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瑞霭:我为总理开专机 |
2008-02-26 18:15:47 |
来源:大众日报 |
作者:王红军 逄春阶 |
浏览次数: |
|
|
|
|
世长辞。联合国决定下半旗一周表示哀悼,当时有的成员国代表表示反对,当时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说: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的总理终身只有一个夫人?有哪个国家的总理终生受人民爱戴?在国外银行无一分钱私人存款?”反对的人无言以对,决定因此顺利通过,联合国为周总理逝世下半旗一周。
■相关链接
最惊险的一次专机飞行
□张瑞霭
在我任专机机长的20年间,经历的险情有那么四五起,但其中最为惊险的,要算1969年9月4日晚从河内返回南宁。
1969年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越南主席胡志明因病与世长辞。周总理前往河内吊唁。
9月3日晚,我驾驶专机从北京起飞,机上是以周总理、叶帅、韦国清为首的代表团成员约二三十人。原定直飞河内,但飞机飞到南宁上空时,机组却突然接到河内方面的通知,大意是由于灵堂尚未布置好,暂时不能接收这架专机,要求专机4日上午再到河内。我马上到机舱向周总理汇报这一新出现的情况。周总理当时问我北京方面是否知道这一情况,我回答说不太清楚。我意识到,这种突然的改变,明显同当时中、苏、越三国之间微妙的关系有关。后来听说是为了先行接收苏联方面的专机。越南方面的这种态度,自然让周总理十分不满。
周总理果断让人通知河内,他将于4日在叶帅等陪同下,飞抵河内,不要求越南方面的任何接待,进行完遗体告别后,当天就回国。
这样代表团在南宁住了一晚,于4日上午飞抵河内,周总理嘱专机在机场待命,就率代表团前往河内主席府正厅临时设置的灵堂。黄昏时分,代表团的成员回来了,听说周总理在遗体告别时大放悲声,引得周围也是一片大哭,人人泪湿衣襟,我们也都觉得鼻子发酸。虽然越南领导人一再挽留,但周总理说家里有事,让收拾东西马上走。
得到周总理当晚要回国的通知后,我们马上将情况通知了国内,并询问航线天气情况。国内的答复是,从河内到南宁的航线上有大面积雷雨云,夜间能见度很差,不同意起飞。
听了我的报告,周总理还是坚持要走。当时,周总理神情十分凝重,也没有更多的话。由于刚在遗体告别时大哭了一场,双眼仍有些红肿。虽然我深知飞机夜闯雷雨区要冒一定程度的危险,但权衡当时的情况,我决定还是起飞回国。于是,我马上又同国内取得联系,说明周总理已经把行李都收拾好了,一定要当日回到北京,国内也只好批准了。
果然,起飞后不久,飞机就进入了雷雨区。整个航线都处于雷雨的包围之中,乌云翻滚,巨雷轰鸣,飞机就像茫茫大海中风雨飘摇的一叶孤舟。在起飞前,我曾仔细设想过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应如何应对,当时的情况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我当时非常担心出现三种情况:飞机触电、在强大的抬升气流中结构出现问题……每一种情况的后果都不堪设想。
机舱里,心情沉重的周总理一直没怎么说话,翻看着面前小桌上的文件。进入雷雨区后,即使已经拉上了小窗板,机舱外强烈的闪电光还是透过窗板缝隙,在机舱内频频闪动,很多人心里都开始感到紧张。周总理干脆放下了文件,拉开窗板,两手抱在胸前看着窗外。
在强大的气流颠簸中,机舱里凡是能动的东西都离开了原地,一旁的卫士小张拾起这样,扶起那样,恨不得多长几双手。终于,他沉不住气了,对周总理说:“总理,您坐稳了,我到前舱去看看,让张局长他们提高警惕。”周总理忙挥手制止他说:“回来!回来!快别去打扰人家,瑞霭他们一定会有办法的,坐下!不要去!”
我们面对的这片雷雨区的高度和宽度是我飞行历程中前所未见的,伊尔-18飞机的性能无法使我们向上飞或低飞,返航更是不可能。我坐在正驾驶座上,紧紧握住驾驶杆,与第二机长赵禄子等人一起,瞪大眼睛,利用机上雷达和闪电亮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