸天巷的纪念馆,切身体会到了郭凤韶烈士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并为之震撼。
(1)人物介绍
郭凤韶(1911—1930年),又名晤生、问樵,临海城关人。少年时的凤韶就受到民主思想的启蒙教育。踊跃参加各种活动。民国18年夏天,她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小组长。下乡宣传革命道理,开展社会活动传递党的指示和情报。于1930年10月25日,郭凤韶与石俊、叶刚、姚爱兰等12名爱国青年就义于南京雨花台,年方19岁。
(2)具体景点及介绍
郭凤韶父亲曾是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母亲李泳青毕业于临海女师。在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家庭熏陶下,她从小就反对封建迷信和礼教,怀有拯救祖国和民族的雄心壮志。
郭凤韶7岁上学,15岁高小毕业。1925年,在临海女子师范学校参加了以“努力读书,改造社会”为宗旨的“乙丑读书社”,阅读进步书籍,从事读书社组织的活动。“五卅惨案”发生后,临海爱国青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游行示威,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郭凤韶成为这场斗争中的活跃分子。
1926年,她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反动当局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读书社成员,临海的环境日趋恶化,有人劝郭凤韶退社,她坚定地表示决不退社。
1929年,郭凤韶考入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乡村师范学校。
1929年秋,考入南京陶行知主办的晓庄师范学校。同年冬,转为中共党员,任党的秘密交通员和党小组长,经常往来于南京城和晓庄学校之间,传递党的文件和指示。
1930年,她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党的小组长,不久又担任中共南京市委地下交通员,经常只身往来于市委和晓庄之间,传递情报和文件。
1930年,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南京政府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三惨案”。在中共南京市委的领导下,南京的爱国学生进行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暴政的示威游行。郭凤韶负责联络各大中学校,组织全市学生进行示威活动。
1930年3月,南京成立了“反帝自由大同盟”,任女工委员,经常深入工厂、农村宣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阴谋。4月3日,南京下关和记工厂发生英国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的惨案,中共南京市委领导各界人士,声援和记工厂工人的斗争,她站在斗争的第一线,负责联络各大中学校,组织学生示威游行。
1930年4月8日,郭凤韶所在学校被反动当局查封,许多共产党员被捕。郭凤韶秘密转移到无锡,以教书为掩护继续革命工作。4月20日派兵进驻学校,驱赶在校师生。学校师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开展了护校斗争。7月,转移到无锡新犊小学任教,暂时隐蔽。同年9月,她返回南京,准备参加营救被捕的同志,不幸被国民党特务盯梢逮捕。国民党南京政府下令封闭晓庄师范,缉拿首要分子。9月份回南京,被特务跟踪,在上海被捕,押解回南京。入狱后,被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始终不屈。10月25日,郭凤韶和石俊等12位共产党员在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19岁。
二、心得体会
在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追求真理、百折不挠、舍生取义,具有坚定革命信念的青年形象。在和我们相当的年纪,当我们还在享受着这个年代的和平和自由时,郭凤韶早已义无反顾地投入了革命战争。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在那样动荡的局势中,共产党员郭凤韶心中仍然坚定着这样一个信念——“革命是我第一生命”。正是这样的信仰,支撑着她不畏压迫,不惧强敌,无怨无悔,直到生命的终结。也是这样的爱国精神,这样的高尚品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后人。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一切都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硝烟和战火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烈士的革命精神却将永远载入历史,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铭记烈士们的英雄气概,继续发扬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荣传统,在学习中勤勉刻苦,在生活中勇往直前。虽然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可以进自己的所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