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拼搏、特别严律己的优良作风
金寨军民特别能吃苦
红25军在围攻七里坪时长时间吃不饱,有的战士骨瘦如柴。
红四方面军三过雪山草地,经历了人间最艰难的困苦。许多红军战士伤病交加,饥寒交迫,永远倒在了草地和雪山上。有的同志掉进沼泽里,生命戛然而止。雪山上,许多指战员因为冻僵成为冰人,好似一尊尊雕像,成为后续部队的指路人。
西路军在十分残酷的条件下转战河西走廊。开国将军方子翼回忆说:我们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打了半年的时间,由于孤军无援,再加上部队的武装力量较弱,弹药不足,子弹打完刀矛拼光,全凭肉搏,甚至把人都快拼光了,后来不得不进入祁连山,开始了我的第四次爬雪山过草地。那段日子,部队经历了千难万苦。我们从战场上下来就进入祁连山,20天什么食物都没吃只是喝水,在冰山雪地里行军,就是一身单衣,冻得几乎麻木。夜晚在山边露宿,没有铺盖,不敢睡觉甚至不敢坐下,只能站着跺脚,防止冻僵。下到青海草原,脚上的草鞋已经散架,只好光着脚走路,脚底被草根冰碴子扎破,脚背冻裂流血,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一直挨到马兰大坂。
“山沟石洞是我房,树枝稻草盖身上,山菜野果能当粮,三天不吃打胜仗”。在3年游击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金刚台妇女排在金刚石上吃野菜,嚼草根,穿密林,卧冰雪,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机智勇敢地战胜了敌人的围捕、残杀,牵制了大批敌人,有力地配合了商南县委和游击队、便衣队坚持根据地斗争,直到最后胜利。
金寨军人特别能战斗
1930年6月,师长周维炯率红32师,支援红33师,第二次攻打英山县城,在激战中,周维炯右臂负伤,鲜血直流,驳壳枪也掉到地上。战士们上来要帮他包扎,他说:“杀敌要紧”。说着他跳出掩体,大叫:“冲啊!”红军乘敌混乱之际,以泰山压顶之势,向敌冲去。周维炯因流血过多,昏迷在草丛里。经过抢救,才脱险。
12月30日,周维炯率红1军第2师,第二次攻打金金家寨,他与红枪会女会长挥刀单挑,手忍女匪首。
1931年3月9日,国民党军34师岳维峻部,由湖北孝感向北,被红1军包围在双桥镇,激战半日,未能取胜。周维炯率33团,带头冲进双桥镇敌指挥中心,一阵猛打,使敌人指挥失灵,红1军趁势发起总攻。此战毙敌1000多人,生俘师长岳维峻以下官兵5000余人,打了一次大胜仗。
红1军战士刘述刚,就是因为在战斗中善于打仗,作战勇敢,被称为红军猛士,从战士、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一直提到红4军副军长。
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第三次反围剿中,连续取得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的胜利,就是因为红军指战员发挥了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1934年12月26日,红25军长征到达独树镇,敌40军115旅和骑兵团近万人,已抢先占领了有利地形。由于气候恶劣,能见度低,红军先头部队没有发现敌情,遭到敌炮火猛烈袭击,当时寒流来袭,红军战士穿着单薄,手冻僵了,一时连枪栓都拉不开,不能有效地反击敌人,处境十分被动。敌军趁机发起冲锋,从两翼包围上来。危急时刻,从后面跑步赶到阵前的军政委吴焕先一面指挥225团进行反击,一面高声呼喊:“同志们,就地卧倒,坚决顶住敌人!”在吴焕先的指挥下,指战员迅速趴在泥地里,利用地形地物进行反击。敌人仍气势汹汹地扑过来,吴焕先手持大刀指挥红军从雪地上跃起,勇猛地冲上去,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杀声连天,震撼山冈。当战斗激烈进行时,副军长徐海东带领223团跑步赶到,立即投入战斗,指战员不怕牺牲,勇猛无比。经过一番恶战,我军终于把正面进攻的敌人压了下去,占领了公路两侧的有利地形。天黑后,在当地地下党的带领下,冲出数万敌人前后夹击的危险境地。
林维先随苦工队在白塔畈挑粮时,用扁担将1名敌连长击毙,……
皮旅在保卫中原部队突围中,与几十倍于己的敌人进行了20余天连续奋战,皮旅最终奇迹突围,胜利抵达苏皖解放区,被编入华野,不久改编为华野一纵独立师,皮定均任师长。1947年1月,皮定均调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独立师师长由方升普担任。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
独立师原定担负的任务是抢占垛庄,配合第1纵队主力和第6纵队包围敌74师,并阻击距张灵甫最近的黄百韬整编第25师前来解围。14日中午,独立师插到孟良崮西侧山地时,突然发现敌74师大部队正在向南狂奔。独立师迅速抢占孟良崮南面要点285高地,切断了敌74师的退路。
张灵甫接到突围路被阻断的报告后,马上命令先头部队发起进攻,一定要打通道路。在整整一个下午中,敌74师组织兵力连续向独立师阵地发动冲击,双方反复争夺,战斗异常激烈。独立师部队坚守阵地,顽强奋战,死死拖住敌74师。战至黄昏,敌74师仍未能打通道路,于是,张灵甫命令74师先退守孟良崮组织防御。
独立师临机决断,连续行军战斗30多个小时,坚决拖住了敌74师,为主力包围到位争取到半天宝贵时间,立下了孟良崮战役的头功。
周发田,在朝鲜战争中,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副军长,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他说,我们装备落后,我们全屏一种誓死的精神,打败了具有现代化的美军。不过漫山遍野是我们指战员的遗体。
金寨人民特别能拼搏
1938年春,刘树刚在因身体原因从延安回到商城县,本应该在家乡好好养伤,可是面临日寇的侵略,当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李先念亲自找到他请他参加新四军,他又在家乡拉起了1000多人的队伍,参加抗日,重新跃马疆场。1948年3月,他担任4野7纵20师师长,在“四打四平”战役中,刘述刚不顾高烧40度的生命危险,玩了命,至死都要战斗,站不了,就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部队战斗,直到大口咳血,生命垂危,依然坚持不下火线!最后“4野”总部电报命令他治疗和休养,才不得不离开战场。
由于种种原因,西路军惨败,红30军政委李先念率领400多人突出重围。方子翼,1937年下半年,随西路军左支队进入新疆,中央与盛世才联系,要求他们帮八路军培养航空驾驶员,他被选中进入新疆航校,但由于底子薄,学习起来有困难,一次老师问什么是物质三变态,全班25人都答不出来,老师转身就走了,学员们感到非常惭愧,下课后,他们开始下苦功夫学习,终于提高了水平,掌握了航空技术,方子翼等成为了我国首批优秀飞行员,并担任我空4师师长等职。在朝鲜战争中,方子翼指挥空4师打下敌机88架,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乔治▪戴维斯。
金寨官兵特别严律己
上将洪学智,先后两次担任总后勤部部长,可谓手中掌握了大量的钱物,可是他从不利用权力为自己及家人谋取私利。他生活俭朴,清正廉洁,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被广大指战员誉为党和人民的“红管家”。他不仅如此,还对秘书和家人提出8条“铁令”:1、不管是我的家人还是别的什么人,不该办的事一定不能办;2、任何时候都不许用公家的钱请吃请喝;3、部队和下级送的礼一律不收;4、下部队吃饭必须交钱,账不结清不走;5、下部队就餐严格执行“四菜一汤”标准;6、就餐摆酒一律不喝;7、饭桌上不许有剩饭;8、出差不允许子女搭车。
中将徐立清,一生淡薄名利、严以律己、顾全大局,他的三让故事,名扬四海,成为我党我军干部的优秀典范,在评价徐立清时,毛主席高度评价:“徐立清是我党我军的好同志、好干部”。
老红军骆斌,15岁参加红军。随红25军参加了长征,后来,又参加过平型关、辽沈、平津三大战役以及解放海南岛战斗,并入朝作战。
骆斌严于律己,从不搞特权。对子女也提出了8条要求。“撒什么种开什么花,栽什么树结什么果。”在骆斌的言传身教和精心培养下,他们这个革命大家庭始终坚定信念、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勤勉敬业、为人友善、忠孝传家。在骆斌的教育和熏陶下,孙辈们全部成了文化人,共有4个研究生、2个本科生,其中3个是“海归”。
开国少将詹大南,一生出生入死,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革命胜利了,他从没有想到自己的享受,而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严于律己。
在南京军区住的房子非常简陋、破旧,军区派人为他维修,却被他撵了回去。军区为了冬天取暖,给他家配备生活用煤,他坚持不要或少要,他却动员自己家人到附近山上去捡枯树枝,回家烧火取暖。有人认为他非常“小气”。
1983年,老将军却动员全家一起为金寨县捐款10万元,建了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杨桥希望小学,为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李开文是一位老革命。1929年参加红军。1937年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炊事班班长,接着又调任中央特灶班班长。在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工作了11年。1949年9月被组织安排任天津糖厂厂长,被其婉拒。后回家乡大别山,担任响山寺粮站站长,虽说站长,但更像是粮站的一个长工。别人不愿钻进去的、黑漆漆的仓板底下,他钻进去了,把所有的鼠洞一个一个地堵起来;别人不愿爬上的高高的屋顶,他爬上去了,将黄鼠狼开的“天窗”一块一块地补好;别人想不到的一些小事,他也会当成大事来办。粮库最大的消耗品就是扫帚,他扛着扁担、带上柴刀,自己上山砍原材料做扫帚。没出几天,响山寺粮站的大院里便冒出了一座芭茅花的小山,站长室变成了扫帚加工厂。1956年底,李开文当选全国粮食系统的劳动模范,并进京登台受奖。毛主席得知李开文,又成了全国劳模,并来到北京,非常高兴,亲自请李开文到自己家里吃饭。李开文功高不自居,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他从不向组织要待遇,不利用自己的关系,为家人谋利益。他的儿子、孙子、重孙子亲属30多人,除1人按政策在乡粮站工作外,其余都在乡下务农。李开文常对后辈们说:你们要安心农村,把老区建设好,让党中央放心!
三、创造了丰厚的红色文化
徐狩西创办的《醒狮》杂志。蒋光慈撰写的诗集《新梦》、小说《少年飘泊者》《短裤党》《咆哮了的土地》,主编的《太阳月刊》《拓荒者》等文学刊物。王明撰写的《豫皖青年学会会歌》。舒传贤编写的《革命理论大纲》。罗银青创作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歌曲。红25军改编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另外还有金寨人创作的《劝郎当红军》《送郎参军》《大别山上杜鹃开》《土地革命成功了》《歌唱苏维埃》等大量文艺作品,金寨地区创办的《咆哮》《红日报》《火花报》《鲜花报》《红旗报》等报刊。这些红色文化载体,广泛地宣传了马列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和意愿,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参加红军,成为革命宣传的有力武器,成为人民和革命军队的重要精神食粮,有力推动了苏维埃政权建设。
金寨红色文化深厚,现有大量遗存和革命文物,传颂了大量的红色事迹和革命故事,金寨博物馆、抗日纪念馆等史料及其丰富。现保有革命遗址28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这些都成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金寨成为红色旅游目的地。
金寨红色文化是永放光芒、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金寨人民奋力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