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北京2016年7月4日电(杜振兴、李淑华)2016年6月25日至28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梦知青情文化艺术系列活动组委会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座谈会》。《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队代表、著名毛体书法家郭胜霞和毛主席多次接见的知青代表董加耕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这次座谈会。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全国各地老知青代表与先进模范人物,社会各界人士,大学生代表以及在农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代表和社区代表共100余人。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到奥体中心鸟巢参观了知青展览馆。座谈会的最后一天,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天安门前,观看了升国旗仪式,参观了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遗容,游览了天安门城楼。
这次座谈会有明显三个特点:一是参会知青大都是退休人员,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如特邀代表、76岁的董加耕,曾任江苏盐城团地委书记、盐城县委副书记、团中央委员、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成员等职,曾当选为第3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执行主席,第4届全国人大常委、盐城县政协副主席。1961年5月,董加耕毅然放弃去北京大学深造的机会,立志回乡务农,他的行动曾影响上世纪中国乃至前苏联等国内外千千万万青年的行为。1964年3月20日《人民日报》指出“董加耕所走的路,就是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应该走的路。”毛主席逝世时中央通知董加耕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的灵堂前守灵七天七夜。建国50周年前夕,董加耕入选50名“共和国英模”人物。2005年董加耕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待遇。从60年代末期,全国有四百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饱经沧桑,本来他们都该在家享受晚年的幸福时光,可是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党的命运,从全国各地来到中央党校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二是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思想进步、多才多艺。我们看到那个年代的人虽然已步入晚年,但是他们仍然不减当年风采,与现在众多年轻人的工作作风、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加这次座谈会的知青,代表了全国各省的众多知青团队,他们为了祖国,为了党,常年活动在全国各地。他们自费办有大量报刊杂志,如上海翁德坤、王妙法等知青办的《黑土情》杂志、青岛知青办的《青岛知识青年》等;他们积极参与国家的重大纪念活动,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党的生日等,在全国各地自费组织各种大型歌舞表演等系列活动。座谈会期间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在没有经过排练的情况下,与会知青配合默契,基本上每个人都参与表演。他们即兴演出了舞蹈、独唱、快板、大合唱等节目,而且非常专业。他们说:我们是党的人,就要听党的话,跟党走!这些知青们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一代,经历过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目睹中国之变化。当年,他们听党话,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跨出学校大门,奔赴广阔天地,迈出了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在三大革命实践中,磨练自己,成为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现在他们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然关心祖国的发展命运,与祖国同命脉共呼吸,关心与自己结成血肉关系的农民群众,决心跟着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生!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让共产主义的旗帜永远在祖国的上空高高飘扬!
三是知青是全国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正能量的社会群体。在两天的座谈会上,每个同志都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大家用真挚的语言,深刻的道理,鲜活的事例和心灵的声音,赞颂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和宝贵经验,唱出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
习主席曾经在延安插过队当过知青,当年在延川县梁家河插队时当过村支书。习主席关于延安的一句讲话:“在延安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有理想和信念,要有进取精神,特别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对群众有真感情,客观条件很重要,主观条件更重要,延安精神要求我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习近平说:“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实在的东西,是很具体的,已经融入我自己的血液当中。”以习近平、李克强、王歧山等为代表的全国知青,在数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真心实意报效祖国、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知青精神。目前中国众多问题需要改革,特别是解决年轻人缺乏理想和信仰、一切向钱看的现象,让全国十三亿人民特别是年青人学习知青精神,刻不容缓!让知青精神在祖国世代相传,应当成为国家的抢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