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中国工农红军教导第二团供给处使用的红军临时借谷证一百斤券。
从1934年初开始,中国工农红军总部组建了第一、二、三、四、五教导团和一个教导师(即红二十四师,下辖七十、七十一、七十二团),共计8个团。
教导二团于1933年初组建,同年3月,教导二团分别编入二十一师和二十二师。不久,又重新组建教导二团,团长何德生(后唐濬)。1934年8月,教导二团又与赣江独立团合编为第六十三团,归二十一师管辖。
从教导二团不断变化的历史,可以看出,教导团实际上就是新兵训练团,是新招收的红军战士培训的地方。
那么,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组建这么多教导团?
中国工农红军自从成立以来,一直不断扩充,不断发展壮大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中国工农红军在反对国民政府军事“围剿”中,消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但也造成了自己不少的损失。为了补充和扩大兵源,苏维埃政府发起了扩红倡议,广大苏区民众积极响应,形成了如火如荼的扩红参军运动。
为了扩大红军,解决兵源问题,从1929年开始,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先后发出了一系列扩红指令和号召,出台了如《扩大红军问题决议案》《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中央执委会关于扩大红军问题训令》和《关于优待红军家属的决定》等一系列有关扩红的政策和决议,为扩红运动指明了方向。许许多多获得土地、翻身解放的工农群众纷纷加入红军队伍。
1931年,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组建了总动员武装部,专门负责中央苏区的扩红动员工作。红军总政治部也相应地成立动员部,负责红军的兵员动员工作。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斗争》还发表了一系列署名文章,宣传鼓励扩红运动。
1932年9月20日《红色中华》刊登《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扩大红军问题训令》的文章,指出:扩大红军是苏维埃政府实际领导和发展革命战争,完成当前任务最基本一个工作。这一工作应该列在工作日程的第一位,成为经常的工作之一。要求每县成立一个红军补充团。除了红军补充团之外,组织强大的地方赤卫军。要求年满18岁至40岁的工农劳动群众,全体参加赤卫军。赤卫军的编制每1县成立1军,每3区成立1师,每区成立1团,每乡成立1营,每营2连到5连,每连3排,每排3班至5班,每班10人至15人。每个县要成立一个模范师,区要成立模范团。
1932年1月至3月,中央苏区开展第一次扩红突击运动,江西全省扩红11833人。同年5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开展“扩红突击月”,随后,又将7、8、9三个月定为扩红冲锋季,江西计划扩红12300人。到9月底,实际完成28690人。10月20日到12月20日,江西苏区又开展“两个月冲锋工作竞赛”,再次掀起扩红高潮。全省14个县不完全统计,两个月共扩大红军14991人。1932年仅江西一个省就扩大红军55514人。
1933年春,中共苏区中央局提出“创造100万铁的红军”的口号,整个苏区掀起前所未有的扩红热潮。兴国县模范师全师5161人率先加入红军,编为红三军团第六师。随后瑞金模范师4200人、胜利模范师2895人、博生县1700余人组成的模范师“博生团”、石城800余人组成的模范师“石城团”和于都模范师1900余人、赣县模范师1860人,均先后整师、整团加入红军。在扩红运动中,苏区到处可以看到父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当红军的动人场面。
瑞金县叶坪乡山岐村胡春秀“送夫当红军——光荣”的布章
1934年7月7日,《红色中华》第211期第2版《中革军委总动员武装部关于五、六两月扩大红军的总结》记载:中央苏区扩红总数突破六万名。3个月扩大5万红军的最低限度计划,在50天内就完成了。截至6月30日止,竟达62269名。
中央苏区如火如荼的扩红运动中,广大工农群众给予了热情的响应,在一轮又一轮的扩红高潮中,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福建省上杭县通贤镇的障云岭,18岁至45岁的青壮年男性共有87人,除一人因残疾外,全部参加了红军或游击队。邱义庭一家共有6人参加红军;邱银庆、邱银球、邱银仁等3家各有3个儿子参加红军;黄时荣一家祖孙三代都参加红军;张桂雄、李满玉等5对夫妻双双参军。
瑞金下肖区农民杨荣显有8个儿子,1931年底杨荣显就把两个大儿子送到红军部队,不幸不到三个月两个儿子便战死沙场。1932年秋一下子将四个儿子送去红军部队,可杨家四兄弟都又“光荣”在战场上。之后,杨荣显把最后两个儿子再次送到红军部队。这两个乳臭未干的小红军也在1934年春的广昌战役中,随六个哥哥去了,写下了悲壮而苦涩的一页。此事,曾经在1934年5月3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第三版以配图报道的方式,图文并茂地报道过。为支援红军、支援革命战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八子参军,满门忠烈,流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