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银田寺——毛泽东第一次召集农运骨干积极分子举行秘密会议的地方。古银田寺位于湖南湘潭韶山银田镇,距毛泽东故居8公里,是湖南省重点保护寺院之一。银田寺建于明代天顺三年,原名静安寺,清道光年间,修茸扩建,因在庙前田中取土挖出一罐银子,并改名银田寺。该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墙壁粉白色,与南方其它寺庙迥然不同,是唯一的一座白色寺庙,故又称白庙。1923年6月12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参加“三大”后,回到湖南,着手开展农民运动。为了寻找一个安定的活动场所,毛泽东把银田寺作为农运骨干积极分子的活动中心,并在这儿多次召开秘密会议。1925年10月,湘潭第一区农民协会成立,会址就设在银田寺。
银田古镇,又名银田寺。最开始没有街道,老百姓很少,交通也十分不方便,运输只能靠老百姓肩挑背扛。直到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将人口稠密的居民迁往偏僻山区,江西部分氏族来此定居,人口逐渐聚集,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制造出了木帆船用来运输货物,老街码头也因此成了当时最繁荣的码头。民国初年,新旧军阀割据,相互争夺地盘,钞票印制随着军阀派系而更换,富户巨商望着银子变水,枯水季节常常为争水发生纠纷,农户拦河塞坝建寒潭坝,利用筒车浇水灌溉,寒潭坝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有“左荫三千,右荫八百”之说。
古镇有四条老街,即四亩街、河街、老岸街和半边街,街道都用石块铺砌,老岸街与河街之间,有一座长12块长麻石搭起的一墩两孔的石板桥,街两边有各式各样的商号铺面,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开的“长庆和”谷米行就是其中一家,富户巨商较多,以韩、罗、郭、向四姓最著,四姓当中又以向姓最为富有,故流传有向家“打开大门八平百亩,围屋就有一千二”的说法。那时的小河水位很高,船行畅通,水路经云湖——涟水——湘江到湘潭。依托水运,小镇商贾云集,古来贩往,非常热闹。
在老岸街与半边街之间,有明代所建的静安寺,后改为银田寺,俗称白庙,古镇又称银田寺即由此而来,庙内有一株500多年的古银杏树,数有一米多粗,要三四个大人张开手臂才能围住,树高二十多米,虽然历经数百年风雨,如今依然郁郁葱葱、枝叶茂盛,成为银田寺的一大景观。在老岸街还有一个万寿宫,俗称红庙,实为江西移民为了自身的凝聚力和维护自身利益建造的会馆,其外形与寺庙相似,但红墙碧瓦,显示着几分炽烈,人们称它为“红庙”。会馆内有东西两个厢房,一厢供奉着观音娘娘,求保平安,一厢供奉着武圣关公,以示义气。后因,溃败的明军将领蛰伏于此从事反清复明活动,寺庙毁于战火。
毛泽东早期的革命生涯,与银天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11年,少年毛泽东怀着“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从这里走到长沙、走向全国;1925年,毛泽东回韶山发动农民运动,建农会,打倒土豪劣绅;1927年,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在银田寺召开区委和农运骨干会议,掀起了“泥腿杆子”闹革命的改写历史的光辉一幕;1944年,日寇侵入银田,他们征粮杀人,祸害百姓,是毛泽东领导的自卫队、游击队给予了正义的抗击。
悠悠古镇,潺潺流水,历经岁月风雨的洗刷,古镇的水、巷在不断变化,不变的缺失亘古的韵味、灵气与似水柔情,它就如一幅蕴满古朴气息的风情画,一首镌刻典雅意境的古诗词,等着你去亲近、去体会……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街景。(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街景。银田粮站斑驳的铁门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街景。(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街景。(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街景。(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街景。(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街景。(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街景。银田古镇介绍、导向图。(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古井。 老岸街与河街之间有一座由12米长麻石搭起的一墩两孔的石板桥,石板桥东下方靠屋墙处,有上、中、下3个水井,上井饮用,中井洗菜,下井洗衣,3个井紧紧相挨,水清澈见底,遇大旱之年也不枯竭。石板桥下的溪水与井水沿一小沟流入韶河。由于每日来此用水的百姓很多,古井旁成了大家闲谈以及信息集散之地。 (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古井。 老岸街与河街之间有一座由12米长麻石搭起的一墩两孔的石板桥,石板桥东下方靠屋墙处,有上、中、下3个水井,上井饮用,中井洗菜,下井洗衣,3个井紧紧相挨,水清澈见底,遇大旱之年也不枯竭。石板桥下的溪水与井水沿一小沟流入韶河。由于每日来此用水的百姓很多,古井旁成了大家闲谈以及信息集散之地。 (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银田寺码头——毛泽东组织平粜阻禁斗争旧址。 1925年夏,韶山大旱,军阀政府与地主豪绅趁机哄抬粮价,并外运牟取暴利。在韶山养病的毛泽东指示地方党组织发动农民开展平粜阻禁谷米斗争。一天晚上,上七都团防局长成胥生暗中派枪兵护送几百石稻谷至此,毛福轩等中共党员带领数百农民阻其装船外运,慑于民众声威,成胥生只得答应平粜。其他地主、商人慑于农运声威,再不敢哄抬粮价,农民平粜阻禁取得胜利。 (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银田寺码头——毛泽东组织平粜阻禁斗争旧址。 1925年夏,韶山大旱,军阀政府与地主豪绅趁机哄抬粮价,并外运牟取暴利。在韶山养病的毛泽东指示地方党组织发动农民开展平粜阻禁谷米斗争。一天晚上,上七都团防局长成胥生暗中派枪兵护送几百石稻谷至此,毛福轩等中共党员带领数百农民阻其装船外运,慑于民众声威,成胥生只得答应平粜。其他地主、商人慑于农运声威,再不敢哄抬粮价,农民平粜阻禁取得胜利。 (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街景。(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街景。(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长庆和”谷米行。 清光绪年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在家道渐渐宽裕后,走出韶山冲,到繁华的镇上寻找新的机遇。来到银田寺河边,正是晚秋时分,大码头上停泊着几只装满稻谷的小船。从这里顺流而下,几十里便是湘潭县,毛顺生听人说,那里谷子可以卖大价钱,一般新谷最少可以挣到三、四块大洋,他打定了来银田寺做谷米生意的念头,不久便在河边租了一间店铺,开起了“长庆和”谷米行。 毛顺生的米店开张时,毛泽东刚好六岁,他离开了外婆家,随父亲来到银田寺镇生活。来到这个繁华的镇上,人来人往的情景让毛泽东感到新奇,街上有成群成伙的小孩子在玩耍,渐渐地,他与街上的伙伴们逐渐熟了起来,经常到河里游泳,打水仗,玩“捉水鬼”的游戏,邻居长辈们也喜欢这个有点顽皮却很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子,亲切地称他为“石(sha)伢子”。 毛泽东九岁那年,因一个大财主垄断了谷米收购,往湘潭运送谷米的船又遭遇暴风雨,“长庆和”谷米行生意惨淡,最后歇业了。于是,毛泽东跟着父亲离开了银田寺。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银田寺码头——毛泽东组织平粜阻禁斗争旧址。 1925年夏,韶山大旱,军阀政府与地主豪绅趁机哄抬粮价,并外运牟取暴利。在韶山养病的毛泽东指示地方党组织发动农民开展平粜阻禁谷米斗争。一天晚上,上七都团防局长成胥生暗中派枪兵护送几百石稻谷至此,毛福轩等中共党员带领数百农民阻其装船外运,慑于民众声威,成胥生只得答应平粜。其他地主、商人慑于农运声威,再不敢哄抬粮价,农民平粜阻禁取得胜利。 (布铁阳 摄)
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街景。(布铁阳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