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原国防科委顾问张贻祥,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人,1909年1月生,1929年5月参加立夏节起义。从抗战时期开始,他就在八路军总部负责兵工生产。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在国防科技战线上的“老军工”,是中国基地导弹武器和卫星发射试验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太行山区搞军工
1942年,日军对我太行山根据地疯狂“扫荡”,使我军分散在太行山区本就弱小的军事工业受到极大损失,而前线频繁的战斗又对军工生产提出迫切要求,弹药供应成为摆在八路军面前的棘手难题。
1943年元月的一天,129师政委邓小平找到时任司令部政治协理员的张贻祥,命令他到军工部任政治处主任,以加强军工部思想政治工作。谈话间,刘伯承师长走进来,插话说:军工很重要,要动员工人多生产子弹、手榴弹、黄色炸药,还要多造地雷,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战争。邓政委接着说:只有你们多流汗,前方才能少流血。中央指示,军事工业要靠自力更生。从此,张贻祥便踏进了军工大门。
当时,八路军军工十分薄弱,军工机械设备少、性能落后,生产的武器弹药质量低劣。为改进武器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张贻祥充分发挥政治鼓动的作用,在各厂、所组织开展劳动比赛和革新竞赛。他带领工人、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土法上马,改进工艺,努力生产。有时为研制一种新产品,从制模、翻砂到车削、安装、试验,常常废寝忘食,一干就是几通宵。抗战初期,太行军工生产主要是以枪械修理为主,后来逐步发展到制造枪械,以后又能生产五零小炮、迫击炮及炮弹等,使八路军如虎添翼。
解放战争开始后,战斗规模越来越大,前方需要的枪、炮、子弹、炮弹等也越来越多,军工生产压力与日俱增。淮海战役发起前,中原野战军政委邓小平专门找到张贻祥,告诉他要打大仗了,前线最需要的是炮弹、子弹、手榴弹,一定要抓紧时间多多生产。张贻祥当即表示:前方需要多少,我们就生产多少,坚决保证供应。邓政委满意地说:还是那句老话,只有你们多流汗,前方才能少流血。为满足战略反攻阶段的武器弹药供应,张贻祥组织各兵工厂广泛开展“刘伯承工厂”生产比赛运动,对优胜者授予刘司令员亲笔题写的“提高兵工质量,增大歼灭战的实效”锦旗。他们响亮提出“我们多流汗,誓让前线将士少流血”的口号,座座兵工厂昼夜灯火通明,机器轰鸣,运输队伍川流不息,一片繁忙景象。他们生产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运送到前线,为消灭国民队军队、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茫茫草原创基业
1953年冬,担任华北军区军械部政治委员的张贻祥,接到军委总军械部电报,指示他带领常规武器试验靶场场址勘选小组,到内蒙古勘察选址。张贻祥深知,要捍卫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必需有飞机、大炮、坦克、军舰等先进武器。然而,这些新式武器诞生后,须经过正规靶场检验才能装备部队,才能转化为战斗力。为此,他感到任务异常艰巨,同时也深感光荣。
万事开头难,更何况要组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宏大的兵器试验场。当时,不仅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甚至连一位懂行的专家也没有,这副担子全落在张贻祥身上。他被任命为常规武器试验靶场第一任场长后,立即组建队伍,组织施工,筹划试验设施,接待专家,常常忙得彻夜难眠。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新我国百业待举,基本建设材料十分紧缺。张贻祥和靶场指战员们充分体谅国家的困难,自己动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大草原上建设新家园。张贻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带领指战员们,拉着架子车到日本人废弃的机场捡砖头。他们冬冒严寒,夏顶烈日,捡砖头、拾管材、收废钢。就这样,硬是用捡来的材料,盖起靶场礼堂和住宅楼、实验室。
为了加速我军新式武器的定型,中央军委要求兵器试验靶场“边建设,边试验,边培养干部”,而且要求所有新式武器样品试制出厂后,必须经过靶场试验鉴定,才能投入批量生产。1954年下半年,我国生产的75毫米无后座力炮、82毫米迫击炮,还有炮弹、引信相继试制成功,急需试验定型。张贻祥在一无场区、二无设备仪器、三无试验技术资料,且无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下,率领靶场官兵毅然接受了两型火炮的试验定型任务。
没有场地就临时借用,没有设备、资料和技术人员,就让厂家协助,张贻祥把这种方式叫做“游击试验”。在试验工作全面展开的同时,他率领官兵们在破旧飞机堡处修建一个临时靶场。飞机堡重新整修后,有的作为弹药、火炮准备工房,有的作为火炮库、弹药库,有的改作实验室,还修造了水泥炮位、弹道阵地和靶道,以及相配套的观察塔、高靶架等设施。1956年6月9日,王树声大将专程赶来,为临时靶场剪彩。随后,76毫米加农炮,以及三种火炮、两种轻武器相继开始射击表演。从此,宣告了我军第一个靶场的正式建成运营。
三、戈壁沙滩建奇功
1957年底,张贻祥又接到组建导弹试验靶场的任务。经中央批准,我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选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青山头的荒漠戈壁。场址确定后,他立即随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率领的工程勘察组奔赴场区,现场确定各种配置和建设方案。施工部队进驻场区后,张贻祥作为试验队前方工程指挥部领导成员,与工程兵部队的几位领导组成特种工程指挥部,在戈壁深处、茫茫大漠开始了前无古人的国防尖端工程施工。当地环境十分恶劣,终日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施工部队住帐篷,喝苦水,吃咸菜,战风沙,以顽强斗志克服重重困难。
一天,张贻祥与参谋长赵东寰外出散步。聊天中赵东寰说到前几天施工中牺牲的一名战士,在部队中引起一些反映。有的战士觉得,在戈壁滩施工,吃苦倒不怕,就怕死后连亲人也无法见上一面。张贻祥迟疑了一下说:咱们革命几十年,南北转战,多少战友牺牲了。干革命就会有牺牲,我们在戈壁滩建设这么大的国防工程,同样会有牺牲。我们必须教育干部、战士有一种“死在戈壁滩,葬在青头山”的革命精神。赵东寰接着说:这句话好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我们就对部队深入进行“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头山”的思想教育。从此“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头山”成了施工部队叫得最响的政治口号。几十年过去了,这句口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扎根戈壁,献身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
正当导弹靶场的试验、训练工作走上正轨时,我国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苏联又突然撕毁协议,撤走在华全部专家,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官兵们食不果腹,许多人因营养不良患上夜盲症、浮肿病。身为试验基地副司令员的张贻祥,想起了在太行山区挖野菜的日子,他带领干部战士们广泛采集能食用的沙枣、甘草叶、骆驼刺、芦苇根、苦苦菜等,晒干粉碎后与玉米面、黑豆面、青稞面拌在一起制成代食品充饥,熬过了那段艰苦岁月。
在基地,干部战士还送给张贻祥一个“树司令”的尊称。早在勘察导弹靶场时,他就发现祁连山融化的雪水穿过溺水河流入居延海。在戈壁沙漠,只要有水,就能够生存、发展。张贻祥要用这条河养育我国的国防科技精英,用这条河勾画出场区长远发展的宏伟蓝图,把场区建设成沙漠绿洲。于是,他带领干部战士修水库,挖水渠,开展植树造林。张贻祥率领官兵修建的水库,至今仍清澈见底,碧波粼粼,成为大漠深处航天城的一处胜景。为了植树,张贻祥更是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从选树种、买树苗,再到种树、管树,摸索出一整套在戈壁滩植树的规律。种树时,坑要深,换成沙土、黄土、混合肥掺配的土壤;把树苗种下后,还要用草袋、草绳一颗颗裹起来,防风防冻,防止小孩触摸,牛羊乱啃。平时,他无论是外出散步,还是下部队检查工作,只要发现损坏树木的现象和行为,不管是谁,都要严厉批评教育。时至今日,基地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仍然传颂着张司令当年爱树如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