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宋庆龄眼中的毛泽东“伟大事业的引路人”
2024-02-19 19:14:2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聂文婷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宋庆龄是孙中山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她赞同孙中山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所有革命力量中最为活跃”的观点,即便在孙中山逝世后,她仍坚定地“志先生之志,行先生之行”,继续同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永远和党在一起”的荣光一生。通过亲身经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宋庆龄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创造伟业,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毛泽东这样一位“目光远大,举世无双的领袖和导师,他是伟大事业的引路人”。

    “思想敏锐,识见远大”

    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当时很多人表示不相信蒋介石有和平、民主的诚意,也极为担心毛泽东的安全,但毛泽东却以“弥天大勇”毅然决然作出决定:“重庆是可以去,必须去。”毛泽东认为,当前国内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存在的所有迫切问题,都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因此,重庆谈判的根本目的是为解决国内阶级矛盾,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全中国之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同时,对于到重庆后可能出现蒋介石逼我城下之盟的情况,毛泽东也有充分估计。毛泽东坦言,谈判必有一定程度的让步,但让步要有底线,在不伤害双方根本利益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妥协。临行前,毛泽东还未雨绸缪地提出了谈判过程中我方让步的具体预案,“如果这些还不行,那末城下就不盟,准备坐班房”。毛泽东对时局的深思熟虑和对危险的凛然相视,鲜明体现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在重大历史关头积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应对风险挑战的责任担当。

    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分别于8月30日上午访晤宋庆龄,于9月6日晚出席了宋庆龄举办的宴会。关于此次会见,毛泽东在1949年6月19日给宋庆龄的信中真挚地写到:“庆龄先生: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对贤者的尊敬之情,跃然纸上。此次会面,也给宋庆龄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后来回忆在重庆的初次会见,评价毛泽东“思想敏锐,识见远大,令人钦佩”。言语之间,道出了毛泽东高瞻远瞩而不拘泥眼前、顾全大局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伟大领袖品质。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胜利”

    1949年筹建新中国期间,毛泽东多次至诚邀请宋庆龄北上,希冀她能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6月19日,全国革命胜利在即,毛泽东亲笔致信宋庆龄,并“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面对如此真诚的态度、恳切的盼望,宋庆龄最终于8月26日乘火车从上海启程前往北平。8月28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伯渠、董必武等到北平车站欢迎宋庆龄。当晚,毛泽东设宴招待宋庆龄。随后,宋庆龄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诚然,宋庆龄前往北平,不仅是因为毛泽东的谦恭有礼、精诚所至,更是因为宋庆龄在跟随党的事业的过程中,建立了对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的完全信任。正如宋庆龄在1949年2月20日《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信中所言:“我深信,在你们英勇、智慧的领导下,这一章历史——那是早已开始了,不幸于二十三年前被阻——将于最近将来光荣的完成。”这一章历史,始于1921年毛泽东等人所肩负的开创天地之伟业,其间经历了“蒋介石抛弃了孙中山的革命遗训,背叛了革命,而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却负起了把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重担”。接下来便是一段长期而又艰苦的斗争历程,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继续发扬和学习革命前辈的英勇斗争精神,“继续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信心百倍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对于这一章历史,宋庆龄还以亲历者的身份作出总结:“我们的成就应该直接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1949年7月1日,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宋庆龄满怀激情地“向中国共产党致敬”,并称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为“我们的领导者”,实际上也表达了她对毛泽东英明领导的高度认可与坚定拥护。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毛泽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作出了光耀千秋的历史贡献,同时还为党和人民留下了永志后人的崇高精神风范。对此,宋庆龄由衷敬佩,认为毛泽东“不但是一党的领袖,并且是全国人民的导师”。毛泽东是勤奋好学的典范。毛泽东在书中学,读古今中外的圣贤智勇之著述;毛泽东还在实践中学,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做好调查研究,同时结合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形成了大量具有持久广泛影响力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因此也可以说,毛泽东是通过创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指导我们更好做事的典范。关于这一点,在宋庆龄看来:“在探索中国当前有关政治的、生产的或其他任何事务的实质中,毛泽东主席著作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不可否认,我们不能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找到对所有具体问题的回答,“但书里有许多地方谈到在困难面前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以及怎样加强克服困难的决心,怎样用革命意志把头脑武装起来,并敢于显示人在任何事情上的决定性作用——这就是从毛主席著作中所获得的动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的民族观
·下一篇:无
·罗解难:南昌起义的公开旗领宋庆龄——纪念宋庆龄诞辰131周年(组图)
·特稿:南昌起义的公开旗领宋庆龄——纪念宋庆龄诞辰131周年(组图)
·周七康:父亲周文和母亲郑育之参加宋庆龄主持的远东反战大会纪实(组图)
·罗解难:纪念宋庆龄主持召开的远东反战大会90周年(组图)
·特稿:纪念宋庆龄主持召开的远东反战大会90周年(组图)
·胡山:国之瑰宝 万世荣光——纪念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逝世42周年(组图)
·特稿:国之瑰宝 万世荣光——纪念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逝世42周年(组图)
·最后一位离世的中央特科传奇女谍,宋庆龄的秘密联络员,曾寻找流浪中的毛岸英兄弟
·宋庆龄书《追念毛主席》手稿,字字精彩,英气十足!
·罕见!宋庆龄写《追念毛主席》手稿,真迹情真意切,令人动容(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宋庆龄眼中的毛泽东“伟大事业的引路人”
湖南博物院里过大年 270件(套)古希腊珍贵文物亮相
永清县九兴区举行文化传承书画展(组图)
周恩来故居推出“喜庆新春送礼包送讲解”活动(组图
李春明:北京新年庙会一瞥(组图)
李建设、蒋苏宁:春节假期大别山老苏区信阳迎来了参
特稿:春节假期大别山老苏区信阳迎来了参观游客(组
​革命情谊,世代相传——记抗日老英雄吴子林与
红色头条-李殿仁:英明的统帅 伟大的思想——再谈学
开国中将丁秋生之女丁一心回忆:我的父亲和母亲(组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