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特级劳模张买江
红旗渠干部学院前合影留念
与张爷爷合影留念
7月2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太行天河暑期社会实践团到达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并对红旗渠特等模范张买江就红旗渠的建设过程及其亲身经历进行了采访。
一提到红旗渠,张爷爷总有说不完的故事。说起红旗渠修建的背景,张爷爷感叹到:“那会儿是真穷啊,十年九旱,吃水贵如油啊!林州的很多水根本没法喝,别说人了,就连牲口喝了都得中毒。解放之后,党派来一个好书记——杨贵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杨贵书记来了之后,先修了三个水库,结果修成以后三年自然灾害来了天不下雨,水库里都龟裂了。老书记就想着林县要想解决吃水难的问题,得用漳河里的水,那个水流量特别大。但是工程难度高,不好干啊!老书记当时就和林县人民说:‘咱们要苦干还是要苦熬?’林县人民就说:‘咱们已经缺水五百年,现在党给咱们派来一个好书记,为咱们着想,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当时林州55万人,计划拿出10万人,苦干一百天把红旗渠打通。”“一百天?”采访人员很惊讶。张爷爷点了点头继续说:“结果没有那么简单,这一干就是十年啊!刚干了二十多天,老书记去视察,发现出问题了。有一些下限被当成上限,往下挖,有一些下限被当成上限,往上挖。当时人没什么文化水平,没办法,后来又开会,又搬地方。那时候是住席棚、窑洞。那时候穷,自己家都还没地方住,腾不出地方来让修渠的十万人住。很多人都是找个背风的地儿,住山崖,只要下雨不会把铺盖淋湿就能睡。那时候的艰苦条件现在都难以想象啊!”
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全国各地经济状况都不好,林州人民能在这种艰难时期有魄力有决心解决百年困境,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张买江爷爷家三代人都为红旗渠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的父亲张运仁更是为修建红旗渠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说起父亲,张爷爷的眼眶有些湿润:“1960年2月份开工,我父亲也参加了。我父亲去修渠的时候,我当时一个十二岁的小孩每天要跑2.5公里去另一个地方打水,没法上学。我父亲是二月份开工,4月29日就……(不在了)。他当时是三个村庄的总负责人,那天他只顾着安排工作,没有注意炮声,结果4月29日傍晚的时候……(被暗炮炸飞的石头砸到)。我们一家四五个孩子,我是老大才十二岁。下葬那天,大队干部一个人找了一件穿过的白大褂,那时候真的是穷,连个孝衣都没有。当时每一个小队里,都至少有两户烈属(烈士家属),他们是在打仗的时候牺牲了,我父亲是在修渠的时候牺牲了,那也不是为了自己,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国家和家庭,都想幸福。“然后您就顶替父亲去修渠?”“我那时候还太小去太远的地方打水扛不动,我母亲身体也不好,家里实在是没水了,我母亲意识到,没水是不行的,就想把我送过去开渠。邻居和领导都说这么大个小孩太危险了,他父亲都死在那儿了,可是我母亲执意让我去。临走的时候说,不把水引过来,不让我回去见她这个娘。”
就这样,张买江爷爷成为了红旗渠年龄最小的民工,因为年龄太小,他先被安排打杂工却总是出错被骂,后来他决定继承父亲的岗位――安装炸药。从起初不被认可到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研发出了新的点燃炸药的技术得到领导肯定批准安装炸药,张买江爷爷经历了人生的一次成长,也奠定了他与红旗渠十年的情缘。从12岁到22岁,张爷爷将自己十年的青春献给了红旗渠,他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探索,顽强拼搏,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红旗渠精神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