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不灭的延安灯火》>>正文
附:妈妈,我不跟您说永别——女儿心语
2012-10-13 09:19:29
作者:何丽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红军女战士蒲文清同志,是交通部的离休干部,也是我敬爱的妈妈。

    妈妈1918年7月18日,出生在四川巴中蒲田湾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1933年9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随红四方面军88师医院长征,经历了两次雪山草地,时任护士排长。1934年在长征路上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在延安转党。在延安的十年,在解放战争,以及在建国至今的60多年里,这位忠诚的、坚强的、乐观向上的共产党员战士,始终以她为群众服务的行动在书写她人生的传奇。

    但就在今年的6月26日下午6时左右,却因突发心肌梗抢救无效,告别了她那鲜活的生命而急匆匆地离开了我们,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如此坚强了一生的妈妈,为什么在打开晚报的瞬间,竟然变得如此地脆弱,简直脆弱到你来不及想、来不及哭、来不及喊,甚至来不及叫急救车的地步呢?人的出生,都有一个期待的过程。妈妈,您的离去,为什么是这样的猝然呢!

    我不能相信、也无法承受这天打五雷轰的噩耗。因为就在之前的一小时左右,妈妈还坐在大门口的椅子上乘凉;她还站在大雪松的树荫下,和院子里的人们聊天;还在5点的时候,去传达室取北京晚报,并哼唱着歌、心情愉快地走回二楼的家,还问弟弟什么时候吃饭。

    但躺在中日医院抢救床上的妈妈,已经完全没有了生命指征。她身上的白色被单清楚地告诉我们:妈妈真的是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同时也告诉她的儿女们和所有的亲人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受这个残酷的、令人心碎的事实,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经受人世间与母亲的生离死别。这真是:母突别,儿女泪飞声哽咽;声哽咽,阴阳两世悲痛欲绝。天哪,地啊,人失去爹妈的撕心裂肺之痛,为什么在顷刻之间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呢?难道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这种残忍吗?现实告诉我们——你无可选择;生命告诉我们——你无可选择。那么妈妈,就让我选择再摸摸您、再亲亲您吧。

    于是,泪如雨下的我,快速扑向妈妈,双手上下抚摸妈妈还尚未完全冰凉的遗体,嘴在妈妈的脸上、额头上来回地亲,一声连着一声犹如嚎叫的“妈呀”、“妈呀”,在抢救室回旋。难道这就是与妈妈共同生活了70年的女儿,在与亲爱的妈妈做着人生的最后告别吗?我只感觉自己全身透骨冰冷,痛彻心扉地痛痛痛啊!所以我声嘶力竭地、一句连一句地呼叫着“妈妈”“妈妈”,全然不顾这是在医院,全然不顾我是弟弟妹妹们面前的老大。

    但是,妈妈静静地躺在床上。她的神态是那样地沉静、安详和淡定。那样子,就像在快乐了一天后,放松而轻轻地入睡并渐渐沉入梦乡。我顿时感觉,我们不要再打搅妈妈,不要再惊动她了。就让劳累、革命、奋斗了一生的妈妈,好好安心地休息一下吧。以后,虽然我们再也不到妈妈这样的神态,再也听不到妈妈的呼噜声,但妈妈的沉静、安详与淡定告诉我们:她走得很平静,很放心,很踏实。这难道不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和对我们心灵的最大抚慰嘛?所以,我们满脸泪水横流,强忍心中的悲痛,一步一回首地暂时离开了静睡的妈妈。

    妈妈虽然急匆匆地走了,但细想想,93岁是为人所敬的高龄。虽然妈妈的喜寿没有来得及过,就迎来了妈妈的喜丧,但对妈妈来说,这都是她的福分。老街坊邻居们说,“只有一辈子积德行善、修行到家的,才能有这番福分。蒲大妈就是人世间‘福寿’双全的幸福老人啊!”她们还说,“蒲大妈走的这份利落,自己没有受到病痛的折磨,又没有给任何人增添麻烦和负担,去世时还在修行积福,这是多大的善人、好人呀!”她们还说,“蒲大妈走的日子都是讲究的。6月26日下午6点,这么巧,这不是明摆着的666大顺嘛!这是老天的回报,让蒲大妈走得好好的,顺顺当当的!”老街坊邻居们还说,“我们和蒲大妈好几十年了。她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老百姓最知道。甭看她像我们一样老大妈一个,但她几十年可着心儿为群众服务,什么也不争;可着心儿助人为乐,什么也不求,谁能这么样儿地一下子就是几十年呀?所以老天爷可不能让这样的好人受罪。我们都永远念着她的好,永远忘不了她这个人!”

    妈妈您知道,这些话是交道口这片儿居民百姓对您的肯定和缅怀。在这些话语后面,还有许多让您的儿女们深思和铭记的东西呢!

    妈妈,您虽然急匆匆地离去了,但您还是有幸在6月20号,观看了由文化部批准,中华文化促进会携田汉文化基金会第三次复拍经典话剧《万水千山》组委会制作的宣传片。您是活动的顾问,当时还激动地说,“我要是年轻十几岁,就敢跟他们一起去长征路巡演,演不了可以跑跑龙套,起码我还能为大家唱几支红军的歌嘛!”

    而且6月21号,您还有幸出席了由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等单位,联合拍摄的大型档案纪录片《永远的红军影像素材移交仪式。您非常感慨地说:“长征虽然过去75年了,红军战士们用生命创造的长征精神可不能忘记。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永永远远不能丢掉,因为那是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魂啊。”而且在那天的活动中,您现场活跃,神采飞扬,对参加活动的相关领导及解放军档案馆长,不断边行军礼边伸出大拇指连声说谢谢。

    妈妈,就在24号上午,我突然接到您让我回去的电话,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当时我虽然有点胡乱猜测,但您的说话声让我放了一大半的心。等我打车赶到一看,哎呦,居然是让我教您唱歌。我心想:这老同志真可以的。于是拿出打车票让您报销。您一看46块钱,就说:“怎么这么贵?”我说:“妈呀,天通苑多远,就是得这么多钱。您以为呢?”

    事后想来,多亏妈妈的电话。否则,我就是乘飞机、坐火箭,无论花费多少钱,也不可能赶去拍下老人家为部里庆祝建党90周年练唱《红星照我去战斗》的感人形象。虽然妈妈您没有来得及在舞台上演唱,但是您却在心中一直唱到生命的最后。因为我们去医院给您换衣服的时候,发现您上衣口袋里装着的就是这首歌的歌篇。妈妈呀,这情景,让您70岁的女儿怎么不老泪纵横呢!因为那一切都是不可能复制和再现的了。

    妈妈,我们虽然已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红军墙上,安放好您和爸爸的骨灰,使我们每年的清明都可以去看望和缅怀你们。同时,我们也为您和爸爸联系好了四川红军陵园,让您和爸爸在这块红色的土地,在您魂牵梦绕的巴山蜀水,和您的红军战友在一起永享战友情,永享同志爱;让爸爸在这里可以永远守望着他的老家、他的革命启蒙地长安,你们相依相伴直到地老天荒。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红军陵园与川陕红军碑林是一体的,同建在巴中的青山秀水、苍松翠柏之中,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现在的红军陵园有600墓位,已经安置500多位红军老战士入住,而且陵园连同碑林,已正式被国家命名为我们党对全民,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永久的基地。这里,将永远有红色后代守候,永远有红色后人祭奠,并且永远被世世代代的崇尚红军、崇尚长征精神、乃至崇尚红色的中外人士所缅怀和敬仰。您和爸爸这对红军夫妇,完全有资格在这里永远地安家落户。

    妈妈,还有您一直关心的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罗馆长亲自到咱家取走了我为他们准备的光盘、实物、印制好的40张可以直接用于布展的图片。我还写了捐赠说明。他们看了特别高兴也特别满意,再三表示感谢。

    同时我告诉了他们您对纪念馆的高度评价:“这是贵州省中共习水县委、县政府,为我们的党和国家,尤其是为子孙后代做的一件真正传承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大好事。这件事功德无量。人民会永远感谢你们。”我还告诉他们说,您这个老红军女兵,向习水县委、县政府,向习水人民和纪念馆的全体同志致敬,说您迟早要到女红军纪念馆去一趟,要亲自去瞻仰四渡赤水、红军街等革命遗址,去缅怀那些革命英雄姐妹们。妈妈,虽然这些都成为您和我们永远的遗憾。但是咱们捐赠的各种革命文物,您参加各种公益、联谊、纪念、庆典、交流、研讨等各种活动的文字与图片,将永远成为向世人展示、弘扬、传承红军精神生动而珍贵的史料。所以妈妈,即使您去不了了,咱家的儿孙后代们将来都会去呢!咱们不要遗憾。

    妈妈,您学会唱的第一首红歌是《当兵就要当红军》,而且是唱着它走入了红军队伍;后来,您又唱着这样的红歌走过了自己93年的人生路程。即使在您生命的最后时刻,练唱的也是一首几乎全国人民都会唱的《红星照我去战斗》;而在您离去的遗体上发现的唯一遗物,竟然还是印着这首歌歌词的歌片。妈妈,所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兰厅播放的不是哀乐,而是我们特意选择您生前最喜欢的《十送红军》。那熟悉、深情、舒缓的乐曲,让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大家是来给您这位老红军战士送行的,而不
是来送别的。

    妈妈,红色是您一生的最爱,也是您一生的代表色彩;而红歌,不仅是您生命的一部分,而且也是贯穿您一生的主线;红心,则是您一生坚守本色的灵魂。所以妈妈,您走过的虽然是一条普通的平凡之路,但却是一条没有任何杂色的红色之路。这条路是您人生和生命的轨迹。这轨迹告诉我们,即使您走了,红星也是永远照耀您,一直通向没有边际的红色尽头。

    妈妈,您一生都在坚守和歌唱理想、信念和追求。无论有过怎样的危险和艰难困苦,您都不曾停止过脚步和歌唱。因为祖国和人民、党和组织在您的心中,永远是至高无上的;党的事业、群众的利益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永远是至高无上的。为此,您可以承受一切,可以付出一切。所以在您的革命生涯中,无论在部队或是在地方,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您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一个老战士要求自己为党、为国、为民服务,为党、为国、为民服务和歌唱。所以您尽可以理直气壮地对自己,也可以问心无愧地对党、对国、对人民说:蒲文清,你是以自己的无私的、干净、平凡、快乐、知足、平静、积极向上地走过了问心无愧、无怨无悔的一生,并将以红色的歌声去迎接如果有的来世。

    妈妈,虽然您走了,但我告诉您,中央电视台在8月30日军事频道播放了《永远的红军》的第九集,也就是拍您的专题片《胡同里的红军奶奶》,而且在片尾,特别播放了您离世的讣告后,这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始料不及的反响。

    《胡同里的红军奶奶》这个专辑,主要介绍您红军长征和革命战争时期的传奇经历,以及如实地介绍了您提前退休及在街道23年坚守信念、永葆本色、无私服务群众的那些事儿。片子虽然只有短短的30 分钟,但主持人的一席解说,给我们、给观众、给未来都留下了不尽的思索:如何不忘本,如何宣传学习,如何传承弘扬,如何坚定信仰,如何无私地为人民和社会服务,如何汲取红军那样的排难创新、理想信念、坚忍不拔、不胜不休的伟大精神力量等,来为祖国的繁荣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您就是这样的一个榜样。这实际上是拍摄这部30集电视档案片的缘由。

    而片尾的这样一条讣告:“在节目播出前,我们得知了蒲文清老人逝世的消息。老人离开了我们。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品格,是她永远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激起了无数观众对红军和您这位老战士的敬仰和尊敬。正如一位观众在短信中写道:“深切悼念敬爱的蒲文清老妈妈。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永远感动和影响我们后人。蒲妈妈是许多红军的代表,我们要好好传承红军的革命精神。”

    有一条短信这样写道:“惊悉老红军去世。她对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的爱,对同事的关心及助人为乐的精神,她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都深深感动和教育了大家。她虽然离开我们而去,但她崇高的精神,纯粹无尘的心灵永存人间。”

    而片子刚一播完,我家的电话就几乎被打爆。我的手机也先后收到80多条短信。妈妈,您无法想象,您的女儿是怎样满脸泪水地接听每一个电话,和回复每一条短信的。因为在我心中涌动的是,为什么长征在离开我们已经75年后的今天,观众们对红军依然如此敬仰,对长征精神如此赞扬?我想,他们是从这个短片中看到,一个为支援国家建设提前退休到街道的红军战士,是怎样在几十年居委会的工作中,始终坚守“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让群众满意就行,至于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的原则,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履行对人民的这个承诺。他们是被这位奶奶坚守本色、淡泊名利、无私服务的行为和精神所打动、所感动。他们是在感念长征,感恩牺牲的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和所有革命前辈。所以我认为,接到的每一个电话和每一则短信,都是对全体红军战士、对长征精神、对真正的共产党员们深深的敬意和敬仰之情。我一直记着您说的“我们是幸存者。我们所做的,都是在替那些牺牲的战友们为人民尽着心力呢”。我也牢牢记着您和爸爸一贯教导我们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够成就大事,更不能成就大业的。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就没有红军和长征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所以,长征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是永存的、是不朽的;所以,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不能丢掉;所以,我们要永远发扬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有人可能要问: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

    请看一些电视观众在看了《胡同里的红军奶奶》后,面对蒲老那不平凡的一生写下的感人话语吧:

    “从‘你把你的工作做好就行,人民满意就行’这平凡而又朴实的话语中,充分体现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永恒的信仰和坚定的追求。”

    “你把你的工作做好就行,人民满意就行,如此简单的一句话,从蒲老的口中说出来,是那么的自然,没有半点的矫揉造作。因为蒲老几十年如一日,就是按照这个原则去做好了她所做的每一件事。蒲老的这句简单而又朴实的话,是否应当引起当今某些人民公仆的自我反思呢?他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自己做到这点了吗?”

    “不需要许多的豪言壮语,如果能在一生中践行蒲奶奶‘你把你的工作做好就行,人民满意就行’这句话,我们至少就无愧于自己的良心了。”

    “我非常热爱居委会工作,但我绝不能同老奶奶比。我还年轻,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很多。但是,我会脚踏实地学习老奶奶的高贵品质,用行动好好为群众服务。蒲奶奶是我永远的榜样。我敬重老奶奶和她的红军精神。”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还想说几句话
·下一篇:18、我的父亲母亲(组图)
·解读何丽《不灭的延安灯火》
·解读《不灭的延安灯火》之岁月如歌
·解读何丽《不灭的延安灯火》(图)
·不灭的延安灯火(组图)
·延安,心中永远不灭的灯火
·1、看护排长转成售货员、洗衣工
·2、不识字也不认秤的伙食管理员
·3、抗大的红领章
·4、清凉山的不了情
·5、选择与伤残的何炳文结婚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