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歼敌,就是我们的部队能够机动,在机动的过程中,抓住敌人的弱点,包围歼灭,这是刘帅讲的运动战的主要意义在这儿。
[主持人]:薛教授,我想请教您一下,因为当时我军的装备和敌军相比是落后的,敌军都有机械化的部队,我们没有。刘帅针对我们自己的特点的机动性作战,他有什么创造性的军事特点吗?
[薛洪兴]:比如游击战的伏击,我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1938年3月份,在邯郸到成都的要道上,刘帅组织了一次伏击战,从作战形式来说,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伏击战,它是敌人必经的地方,首先埋伏好部队,他在埋伏之前进行了侦察,把部队进行配备,敌人经过的时候,部队突然以优势兵力对敌人进行围歼,战果很辉煌,消灭敌人1500多人。
[薛洪兴]:所以在1936年,在战日战争早期的时候,我们武器比较差,敌人的武器比较好的情况下,为什么能够达到伏击的目的?第一,他仔细选好了地形,抓住了敌人要经过的地方,对敌人不利,对我军有利的地形条件,再加上组织指挥上进行了配备,所以在1936年这个作战当中,我们能够达到歼灭敌人1500多人的战果,这是一个伏击战比较突出的例子。
[薛洪兴]:还有一个机袭,我刚才讲了动静结合。1938年的长春战役,那次敌人扫荡,在一个村子里,刘帅抓住了敌人的弱点,组织了386旅771团、772团,还有1154旅的689团三个团对敌人进行机袭,就是敌人在行进当中,我们的部队从两边把他包围起来,因为敌人是沿着一条河,我们的部队沿着河两岸对敌人进行夹击,消灭了敌人2000多人。所以刘帅在战术手段方面有他非常突出的特点。这是游击战。
[薛洪兴]:刘帅对运动战提出了很多著名的观点,比如他讲过“攻其弱,则强变弱,攻其强,则弱变强”,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如果和敌人打仗,攻敌人的弱点,敌人整个就变弱了,他的强点也变成弱点了,如果攻敌人的强点,他的弱点也变成强点了,这是他讲的运动战的要决。这主要突出的特点就是1945年从抗战胜利以后,到1946年6月发生全面内战之前,有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其他地方不同,因为他处于山西解放区,当时国民党部队新东北、华北用兵的时候,他是处于最前线,所以作为晋冀鲁豫来讲,在1945年还是打了两次大仗,第一次是松山战役,第二次是平安战役,平安战役时,敌人沿着平安铁路前进的时候,刘帅就组织了三个纵队,在邯郸附近对敌人进行的包围战,先是把敌人包围在那个地方,经过几天的消耗以后,抓住敌人的弱点,从敌人的一个师开始攻击,形成敌人前线受击,这就是从弱点开始攻击敌人。这是机动战刘帅讲的原则。
[薛洪兴]:还有一个原则,“攻其所必救,歼其所救者,攻其时必退,歼其退者”,什么意思呢?在运动战当中,作为一个指挥员,第一要抓住敌人的弱点,第二要善于调动敌人,敌人还没有出现弱点的时候,怎么调动敌人?刘帅在战略原则里面讲得很清楚。
[薛洪兴]:1947年,山东巨野的一个战役,刘帅在这个战役当中,通过攻金乡县城调动敌人三支部队两个师和一个保安中队来救,最后把三个纵队都消灭了。第一次把来救的国民党88师消灭掉,消灭以后,他又在另外两个部队的退路上预先埋伏好部队。所以前面叫“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后面叫“攻其所必退,歼其退者”,这是他运动战的第二个原则。
鲁西南战役展现“攻其一点,各个击破”,是刘帅的得意之笔
[薛洪兴]:第三个,我结合战役来讲,刘帅还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原则加攻其一点,“攻其一点,观其来源,各个击破”这是他从鲁西南战役里面总结出来的。鲁西南战役是刘邓大军进行的第一个战役,刘帅的参谋长曾经这样跟我说过,当时是毛主席军事指挥的主力军,鲁西南战役是刘伯承作战指挥的得意之笔,你知道他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