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抗大成立三周年之际,毛泽东在《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这篇文章中,又把抗大的三条教育方针重新在文字上修订了一番,最终确定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毛泽东在同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斗争中确立的,罗瑞卿则始终站在毛泽东一边。当时,王明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三民主义是抗大的重要课程”,“三民主义是抗大政治团结的基础”,妄图否定党的领导,扭转抗大的政治方向,改变抗大的性质,把抗大办成一般的统一战线的学校。对于王明的错误观点,罗瑞卿明确表示,抗大和黄埔初期不一样。黄埔初期主要领导是国民党人,部分学生是国民党人;抗大整个领导权都在共产党手里,学生的绝大部分是共产主义者或倾向共产主义的。正因如此,今日之抗大,就不能不比那时的黄埔更革命、更前进,为民族和社会的解放必定作出更伟大的贡献。他再三强调,抗大不是统一战线的学校,而是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的干部学校。他还亲自领导抗大干部、学员,参加了当时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并多次到抗大讲演,揭露、批判王明的机会主义路线。在罗瑞卿的教育下,抗大广大干部、学员提高了马列主义水平,有力抵制了王明机会主义路线对抗大的干扰破坏,落实了毛泽东亲自制定的教育方针,坚持了抗大正确的政治方向。
1938年5月下旬,罗瑞卿又主持抗大第二次党代表大会,总结建校以来培养教育知识分子的经验,确定了此后党的任务,即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就在当年5月,毛泽东腾出自己在凤凰山下住处的一孔窑洞,让罗瑞卿在他身边撰写《抗日军队的政治工作》,为全国抗日军队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借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罗瑞卿便完成了这部篇幅很大的著作,使之成为军队建设上的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此书在解放区和国统区同时出版,对帮助和影响国民党军抗日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8年5月,抗大第四期开学。这一期,抗大迅猛扩大,学员达5600余人,校址相应扩散,北至蟠龙、瓦窑堡,南至洛川,向西更伸至甘肃的庆阳。特别是代表新中国妇女先锋的女生队伍,也不断地壮大。曾单独成立了一个“抗大第八大队”,引起中外人士的注目。这是抗大的“黄金时期”。当年6月初,抗大成立两周年,罗瑞卿在纪念大会上自豪地说:“抗大抗大,越抗越大。”就在6月,他主持编写了《抗大组织条令》,条令以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校训为指导思想,规定了抗大的性质和任务,以及教育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使抗大的工作有章可循,向前迈进了一步。1938年8月,经过几个月的短暂学习,部分学员提前毕业,有1400多名学员去参加了保卫大武汉的血战。
抗大文武结合,可算是天下第一
1939年1月28日,在抗大开展工作大检查之际,罗瑞卿主持了抗大第五期开学典礼。这时,全校学员总数达到1.3万余人,是抗大历届中最多的一期。这时,由于国民党的封锁,边区经济形势陷入紧张。怎么办?罗瑞卿大手一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他响应党中央开展生产运动的号召,率领抗大全体教职学员上山开荒,广大师生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掀起生产突击高潮,决心以开垦和种植2万亩土地,生产3300担粮食的成绩,献给陕甘宁边区。4月24日,毛泽东出席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赞扬抗大的生产运动搞得好:“你们将工农商学兵结合起来了,文武配合,知识与劳动结合起来,可算是天下第一。”
1939年6月1日,是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毛泽东出席大会并讲话:“三年来,抗大造就了很多抗日干部,在前线打日本有很大的功劳。”这“很大的功劳”,自然有罗瑞卿的一份。
1939年上半年,因为国民党反动派发布了“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