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就是组织法,就是游击战怎么组织。第二就是作战法,就是游击战怎么打。组织法方面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刘伯承同志提出了一个“游击集团”的概念,我们知道毛主席有三种武装力量相结合的体制,就是主力军、地方部队和民兵三股力量结合武装力量的体制,这是毛主席的思想。刘伯承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具体理论就是他提出了“游击集团”,他的概念是这样的,他把咱们根据地的群众武装力量和军队的武装力量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卫队,相当于民兵。当时在抗日战争初期的时候,在晋察冀根据地被称为自卫队,第二个部分是游击队,第三部分叫基干军队,用我们后来的话叫“主力军”。
[薛洪兴]:刘伯承认为,游击战争组织法,主要是通过“游击集团”这个形式,把自卫军、自卫队、游击队和基干军队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的组织基本程序是这样的,就是我们以村、乡、区、县、军分区这几个层次来谈,在村里有游击小组作为骨干,自卫队作为辅助力量,在作战当中,有游击组做基本力量,自卫队做配合,这是村一级组织,在区里面,有区游击队,另外在抗日战争时期,各个战略区对这些武装组织的称呼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把自卫队说成是“民兵”,有的地方把区的游击队说成是“区小队”,因为在晋察冀地区,自卫队、游击队和基干军队来划分的,所以我按照这个概念来讲。村里是一级、乡里是一级,乡里有游击队作为骨干,各个村小的游击集团就是它的辅助力量。依此类推,县里面其他地方叫县大队,晋察冀的叫游击队,以县的游击队为主干力量,各个乡、各个区的游击队都是辅助力量,以主干力量和辅助力量组成一个集团,叫游击集团,一直到军分区都是这样。这是他的组织法。通过这个组织,把我们抗日根据地的群众武装、地方武装和主力军、基干军都组织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薛洪兴]:在作战的时候,以基干军为主,其他力量进行配合,这就是毛主席后来说的三结合武装体制。这是组织法。
刘帅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共提出五种主要作战方法
[薛洪兴]:作战法,刘帅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共提出五种主要作战方法:一种是伏击,第二种是袭击,第三种是机袭,第四种是吸打敌援,第五种是战地交通。因为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八路军和地方民兵部队最基本的作战形式就是这五种。
[薛洪兴]:刘帅在这方面做了很具体的论述,咱们都知道,129师部队是从红军第四方面军改编来的,部队的成员文化程度比较低,战争素养也比较差,刘帅在总结他的军事理论的时候,他往往是根据部队和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所以他在讲袭击、伏击、机袭、吸打敌援,战地交通这些概念的时候,他都进行了具体的解释。
[薛洪兴]:比如伏击,他讲的很简单,他说以动和静的关系来讲,伏击是以静带动,我们静止在那个地方埋伏,敌人行进过来,我们采取伏击。袭击是以动带静,机袭是动静结合。吸打敌援,我们通常的军事术语叫“围魏救赵”,刘帅的著作当中有一个解释,就说我不讲围魏救赵,我讲吸打敌援,打击敌人是手段,消灭援兵是目的,所以我的重点在打敌人的援兵,我叫吸打敌援。
[薛洪兴]:战地交通是很重要的战略手段,比如从电视、电影里面都看到,经常破坏交通,破坏敌人的铁路、公路,因为敌人当时掌握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我们的装备比较差,为了限制敌人的行动,往往在根据地破坏敌人的交通。作战法基本上是这些。
[薛洪兴]:第二部分是运动战的基本歼敌。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基本上是以游击战为主。解放战争前中期,是以运动战为主。所以,作为一个指挥员,他要解决战争指挥问题,他要把这些基本的作战形式在当时战争环境下提炼成理论性的东西,对部队进行指导。运动战的问题,刘帅曾经讲过,运动战的特征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