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时期文化事业的存在和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年时间,但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艺事业中却占有光辉地位。列宁说“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着,就不能有反映。”因此一定时代的文艺是是一定时代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一定时代的政治和经济,决定着文艺的性质。同时,一定时代的文艺对政治和经济起着自身的作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文艺,在土地革命斗争中产生,在革命斗争中发展,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在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鄂豫皖革命斗争中,结出了累累硕果,它不仅在当时起着推动革命的作用,而且对以后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回忆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探讨着这场文化建设,是因为它有着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有着自身不可忽视的号召力量。
1.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文化是党领导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明确提出,只有工农自己的苏维埃能够发展自己的文化事业。去为广大工农群众谋利益,要在革命中去创造鄂豫皖根据地的文化工作。党的领导人参与与群众的积极响应,为开辟革命文化的新天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鄂豫皖革命文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色彩。鄂豫皖地处大别山,交通封闭,文化落后,群众文化活动仅限于当地劳作时唱唱山歌、田歌,农闲时多才的农民可以敲打较为简单的花鼓等小地方戏曲。但也正是有这些娱乐活动,让革命领导人抓住,把它们改编,形成了革命文艺,文艺内容大多数是控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以及对歌唱新生活的向往。《妇女诉苦歌》、《寒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土地革命歌》都是其中典型代表。这些浓郁的民间艺术形式,配上革命的内容更容易保存、传唱下来,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家喻户晓的效果。
3.鄂豫皖文化具有鲜明的为革命、为人民服务的战斗性。鄂豫皖文化从它 产生的那一刻,就明确表示它是为土地革命斗争服务的特点。如传唱的许多歌曲《歌唱苏维埃》《土地革命歌》、《庆祝工农政府》。这些歌曲都表现了动员群众起来斗争,打倒万恶旧社会,建立美好新社会的理想,反映人民群众最真实的愿望。
结语
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正如他说的那样,我们鄂豫皖无数革命文艺战士的鲜血,才凝成了光荣的革命传统之花,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永远是激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给予鄂豫皖文化应有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它在当时所起着的作用,而是迅猛发展的今天也需要这样一种力量支撑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信念。文化多样性的本身没有问题,它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但有个明确的方向,才是它在这个社会上最好的呈现。
参考文献:
[1]《金寨县革命史》(1919-1949)2019.04 [2]《鄂豫皖苏区革命文化史略》1996.10 [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简编》198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