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瑞霭:我为总理开专机 |
2008-02-26 18:15:47 |
来源:大众日报 |
作者:王红军 逄春阶 |
浏览次数: |
|
|
|
|
束,早早地到机下迎候周总理。因为心情十分紧张,所以觉得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这时,周总理微笑着一步步向我走近,总理的沉着和亲切让我心里的紧张奇迹般地减轻了。”
“我抬手给周总理来了一个非常标准的敬礼,向总理报告了飞行准备的情况。周总理在寒风中站在机下,上前一步拉着我的手,亲切地问我叫什么名字,当听到我说叫张瑞霭时,他风趣地说:原来是我们的大队长啊!’接着又了解了我的简单情况,并鼓励我在民航要好好努力。”当飞机在亲贤机场降落后,周总理又来到驾驶舱,亲切地向全体机组人员致谢,鼓励大家说,飞得很好,要大胆地飞。”周总理还说:我很信任你们。”
尼克松翘起大拇指
一本本飞行的记录已经发黄,张瑞霭老人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在做总理专机机长期间的“飞行日志”。“从第一次飞周总理(张瑞霭习惯用语,记者注。)开始,我就非常注意记录总理的衣食住行,基本上每次飞专机我都有记录,包括专机任务、首长指示等等,我都会记录下来。而每次我也会向乘务人员交代,把总理接触他们的谈话记录下来。”
这些记录着专机任务等内容的本子,也就成为了中缅航线开通、第一次远航非洲、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等新中国民航史上的重大事件的物证。
1956年4月11日,是中缅航线正式开通的日子。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条与资本主义国家通航的航线。
张瑞霭驾驶着伊尔-14型飞机,途经昆明、曼德勒到达了缅甸仰光。飞机在仰光降落时,我远远看到,机场里停放着的飞机机身标志,跟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十分相似,心里很紧张啊!飞机一边滑行一边思考对策,但随着飞机滑近才看清是缅甸的飞机,虚惊一场!”回忆到此,老人哈哈大笑。
不过,在张瑞霭的本子里,最多的还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记录和故事。
此前,尼克松总统出访,从来不坐东道国的飞机。可是在北京飞杭州、杭州飞上海的问题上,周总理显示出了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尼克松到了中国的土地上,就要听从我们的安排喽。”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这次专机任务实行的是双机长、双领航员及双报务员制,这两段航程由张瑞霭和曲延绍执飞。从北京到杭州,再从杭州到上海,尼克松的‘空军一号’如影随形,对于尼克松答应乘坐中国飞机,他们的机长始终是耿耿于怀,老大的不高兴。”张瑞霭说。
“飞机到了杭州,我们分秒不差地平稳落地,到了上海机场又是一个漂亮的落地,尼克松翘起大拇指对周总理说:飞得很好!服务也好!’基辛格接话:这还是总统第一次乘坐外国飞机,因为中国飞机是最安全的!’”张瑞霭躺在沙发里对我们说的时候,开怀大笑。
崇拜飞机的总理
喜欢坐飞机的人不少,而周总理似乎特别喜欢。
有一次,张瑞霭在与周总理闲聊时开玩笑说:“总理,你这个人很崇拜飞机嘛。”闻听此言,周总理高兴地说,飞机好呀!它能够节省时间,办事效率高啊!我又很适应坐飞机,何乐而不为呢?”
在担任周总理专机机长期间,张瑞霭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飞行任务了。但在负责专机时发生的很多感人的事情,却让他至今仍记忆犹新。
有一次,周总理专机上有外宾,服务员端茶先端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回头就批评了这位服务员:要先宾后主,先女宾后男宾。”
周总理非常细心。在上世纪50年代末某天,周总理到首都机场迎接外宾,刚走出休息室,就发现一些服务员,男男女女都有,弯着腰、弓着腿,吭哧吭哧地把一架舷梯推向飞机。“这时,总理眉头紧锁,回头对我说:瑞霭,你看,我们能不能改进一下呢?男女一大群人卖着死力气,不仅太费劲,也不雅观嘛!让外国人看见,像什么话呢?’”
“我当时惭愧极了。这些司空见惯的事情,自己没往心里去,可周总理一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