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邱静波:为国分忧,坚忍不拔——从甘肃兵团历史看知青精神
2022-06-28 10:21:55
作者:邱静波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知青精神是一代知青在那个难忘的年代和严酷的岁月里,共同奋斗,长期砥砺,逐步孕育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群体意识和品质;是一代知青在上山下乡和支援边疆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知青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分割的组成,是华夏儿女重新崛起的精神动力,是曾为知青引以自豪的荣誉,更是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

    知青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知青精神是一个多棱镜,每一个知青都是一部书。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吃过的苦、做过的贡献和由此凝结而成的知青精神。每个知青都会以自己的成长背景、所处环境、走过的道路和当下的处境,阐释对知青运动的理解和感受,阐发在自己身上孕育和体验的知青精神。

    人们对知青精神的褒扬,几乎穷尽了所有的美好词句。在这个庞大群体中,什么事情都曾经发生过,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用多少生动的语言去描绘都不为过。

    老子说:“大道至简。”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笔者根据在甘肃农建十一师长达22年的亲身体验和众多战友回忆录展示的闪光经历,提炼出“为国分忧、无私奉献、坚忍不拔、执着进取”四个词,作为知青精神的核心。试以农建十一师知青的经历为例解读之。

    农建十一师是1963年10月30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在祖国西北腹地甘肃河西走廊成立的。其任务是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以军垦形式进行开发建设。随即许多干部从政府、军队、新疆兵团和内地调来,大批复转军人和城市知青从全国各地涌来,到1969年底,农建十一师已有16个团场、9个工矿企业及水管处、农科所等直属单位,总人口达68000人,职工41325人。其中,来自天津、西安、兰州、济南、青岛、淄博、济宁、枣庄、北京、武威、张掖等地的城市知青达28422人。

    农建十一师是继新疆兵团之后全国成立的第二个兵团,其在时间、背景、环境和任务等方面与其他兵团有所不同。

    第一,成立于文革前的1963年;第二,处于戈壁荒漠,起步艰难,创业艰辛,生活艰苦,管理极为严格;第三,经历了文革初的混乱和巅峰时期的严酷,遭遇过许多冤假错案,历经重大人生磨难;第四,由于支边较早,年龄偏大,错过了招工上学等许多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些因素,使他们形成了胸怀坦荡粗犷豪放的性格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遇事沉稳而多思,行动审慎而执着。知青精神像地火一样孕育着、奔腾着。

    为国分忧。十一师的知青主体是1964、65、66三年从十多座大中城市组织动员起来参加屯垦戍边的城市知识青年,后来又接收部分兰州66、67、68三届中学毕业生加入军垦行列。他们接受过最严格的正统教育和训练,经受过社会风气最好时代的洗礼,与共和国一起经历了从草创到辉煌,从三面红旗到节粮度荒的跌宕岁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在他们的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民族利益大于天。他们耳畔鸣响的是“爱祖国,爱人民”,心中信奉的是“听党的话,跟党走”。所以,当他们听到党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召唤便热血澎湃,听过一场知青典型事迹报告,看到一幅边疆发展规划蓝图便激动不已,立志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献身。

    他们是在“大有作为”的背景下加入到屯垦戍边行列的,从自愿报名参加河西建设的那一刻起,就抱着一颗为国分忧的拳拳之心,在艰苦的环境中扎下根来,从事最普通最艰苦也是最光荣的劳动,度过了文革前那段最艰难最正统最严格的岁月,自觉自愿的澎湃激情支撑着他们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和考验。

    河西走廊既是一条充满神话和传说的浪漫之旅,又是一条悲壮和喋血的生死之路。龙卷风随时拔地而起,沙尘暴在这里恣意肆虐,西西伯利亚的寒流随时东侵,东部的乌鞘岭盛夏飞雪,寒气砭骨,西部的安西县号称世界风库,一年只刮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物资却极端匮乏,吃的是杂粮陈面,缺油少菜,缺粮断顿是经常发生的事,最大的问题是吃不饱,成天饥肠辘辘;喝的是澇垻水、老坑冰,人畜同饮,肮脏不堪;住的是地窝子,旧帐篷,牛羊圈,雨天水淋淋,刮风满床沙,夏天酷暑难耐,冬天严寒难熬;穿的是部队淘汰的旧鞋旧帽旧棉衣,一身军装一补再补,一根草绳束腰挡寒,老少莫辨,男女不分。

    管理极为严格。天天读、早请示、晚汇报雷打不动;班务会、排务会、连务会、晚点名层出不穷;顶着星星出操,深更半夜拉练;行动排队,吃饭唱歌,打着红旗上下工。

    十天一个大礼拜,还因为抢农时、大会战,甚至抗美援越捐献一个得不到保证;每月每季都有劳动竞赛,一、二、三月首季开门红,四月迎五一,大战红五月,六月向党的生日献礼,七月向八一建军节献礼,九十月黄金季节大会战,第四季度全年收官之战,为评选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打基础。会战连着会战,纪录连连刷新;打擂台,创纪录,争第一;拼死拼活,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平田整地,春种夏收,夜间放水,抢险堵口,放牧养猪,积肥挖药,修建水库,挖筑大渠,开山炸石,脱坯盖房,开矿修路,国防施工;重伤不哭,轻伤不下火线,干的是与体力和年龄极不相称的活儿。

    但他们是自觉自愿为国分忧来到了这里,有信仰,发过誓,自己说过的话要算数,朴素的感情胜过响亮的口号。

    无私奉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生存状态下,战天斗地,开荒种田,养活自己,贡献国家,忍辱负重,默默奉献,从不动摇,绝不当逃兵。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与祖国的命运和对党的忠诚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兵团史上最亮丽的一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耕耘,任劳任怨,硬是靠一锄一镐在亘古荒原上开垦出万顷良田。

    他们不仅从亊着看似平淡而又异常繁重的日常体力劳动,还承担过许多重大的工程项目,为甘肃的农业基础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至今令十一师人难以忘怀的号称马拉松的安西总干工程和百米冲刺的四〇四水线工程,是十一师人顽强意志品质和特别能战斗的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

    安西总干渠是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全长49.8公里,修建闸门、跌水、桥梁等建筑物34座,建设水电站1座,防洪工程30公里,开挖土石方96.7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2.3万立方米,投入劳力122.7万工日,整个工程历时八年。前期工程由十一师工程团承担,由于投资时断时续,造成工期延宕。后期从全师七个团场抽调11个连队,兼程鏖战,终于于1973年底竣工通水。浇灌着安西、敦煌的80万亩土地,改变了两地干旱缺水的局面。

    四〇四水线工程是为“两弹一星”核工业基地修建的一项国防工程——地下输水管道,是十一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举全师之力完成的。水线全长22.4公里,掘深3.5——7.67米,巨大的输水涵管内可以开进一辆吉普车。接到兰州军区和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下达的任务,十一师抽调45个连队8000余人,组成施工部队。在零下一二十度的严寒中,住着到处透风的帐篷和草棚,吃着难以下咽的青稞面窝头,依靠简陋的工具,在坚硬如磐的浩瀚戈壁滩上,夜以继日挑灯夜战。连续奋战45天,提前半个月拿下了24.2775万立方米土石方的巨大工程量,圆满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军事工程任务,受到兰州军区的表彰。

    十一师知青屯垦戍边的历史,从1964年算起到1980年知青大返城年代。并未如想象的一样留下蛮荒一片,而是为甘肃农垦事业留下了十六年创造的可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累累成果。

    仅从有资料可查的1964年到1974年十一年军垦期间,就开荒造田37.15万亩,造林17.98万亩;兴修了十几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了好几个大面积井灌区;架设了好几条高压输电线路;奠定了农垦发展的坚实基础,至今仍然发挥着效益。兴建了一大批工矿企业,打下了最初的工业基础,填补了多项空白。全国唯一以“军垦”命名的火车站,是十一师二团的军垦战士亲手修建的。如今,“军垦车站”的站牌仍然屹立在兰新铁路线上。

    这些彪炳史册的业绩,凝结着十一师知青的青春,承载着十一师知青的理想,成为一座座活的丰碑。

    坚忍不拔。就是面对艰难困苦,忍受而不放弃的耐力;为了实现一个预定的目标,“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的毅力;遭受不公平对待时,“虽九死而不悔”的定力;当巨大灾难来临时,“泰山崩于前而不瞬,卒然临之而不惊”的抗打击能力。

    农建十一师的知青们不仅经历了日常磨练,还遭遇过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冤假错案等在他们短暂的人生历程中闻所未闻的苦难。“曾经沧海难为水”,以后再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再畏惧和退缩,而是越挫越勇。

    事故劫难。简陋的医疗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使各类事故频发,哪一起事故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国防施工、开矿修路,最容易出现哑炮、塌方,造成人员伤亡,少则一人,多则六七人群死群伤,有的荣幸授予烈士,有的则默默无闻地长眠在崇山峻岭。各类非正常死亡时有发生。

    安南坝石棉矿住敦煌转运站炸药厂发生的一起爆炸事故,将附近的所有建筑物全部夷为平地,当场死亡8人,伤97人。事故当天,远近五支医疗队及时赶来救治,才把伤亡降低到最低限度。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宋平和兰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立即乘坐军用直升机赶赴敦煌,到医院抚慰伤员和死难者家属。

    冤案磨难。十一师在1968年至1970年期间曾发生三起重大冤案,十年后方公开平反,均系文革期间针对知青并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政治影响的冤假错案。一次冤案,对当事人和他们的家人造成的心灵伤害是无法估量的;漫长的十年,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意志,是难以熬过来的。他们不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而是人为地“被跌倒”。平反后,他们顾大局,识大体,没有纠缠历史的旧账。而是坚强地站立起来,用加倍的努力追回失去的岁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是金子终会闪光,当年的优秀青年,如今仍是佼佼者,这是何等的坚忍与博大!

    灾害考验。恶劣的环境,自然灾害层出不穷,考验接踵而至,都被他们一个个战胜了。1969年初春,一场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雪袭击祁连山区。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四十度。几天几夜的大雪,掩埋了道路,填平了沟壑,祁连山区与外界的联系完全断绝。鱼儿红牧场的军垦战士一方面生产自救,扒雪放牧,防冻保畜;一方面外出送信,请求救援。面对随时可能出现雪崩和一脚踏空就会坠落峡谷的危险,外出送信的天津知青刘学铭和甘肃籍老排长张锐拉着骆驼顶风冒雪冲出被大雪封堵的祁连山。兰州军区派出军用运输机向牧区空投救灾物资,最终战胜了特大雪灾。《人民日报》和《甘肃日报》相继刊登《祁连山下的一场战斗》、《英雄踏平祁连雪》的报道,将他们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英雄集体的代表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国庆二十周年庆典,光荣地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岂止吃苦耐劳,简直是喋血戈壁!当艰难困苦降临到头上,当急难险重的任务摆在面前,当生命受到生死考验的时候,没有人退缩,没有人畏惧。正是一幕幕悲壮的人生经历,锻造了十一师人坚忍不拔的意志,豪放宽广的胸怀和生死与共的友谊。

    执着进取。《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对进取精神的经典概括。锐意进取是典型的时代精神,是勇于开拓、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是坚持理想、追求作为的思想信念,是引领人们不断谋求发展的精神向导与动力源泉。

    无论在任何条件下,无论是困境、顺境还是逆境,十一师人都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坚定执着地朝着既定的人生目标不断进取,不懈登攀,走向成功。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留下了他们的奋斗足迹和身影。十一师知青的进取精神和成长足迹是呈阶段性递进和梯队形分布的。

    起点之际,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所有知青都将自己的理想和誓言付诸于行动,以入党、入团,争先进,夺第一为登攀目标,一次表扬,一纸奖状,一张喜报,都能激发起他们的豪情;无论学毛著、学雷锋,宣传队、俱乐部,办专栏、开晚会,还是大会战、创纪录,出早操、搞拉练,脏重累、急难险,到处闪现着他们青春矫健的身影;五好战士、入团、当班长,是既定的目标、最大的动力、鲜明的标准和莫大的荣誉,人人为之而奋斗,到处呈现一派你追我赶的景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这个阶段,一批知青荷角初露,擢拔为业务干部或班长。
抓住机遇,一马当先,脱颖而出。最先崭露头角的是东西两个团场的女子排长天津知青许瑞兰、田毅,他们以羸弱的身躯,冲破文革乱象的迷雾,带领战友连年在盐碱地上夺得高产。许瑞兰当选为“九大”代表,田毅当选为四届人大代表,随即担子越挑越重,许瑞兰擢任甘肃省委常委、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田毅选为武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至今,她们仍然生活在甘肃这块土地上,被人们誉为戈壁滩上的红柳。男知青的代表是“十大”代表、七团政委、淄博知青乔秀忠,以及被国务院知青办编入全国上山下乡人物集《真实的故事》中的甘肃唯一代表,省新长征突击手、原山丹军马场战士、青岛知青李仁武。

    积蓄力量,人生转机,殊途同归。一批潜在人才扑下身子,在业务、文化和教育等岗位坚实地迈着每一步,默默地积蓄实力。他们敏锐地抓住人生转机,顺势登攀,涌现了一批高端人才。在兵团转体的时候,选调到地方或军队,锤炼成党政军领导干部。其中有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兰州知青贠小苏、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西安知青李镜、深圳市公安局政委天津知青刘宽志、天津市曲艺团团长天津知青许秀林。

    另有一批人长期潜心文化工作,厚积而薄发,踏上了另一条成才之路。他们中的代表有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李绍琴,中国敦煌艺术画会名誉主席、美国华裔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天津知青陈幼白,中国作协会员、被誉为“中国的《古拉格群岛》”的现实主义力作《夹边沟记事》的作者兰州知青杨显惠,以及天津作协会员、荣获一等奖的大型纪录片《破壁》的作者天津知青马文华、《昌马归建纪实》的作者、济南女知青游济荃等。

    大返城后留下来的优秀知青,走上领导岗位,填补了人才断层,续写着农垦新篇。

    十一师知青由于年龄偏大,很少得到上学的机会。返城后一部分起点较高的,抓住机会“加油充电”,学知识,攻专业,拿文凭,重新磕开命运大门,成为所在单位或行业的佼佼者,充分展现自己的行政才能和学术成就。一部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陌生环境脱颖而出,入党,提干,短短几年实现了在兵团十几年没有实现的愿望。

    当改革开放大潮涌来的时候,一批实干家勇立潮头,做出了不菲的业绩,成为令人瞩目的企业家。西安知青赵乃森,接过一个历经八年招商没人敢于接手的大坑,在一无资金二无材料的情况下,用了100天时间在这个大坑上盖起了21000平方米的大厦;5个月开门营业,当年销售收入10个亿,创造了奇迹,一炮震惊了陕西省商界。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接踵而至。他任董事长的西安秋林公司,员工收入连年居西安市第一名;他以600元一平方米的低价为294名职工全部解决了住房。天津知青胡建良,从农建十一师返回天津后,本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银行,但他毅然辞职下海,再次艰苦打拼,终于打造出一个拥有十六个企业的巨石集团。事业成功了,他又把社会责任高高托起,扶危济困,一次次地向社会捐赠;全身心地投入到知青事业中去,多次主办大型知青活动,拍摄电视片,出版大型纪念文集。粗略算来,胡建良为社会和兵团战友的捐助达上百次之多,200多万元之巨。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郑斯维: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庆七一、感党恩、跟党走、喜迎二十大”主题活动(组图)
·下一篇:周顺杰:薛喜梅:广阔天地不了情(组图)
·杜振兴、李淑华:《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队应邀在中央党校参加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
·特稿:《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队应邀在中央党校参加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座谈会
·福建:永定将建知青纪念馆 游客体验知青精神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周顺杰:薛喜梅:广阔天地不了情(组图)
邱静波:为国分忧,坚忍不拔——从甘肃兵团历史看知
特稿: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古都北京的五色文化传统
毛泽建:“只要革命成功了,就算万死也无恨”
对付美帝只服毛主席!看毛主席与周总理的一次经典对
郑斯维: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庆七一、
特稿: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庆七一、感
喜迎二十大 颂歌献给党——“海棠情志愿者艺术团”首
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时代楷模”彭士禄生平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