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开展战地后勤保障工作
1948年9月,徐参谋长、何处长率驻长治的机关部队,分数批向寿阳、榆次一带集中。供给处先后进驻寿阳西洛镇,榆次西窑村、小南庄、鸣谦镇。在做好攻击太原外围据点和部队冬季整训后勤保障工作的同时,积极筹划攻城战斗中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冬季整训中,何处长根据旅党委的安排,在领导大家学习文件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了“查思想、查斗志、查纪律”和“放包袱”的“三查一放”活动。那时供给处机关已有86人。个别起义解放过来的同志,虽然已经不对国民党抱什么幻想,但对领导是否信任,能否一视同仁,或多或少仍有顾虑;有的土改后参军的同志则有“解放山西后就回家”种种思想问题。通过学习《将革命进行到底》等文件,认清了解放战争必将胜利的大好形势,激发了斗志,鼓舞了士气。有的起义军官主动交待历史问题。不少同志检查了对形势认识不清,工作任务完成得不够理想的问题,决心在太原战役中为人民立新功。各科股都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改进措施。除及时搞好经费、粮秣、被服、装具的领发结算工作外,还千方百计采购木炭,达到担任值班火炮任务的炮兵分队的炮阵地和指挥所,解决了冬季烤火问题。
何处长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尽快地把战地后勤工作开展起来,直接供应保障部队。前两次战役采取由配属部队负责供应保障的做法关系复杂,矛盾丛生,曾使部队吃了不少苦头,这次太原战役能不能改进一下呢?他召集科股长和团供给处领导同志多次研究,拟定计划。经他分析:一是太原是一座孤城,被我军团团围困,我们有稳定的战线和巩固的后方。二是旅团两级供给机构基本建立,人员基本配齐,和建旅初期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三是有步兵战地后勤保障工作的经验可以借鉴。问题是炮兵的战地后勤保障没有经验,而经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从10月份发起攻击“四大要点”战斗开始,他经常骑着那头大骡子爬上东山,察看地形,了解步兵的部署情况,炮兵的阵地位置,步兵开设的弹药交付所、粮草交付所、伤员救护转运站的位置和设施情况。他心中有数了,一个战地后勤保障的方案形成了。
太原攻城战斗前夕,供给处主动承担了炮兵旅参加远战炮兵群炮兵连队的直接供应保障任务。其余配属步兵的炮兵连队分散在太原城的四周,仍由配属的步兵部队负责供应保障。
由旅军械员张由江负责,配属给一个民兵连,利用一个已被我攻占的大碉堡及其附近壕沟里的窑洞,开设子弹药转运站。将这些连队所需的弹药事先请领贮存起来,直接送到阵地。在激烈的攻城战斗中弹药的分配补给都很及时。
由粮秣员周成智负责开设了粮秣转运站,使这些连队的粮食、草料的供给没有间断,部队没有感到困难。
旅团两级卫生部门就近开设了绷带所、手术组、食宿站,使伤病员得到及时的救护医疗,并能迅速转送后方医院。
这些后勤设施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还大力支援友邻部队。不管哪个部队的伤员送到我们的救护站,同样给予医疗和转送。有个部队在战斗最紧张的关头,炸药供应不上,张由江率领民兵连协助兵站将数万公斤炸药及时分发运送到阵地上去,解决了部队的急需。
在总结太原战役作战经验时,旅首长认为我们旅展开战地后勤保障工作虽然还是第一次,但是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为了表彰何炳文同志在旅后勤工作建设上的卓越贡献,在太原战役后勤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赵章成旅长亲手把解放太原缴获来的“五妹子”(又称“五姑娘”,据说是阎锡山的表妹、姘头,太原解放前夕自杀)的专用手枪和存放这枝手枪及其附属品的非常精致的匣子奖给何炳文同志永作纪念。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何炳文同志在劳山事件中掩护周总理脱险立过大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他从来没有跟我们谈过这些事情,我们只是道听途说略知一二。军区和旅首长是了解的,又念及他拖着残废的身躯到野战军工作,经常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有时给予一些照顾,他都一一婉言谢绝。1953年转业到北京工作后,周总理、邓大姐对他十分关心,经常询问他的生活工作情况。他从来不提任何要求,经常对蒲文清和孩子们谈首长重任在肩,日理万机,绝不能给首长增添麻烦。
他在工作生活上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不以身有残疾而谅解自己。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工作上。经常深入部队了解情况,分别到各科股和大家研究工作,他对各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了如指掌,遇事有主见、有办法,讲话能讲到要害处,工作能抓到点子上。他起得比谁都早,睡得比谁都晚,工作时间比谁都长。我们列队出早操,他已经拄着拐杖站立在操场边上了。我们有时加班工作到深夜,他准会来看望我们。在伙房吃饭,下部队吃饭,都要如数交纳伙食费和粮票。不准家属和孩子们到伙房拿任何东西,不准孩子们到办公场所玩耍,就怕干扰工作。
他大公无私,作风正派,善于团结同志。对不管来自何方的新老同志都能一视同仁。对起义解放入伍的同志一样信任,把重要工作交给他们,鼓励他们放心大胆工作。对同志们关怀备至,倍加爱护。谁有了病,亲自让伙房给做病号饭,让卫生队医生来看病。部队从武安开赴长治,正好路过我的家乡,他主动叫我回去看看我的父母。人人都感到在他领导下工作心情舒畅,没有后顾之忧。他能把全处同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凝聚成一个战斗的集体,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从1948年初到1953年他转业到地方工作,我一直在他的身边工作。那是战火纷纭、南征北战的五年,是我从16岁到2l岁长身体、长知识、经风雨、见世面、风华正茂的5年,是我一生中最愉快最幸福最难忘的5年。我从他身上学到为人处世、做工作干革命的好品德、好经验。他是我心目中的楷模和榜样。
他不幸于1968年7月9日因心脏病突发而过早谢世。他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