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粟裕在抗日战争初期留影。
1940年,粟裕(右一)、陈毅(右二)在苏北黄桥战役前夕留影。
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粟裕(左)同张震(中)等一起研究作战问题。
1949 年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并在总统府缴获了这把战刀。刀柄及护手两侧各有日本皇花,为铜镀金。附装刀的木盒上刻有:“日本投降代表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大将呈缴自佩战刀一柄,谨呈委员长蒋,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中华民国卅四年九月九日于南京。”
1949年“南昌号”图片。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1949年2月25日在中共地下党策划和组织下,重庆号军舰上的官兵在吴淞口起义,投向人民怀抱。重庆号,是国民党海军最大的军舰。
1949年3月24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组建海军的重任落到了粟裕身上。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关于张爱萍任命的命令。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1949年4月4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诞生。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
1949年4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在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收中华民国海军起义舰艇以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从此诞生。
1949年4月23日白马庙会议旧址内景复原图。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时,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即率所属舰艇25艘在南京东北约八里之巴斗山起义参加人民解放军,成为人民海军一部分。这是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员陈士榘将军巡视起义海军第二舰队。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时在长江的英国海军军官
1949年4月三野粟裕向总前委、军委发电,请批准建立华东海军
1949年4月粟裕与国民党海军起义将领林遵等
1949年6月12日的《解放日报》的副刊上刊登了华东军区海军两则通告,大家可不要小看这豆腐块大的两则通告,在当时的党政军学界可是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1949年8月28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亲切接见海军初创人员,在毛主席右侧的便是率部起义的国民党原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将军,毛主席左侧的就是张爱萍,张爱萍旁边的是原海军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徐时辅。毛主席还特意对林遵等人说:新老海军要团结,相互学习,共同为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而奋斗。
1949年8月28日毛主席在北京接见华东军区海军干部。前排左起:黄胜天、徐时辅、张爱萍、毛泽东、曾国晟、林遵、金声;后排左起:蒋成玉(作战科长)、王真(作战参谋)、薛伯青。
1949年9月,粟裕乘火车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年春,粟裕(站立者)在大矿地会议上留影。
1949年中央军委命名主要海军舰艇一览表。仔细看,如此多“改造”而来的舰艇。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1950年4月,粟裕在华东海军成立一周年大会上讲话
1950年4月23日,华东海军成立一周年,粟裕出席,张爱萍颁发舰艇命名状。(薛伯青摄)
1950年4月23日,张爱萍率领华东海军的134艘舰艇在南京草鞋峡江面上举行了盛大的舰艇命名阅兵式。这与一年前白马庙时连兵带将只有13个人白手起家的寒酸景象相比,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阅兵仪式上,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粟裕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去年的今天,我们还一无所有,但一年后,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我们建设起了一支像样的海军,这在世界各国建军史上,都应该算是个奇迹。”
1950年4月23日三野领导人粟裕视察华东军区海军
1950年4月23日粟裕在华东海军成立一周年大会上
1950年5月,张爱萍(前左二)、赵启民(前左三)、袁也烈(前右二)、康志强(前左一)等华东海军第一届党委会成员合影。(薛伯青摄)
1950年新中国初建时期,粟裕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时留影。
1951年11月12日,粟裕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二副总参谋长。图1957年5月,粟裕在第七军医大学视察(资料图)
1952年2月21日毛泽东视察海军部队时的题词
1953年2月21日,毛泽东与华东军区海军洛阳舰官兵亲切交谈
1953年2月21日,毛泽东与华东军区海军长江舰海军官兵合影
1955年12月6日辽东半岛演习结束后,彭德怀、叶剑英和粟裕检阅了参加演习部队。
1955年12月6日辽东半岛演习结束后,彭德怀、叶剑英和粟裕检阅了参加演习的部队。
1956年11月,贺龙与彭德怀、叶剑英元帅和粟裕大将等检阅空军某飞行大队
1957年2月,毛泽东接见海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前排左3为粟裕。
1957年2月25日—3月9日在海军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于北京召开期间,粟裕萧劲光陪同毛泽东、贺龙等接见与会代表。前排左起:李达、萧劲光、粟裕、毛泽东、贺龙、甘泗淇、苏振华、罗舜初。
1957年2月毛泽东与贺龙、粟裕、萧劲光接见海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
1957年3月6日贺龙粟裕萧劲光陪同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接见海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前排左起:李达、萧劲光、粟裕、毛泽东、贺龙、甘泗淇、苏振华、罗舜初、周希汉、段德彰。领袖和开国将帅开怀一笑,难能珍贵的历史画面。
1957年7月,粟裕(站立者)设宴欢迎日本前军人访华团来华进行友好访问。
1957年11月,中国军事友好访苏代表团在莫斯科庆祝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周年阅兵和群众游行观礼台上。代表团成员左起为韩振纪中将、肖向荣中将、许光达大将、粟裕大将、谭政大将、洪学智上将、陈锡联上将(苏军将领后面)、彭德怀元帅、肖劲光海军大将、叶剑英元帅、刘志坚中将、刘亚楼空军上将、刘震空军上将。(新华社记者侯波摄影,登载在1957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上。)
1959年3月,粟裕(前左一)和张鼎丞同志(左二)、萧劲光(前左三)同志在海南岛视察海军舰艇。 新华社发
1963年夏,肖劲光(左)同粟裕在一起。
1967年12月中央军委常委粟裕 与 聂帅在海军导弹试验基地
1972年毛泽东和粟裕。
1979年7月,邓小平,粟裕视察北海舰队。
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由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粟裕、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白如冰、海军政委叶飞、北海舰队司令员饶守坤陪同,视察了北海舰队水上部队并观看了水上飞机军事表演。后在汇泉小礼堂接见了参加海军党委扩大会议的人员。饶守坤秘书刘国屏供图
1979年7月29日,粟裕陪同邓小平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团岛基地视察。
1979年7月29日,粟裕在青岛与邓小平一起观看海军北海舰队水上飞机表演。
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同志,粟裕同志来到驻青岛某水上飞行部队时,受到官兵的热烈欢迎。
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同志,粟裕同志视察驻青岛某水上飞行部队时,观看水上飞机表演。
1979年7月29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总参谋长,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在部队领导军委常委国防部副部长粟裕、海军第一政委叶飞、海军第二政委杜义德、饶守坤和省、市领导白如冰、刘众前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海军青岛基地航空兵某部视
1979年8月2日,时任海军政委的叶飞(左)陪同邓小平在军舰上视察海军部队
1979年在海军党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文稿收录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并在检阅海军基地时,挥毫为海军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深情表达了他对海军建设的关怀和期望。
1988年1月14日,刘华清(左二)祝贺萧劲光(右一)85岁寿辰。
198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关于海军成立日期的批复。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198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关于海军成立日期的批复
2015年7月17日,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网、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主办,中共如东县委员会、如东县人民政府、政协如东县委员会承办的“中共海上抗日武装斗争研讨会”在京举行。图为会议现场。记者 雷东瑞 摄
粟裕是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烽火硝烟的历程中,在党和人民的英勇奋斗中成长起来的军事奇才,为夺取中国革命和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以及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有理论建树;不仅业绩辉煌,而且品德高尚。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江泽民同志称赞粟裕“出奇制胜的军事指挥艺术,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粟裕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军事家,这是党和国家的高度评价。同时,又是一位在战局发展的各个关键时刻,主动提出全局战略构想的当之无愧的军事战略家,这也是早已为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在我军灿若群星的将帅中,粟裕以其高水平的战略眼光、灵活机动的决策运筹、能征善战和长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著称于世,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如同“海军节”一样,粟裕对中国海军的贡献也不为人熟知,但人民海军的前身、孕育和诞生,每一步发展都与粟裕同志紧密联系在一起,粟裕同志是当之无愧的红色海军创始人、奠基人和人民海军领导人。在新中国海军发展历史上,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高屋建瓴,是人民海军建设的总规划师、总设计师,粟裕、张爱萍、萧劲光、叶飞、刘华清等几位将军在不同阶段对海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按大事记列出粟裕同志担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三野前委书记、统帅部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常委、负责人时期对海军的贡献,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70周年。
一、新四军第一师师长时期
1934年27岁
1月,福安中心县委派时任县委委员、组织部长的曾志为党代表前往西洋岛,举行收编仪式,把柯成贵这支队伍编为闽东红军独立团海上游击独立营,柯成贵任营长。在曾志的回忆中柯成贵是位英俊威武的男子,待人热情、举止得体、言谈不俗。对于接受党的领导,柯成贵的表白真诚而深刻,他说:“我们知道共产党为中国的工农谋幸福,求解放,没收地主豪绅土地,要打倒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还要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我们十分拥护共产党的主张,决心跟共产党走,这也是我们的唯一出路。”在建设海上交通站的同时,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建立海上红军游击队,是闽东党组织在军事战略上的一个创举。从1934年春开始,党领导下的海上游击队共有三支:一支在霞浦西洋、浮鹰、北礵一带;一支在福鼎秦屿、大嵛山一带;一支在连江可门口一带。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海上斗争,截击敌人海上交通运输、封锁海口,为红军购买武器、粮食、医药,运送红军伤病员,配合陆上部队作战,成为闽东苏区对敌斗争的重要支点。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之初,海上游击队凭借闽东千里海疆的自然屏障,抗击国民党军的清剿,掩护连罗红军西南团突围,成为山地红军游击队的战略策应。并拥有威震敌胆的“闽东红军独立团海上游击独立营”,全盛时期拥有20多艘帆船、1艘小汽艇,下辖3个连、1个警卫排、300多人,100多支长短枪、2挺机关枪, 并拥有炸弹厂和军粮储备库。这些生长在海边、岛上的红军战士水性超强,可以踩水射击,经常出其不意地打击沿海的国民党和渔霸,并多次扰袭日本侵略者。威震闽浙海疆。闽东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创建最晚、唯一靠海的苏区,凭借着这一地理优势,闽东苏区在沿海受压迫的盐工、船工和渔民中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打造了星罗棋布的海上交通站,在打破敌人封锁、护送苏区人员、筹集经费款项、购买武器和药品、截击敌人海上交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海上独立营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纪律性不断提高,战斗力大大增强,部队迅速发展,从100多人枪,发展到300多人枪。他们凭借闽东千里海疆为屏障,以西洋岛、浮鹰岛、四礵列岛为根据地,封锁海口,打击土豪,截击国民党运输线,以运冰贩鱼为掩护,为苏区转送军用物质,威震闽浙沿海。福建著名报纸《江声报》载文惊呼“柯成贵部有六七百人,纵横海上,极为强悍”。1934年间,闽东红军两次围攻霞浦县城,为牵制敌人兵力,配合红军主力攻打县城,独立营两次渡海登陆,消灭大刀会,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1934年底,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闽东苏区,留下了200多名伤员,独立营通过海上交通线将200名战士安全送到了位于霞浦县盐田乡的红军后方医院。这批伤员后来成为组建闽东红军独立师的骨干。海上独立营从组建到收编到解散历经5年时间,开创了红军小船打大舰、打击日寇的多项历史,在人民海军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传奇的一笔。除了海上独立营的成建制武装斗争外,闽东苏区的海上交通点和海上游击队的革命斗争贯穿闽东革命斗争史的全过程,有力地配合了苏区和主力红军的武装斗争。叶飞同志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我人民海军的前身”。“真正说闽东苏区与其他苏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有海上游击队,唯一的只有闽东这个地区有海上红军游击队。”“最早的海上红军和游击队可以说就在我们(闽东苏区)这里。”
1939年32岁
毛泽东写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曾指出:“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之方便。”
1941年34岁
1月17日粟裕自盐城返回东台苏北指挥部,筹建新四军第一师。1月25日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
2月18日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正式任命粟裕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1941年,担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的粟裕同志,在创建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过程中,始终把武装斗争摆在中心位置,不仅研究苏中抗日斗争的实践经验,而且研究全国以至世界范围的战争,探索现代战争的一般规律和抗日战争的特殊规律,探索苏中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用以正确指导苏中的武装斗争。他明确提出:“现在的战争不仅是线的战争、面的战争,而且是立体的战争;不仅在平地上打,而且在水中打,在土里打,在空中打,像《封神榜》上的一套法宝出来了。”苏中区开辟阶段,以三仓为中心的滨海滩涂地区,是苏灵据地对外联系的重要门户,三面对敌,一面临海,是匪霸横行、“司令如毛”的地方,出海船只都控制在渔会和实业保安队手中,苏中区机关和部队的机动受到很大限制,军需运输和供应十分困难。土匪、海盗活动猖獗,不仅祸害盐民、渔民,而且与新四军为敌,扬言:“四老爷有种海上见!”国民党顽固派和日伪特务组织操纵的“大刀会”,制造“新四军长不了”的谣言,绑架和杀害抗日民主政权干部,严重干扰和破坏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
3月上旬 率第一师指挥机关到达海安、东台以东地区,在以三仓河为中心的沿海滩涂地带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海上根据地,以积极的军事行动粉碎了日伪军摧毁新四军首脑机关和围歼第一师主力的阴谋。面对这种形势,粟裕率领第一师指战员,同地方党政干部起,把同敌人的争夺扩展到海上,把陆上斗争与海上斗争结合起来,创建滨海基地,建立海防武装,开辟海上交通。1941年3月,粟裕决定组建海防部队,作为坚持海上斗争的武装力量。为了指导海上战争,他率领师部机关人员到海船上进行海上生活和海上战斗演习,调査研究气象和潮汐变化规律,探索海上生活和作战的有关问题。在冬季反“扫荡”中,他带上电台到海上活动,一面指挥反“扫荡”,一面进行调查研究。
4月10日 在海安角斜旧场召开第一师直属队干部会议上,作《由正规战转变为游击战的一些问题》的报告,提出工作重心由城镇转入农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同时,开辟海上交通,组建海防部队。粟裕同志为了实现其靠海战略思想,尽快夺取主动权,控制、占领沿海海面,早在1941年4月就亲手建立了苏中军区海防大队,大队长由他挑选的凌海波同志担任。
4月20日 苏中军区正式成立,兼任苏中军区司令员。
10月5日 率领第一师指挥机关和直属部队到海上进行3天的调查研究和战斗演习。
10月7日 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从苏南到达苏中的江(都)高(邮)宝(应)地区。后该旅划归第一师建制。
12月 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调整各师各战略区范围,第一师和苏中区管辖范围向北扩大到盐城,向南扩大到江南京沪铁路以北的镇(江)丹(阳)武(进)地区。后来又决定将苏南的苏常太、澄锡虞地区划归苏中区党委领导。
1942年 35岁
2月15日 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作总结报告,指出:“我一师几年来工作是获得了最大的成绩,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3月16日 中共中央军委电令新四军第六师部队统一由第一师指挥,第六师番号不变。10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电示:“一、六两师领导机关对内合并,由粟裕同志统一指挥”。
5月28日 向新四军军部报告组建海上部队的情况。
苏中海上游击部队的情况 (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初次建立海上活动部队及成绩:
一、依整个形势发展,将来三、四分区环境会更严重,而二分区因水网很多及地情[区]荒凉,不便机动,而海面环境便利,自吕四北至盐东有四百余里,西起海岸,东至深海,约百余里范围,全系沙滩,只便于海船活动,而不利于汽船行驶,且其中既无据点,又难封锁。此为我有利机动地区。
二、我为控制海面,已于去年八月开始在谅港(南港)组织海上部队②,至年底弦港及吕四均先后抽调部队下海,颇有成效。今春黄花鱼时节,我琼港海上部队缴获匪船八只,土炮数门,物资一部。随后吕四海上部队亦缴获匪船五只,并击沉伪海船三只。现从吕四到盐东交通都用海船。因此,现海上我 已获得完全优势,伪虽图下海,但其岸上无立足点,并不断遭我打击,至今仍未敢进行。
三、我为加强海上部队的领导,应付敌人“扫荡”,特组织后方勤务部,以罗湘涛为部长兼军工部长,以王绍杰升任后勤部政委兼供给部政委,并配以军事干部及参谋等,统一指挥军工部、供给部、后勤部、兵站、海上炮兵部队。但对外名为渔民自卫队,尔后重要生产仍在海上进行。现正积极设法打通与浦东联系,并与胶东八路军及浙江取得联系,今后当可更加密切。望令三师与我联络。
粟 裕 五月二十八日 (原载《粟裕文选》第一卷221页)
10月下旬至11月初,粟裕同志在如东南坎主持召开的苏中军区党委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他提出了建立海防团的意见。经会议研究,决定建立海防团,并决定抽调四分区三个步兵连,两个重炮连,把海防大队扩编建成团,将该团取名为苏中军区海防团。南坎会议之后,粟裕同志立即亲手组建海防团。他首先抓海防团的领导班子建设,选得力能将担任海防团的领导。让身经百战的老三旅旅长陶勇同志兼任海防团团长;让早在1927年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师供给部长罗湘涛同志担任海防团政委;调吴福海任副团长,谢友才任参谋长,何振声任政治处主任。在团领导班子成员选好之后,于1942年11月5日,粟裕同志在如东何家灶正式宣布成立苏中军区海防团,并宣布了海防团领导班子成员的任职命令。海防团团部设在如东何家灶三官殿。海防团建立后,粟裕同志又亲自找海防团领导谈话,交代任务,指导工作。在同团领导谈话中,阐明了建立海上武装、控制占领海面的战略目的和重要意义。他说:“我们创建的是中国人民的第一支土海军!你们来干,一定要干好!”并明确指出海防团担负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为苏中军区开展反“清乡”服务;二是打击日伪、海匪,保护渔民正常下海生产;三是开辟海上交通线,保障物资运输畅通。
在作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1942年秋,从师部警卫团抽出3个连作为组建海防团的骨干,配备重机枪6挺,连同山炮连组成海防团,指派三旅陶勇旅长兼任海防团团长,并部署了海防团的任务和海上斗争的方针政策:一要打通苏中到浙东和山东的南北交通;二要发动盐民、渔民群众,建立自己的武装保护自己的利益,巩固苏中海防;三要保护转移到海上的军区后勤各单位和一个山炮连。海防团的建立,使新四军第一师控制了沿海重要港口和滨海地区,从盐城的斗龙港,到南通的吕四港,构成了相对安全的滨海基点,成为苏中根据地的后方基地;开辟了海上交通线,不仅从上海等大城市源源运来大量军需民用物资,而且沟通了苏中根据地与山东根据地、浙东根据地的联系。海防团平时保护渔民下海打鱼,掩护海上交通线;战时掩护师机关、后勤单位和山炮连到海上隐蔽。
11月5日,驻守山东威海刘公岛的汪伪海军600余人在练兵营卫兵队少尉队长郑道济等人的率领下武装起义,随后投奔胶东八路军。11月12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向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发电报报告了刘公岛起义情况。11月13日,延安新华社播发了题为《刘公岛伪海军六百人反正》的消息,将刘公岛起义的事实经过公告海内外,大大鼓舞了敌后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11月22日,山东军区将起义部队命名为“八路军山东胶东军区海防支队”。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在延安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高兴,并富有远见地对刘少奇、朱德等同志说:“你们想到没有,日本人被赶走以后,要看好我们国家的东、南大门,就要建立一支我们自己的海军。中国再也不能敞着大门,听任别人随随便便打进来了。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开始研究海防、岸防的问题啊!”随后,毛泽东指示中央军委参谋长叶剑英负责组织成立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个“海军研究小组”,开始着手研究有关组建海军和抗战胜利后的海岸防卫问题,揭开了筹划人民海军建设的序幕。
11月中旬 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中局决定,建立一元化领导体制,撤销苏中军政党委员会,成立苏中区党委,粟裕任书记。
11月12日 苏中区党委决定,出版苏中区党委机关报《苏中报》,粟裕任党报委员会书记。
12月 以苏中军区海防团为基础扩建海防纵队,任命第三旅旅长陶勇兼司令员。
1943年 36岁
6月15日 主持召开苏中区党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作《半年来苏中工作总结及今后四大任务》的报告。
11月25日 在《党风》杂志上发表题为《实行党员军事化》的文章,指出“军事上的学问是特别无止境的”,战术是“活生生的辩证法”。
自苏中军区海防团建立之后,随着对我党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深入贯彻和落实,为了壮大我海防武装力量,先后收编了孙二富部和陆洲舫部。1943年3月收编了孙二富部,将孙部改编为苏中军区海防二团,孙任团长。1943年11月收编了陆洲舫部,将陆部改编为苏中军区海防三团,陆任团长。为了加强海防部队的建设,在海防团初建时,粟裕同志派去了很多党员干部,其中包括政工干部。在改编而来的二团、三团里建立和发展党组织,使三个海防团的政治、组织领导完全置于我党的领导之下。有了三个海防团之后,粟裕同志为了统一三个团的指挥,便于协同作战,决定在三个团之上设苏中军区海防纵队司令部。就这样,1943年11月,苏中军区海防纵队司令部成立。陶勇兼纵队司令员,吴福海、陆洲舫任副司令员,孙二富任参谋长,纵队下辖三个团的团长不变,司令部设在弶港。粟裕同志要求海防部队指战员不畏艰难,刻苦训练。不管风浪有多大,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坚持在海上训练。再拿海上游泳训练来说,在海水中游泳与在内河里游泳难度要大,在内河里呛几口水没有什么事,可是混浊的海水呛下肚,就会生病。除了练射击、练投弹、练游泳等训练科目外,还要练习撒缆、跳帮以及船队变换队型等单个技术动作和战术协同动作,学会识别敌我双方南北各港口的船型特征、性能及各种海上通讯联络手段。比如,在通讯联络方面,夜间用声响联络(吹号、打锣、放枪炮等),光照联络(手电筒、火把、灯光等)。白天用旗语(打手旗、桅旗)、锚球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海防部队的战士们无论是在打靶、投弹、游泳等主科目训练方面,还是在其它配套性科目训练方面,都练出了一套能应对海上作战的过硬杀敌本领。
1944年 37岁
随着海防武装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加强海上斗争,1944年春,海防团扩建为下辖3个小团的海防纵队。陶勇兼任司令员,粟裕同海防团的干部一起,结合海上斗争的实践,对海上战斗中船只的队形编组和运用、火力组织、战术手段、通信联络等作战经验,都进行了总结。这支海防部队,当时是新四军、八路军中第一支“土海军”,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海军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共领导的最强的一支海上武装。新四军的“土海军”控制了黄海近海海域,并打通了上海、浙江、山东、辽东等地的海上交通线,当时东京的《朝日新闻》曾惊呼:“华东沿海从连云港起到上海止,有游移不定的新四军水兵。
10月24日 中共中央采纳粟裕的建议,决定由粟裕率苏中军区主力一部南下,发展苏浙抗日根据地。11月2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苏浙军区,任命粟裕为司令员。11月26日又指示:粟裕南进后,统一指挥江南斗争。
12月27日 率领新四军第一师指挥机关、3个主力团和地方干部近万人渡江南下,12月31日到达江南溧阳地区。
1945车 38岁
1月6日 率部到达浙江省长兴县,与在当地坚持斗争的第十六旅会合。
1月13日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成立苏浙军区,粟裕任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部队。
4月 受华中局委托,代表华中局领导苏南、浙西、浙东三个区党委的工作。
6月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8月12日 新四军军部电令苏浙军区部队立即行动,控制京沪杭要道,并占领上海、南京、杭州三大城市,任命粟裕为南京特别市市长。
9月1日 华中局指示,成立苏浙区党委,统一领导苏浙地区工作,以粟裕为书记。 10月6日 华中局向中共中央报告华中分局和苏皖军区(后称华中军区)组织方案,提出“华中分局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任常委”,苏皖军区以粟裕为司令员。10月8日,中共中央复电,“同意粟裕留华中任司令”。
10月15日 在华中局看到中共中央任命他为苏皖军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的电报,当即向华中局负责同志提出建议,并直接发电报给中共中央,请求由张鼎丞任司令,自己改任副职。10月24日,中共中央复电坚持“粟为司令,张为副司令”。10月27日,粟裕再次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建议以张鼎丞为司令。10月29日,中共中央复电,“同意以张鼎丞为华中军区(不称苏皖军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并兼华中野战军司令”。
11月上旬 组建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华中军区下辖8个军分区。华中野战军下辖第六、第七、第八、第九4个纵队。
苏中军区海防武装从1942年11月创建海防团开始,到1945年9月改名为华中军区海防纵队,投入人民解放战争,在其近三年的抗日战争中,由于在粟裕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灵活运用海防武装力量,为保卫和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为粉碎日伪的“清乡”阴谋,夺取抗敌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多特殊的贡献。比如,当时日伪为了摧毁我苏中抗日根据地,从陆上、水上对我实施严密封锁,实施“清乡”,把较大的集镇和交通要道都控制在他们手里。很显然,我军要想从陆上打破敌人的封锁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粟裕同志就利用海防部队在海上的相对优势,从水上粉碎敌人的阴谋。根据粟裕同志的指示,我海防部队把根据地需要的各种紧缺物资,诸如武器、弹药、药品、纸张、钢材、机器等运进来,把需要拿出去同外地交换的棉花、粮食、食盐等运出去,从而不仅确保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供给,也有力地支援了山东等抗日根据的建设。又比如,1942年12月,日寇发动了对苏中军区的冬季大“扫荡”。粟裕同志命令海防团参谋长凌海波率四连船队护航,将苏中军区后方从海上转移到苏北军区老黄河口一带。凌参谋长率领的船队从如东何家灶出发,向北行驶了整整二天三夜才到老黄河口目的地。就在这次海上转移的途中,军工修理所一条船与船队失去联系,被五条匪船围住,由于该船指战员沉着应战,用一发炮弹打中了一条匪船,迫使其他匪船仓惶逃窜。不仅取得了抗匪战斗的胜利,而且也保证了自己的安全,并很快赶上了我海上行军的船队。正如海防部队老战士江帆回忆说:“在长江口和敌人炮艇遭遇了,刚开始是两条炮艇,日本人肆无忌惮的,好像炮艇是现代化的,打你木帆船还不是一句活吗?可我们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打他一条船。因为我们每条船上都有机枪,甚至于还有炮,就集中打他一条炮艇,当然可以解决了。”1944年10月,海防纵队三团在弶港以南海面与敌运输船队相遇,击沉敌船两条,生俘日军11人,当时,不仅我延安《解放日报》予以报道,而且日本《朝日新闻》还惊呼:“华东沿海从连云港到上海,有游弋不定的水兵。”海上游击战,这在新创建的海防部队面前是遇到一个新的课题。从作战对象来说,既有日寇的兵舰、汽艇和伪军的哨船,也有海匪,而且更多的是伪匪一体的海霸。同时,我海防部队武器装备差,无法与敌军的洋舰相比。同陆上相比,海防部队在面对这一特殊的作战对象和敌优我劣等不利态势的情况下,根据粟裕同志关于打好海上游击战的有关指示精神,不断在作战中总结积累海战的经验,探索海战的规律,从而不仅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同时,也有效地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比如,我海防部队在多次同汪伪仲炳贤的海防团进行交战中,由于海防部队指战员注意把握和运用海上作战战术,再加至发挥出苦练的杀敌本领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都能一次次将其击溃,取得了海上作战的胜利。在抗日战争中,苏中军区海防部队先后进行了大小战斗700余次,毙伤俘日、伪、顽、匪超过万人,击沉、击毁敌舰、敌船100余条,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及其他物资,取得了歼灭战、伏击战、追击战、截击战、遭遇战等一系列海上战斗的胜利。实践证明,苏中军区海防部队在我党的领导下,在粟裕同志的亲自组织指挥下,与日伪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粉碎日伪的“清乡”阴谋,为我军掌握东部沿海的控制权、建立海上抗日根据地,在华东战场争取战略主动,最后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苏中军区海防纵队为苏中军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四条特殊贡献:(一)苏中车区海防纵队坚决打击日伪海上势力,保护广大渔民安全生产,屡建战功。(二)苏中军区海防纵队直接担负了海上运输任务,建立起了一条难得的海上交通线。(三)苏中军区海防纵队为苏中军区及后方机关的安全提高了保险系数。(四)苏中军区海防纵队的历史贡献不仅于此,解放战争初期,苏北沿海另一股海上武装袁国祥部被我收编后,苏中军区海防纵队改名为华中军区海防纵队。1949年渡江战役后,又组建为华东海军第一纵队,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了人民海军的一部。原苏中军区海防纵队司令陶勇被任命为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苏中军区海防纵队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干部,在中国人民海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第一页。(五)创建了海上根据地,保护了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
1946年 39岁
8月28日 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各战略区首长的电报,推广苏中战役经验。
8月29日 延安总部发言人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说:“我粟裕将军所部在广大民兵配合之下保卫苏中,自七月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七日七战七捷,前后消灭蒋军七个整旅(即七个师)之多”。
10月15日 中共中央复陈毅、张鼎丞、邓子恢、曾山电指示:“决心在淮海打仗,甚慰”。“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12月2日 在华中军区营以上干部大会上作军事工作报告,着重讲组织大兵团作战问题。
12月13日 以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名义,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政委谭震林、参谋长陈士榘发出宿北战役预备命令,并于次日发起宿北战役。12月18日,宿北战役胜利结束。
1947年 40岁
1月下旬 华东野战军组成,任副司令员。
3月10日 陈毅对山东《大众日报》记者发表谈话,指出华东野战军在宿北、鲁南、鲁中接连取得空前大胜,“证明了我军副司令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11月8日 陈毅离开华野指挥机关去邯郸局商谈后勤供应问题,后又奉命到西柏坡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陕北中共中央汇报工作,直到1948年4月返回濮阳华野驻地。在此期间,粟裕担负独立指挥华野西兵团作战任务。
12月10日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探索,认为我军歼灭战不断向更大规模发展是解放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关键是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在这个基础上,写出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
1948年 41岁
1月22日 发出致中央军委、刘邓电,“斗胆直陈”1947年12月10日起草的《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
1月27日 中央军委电示粟裕,由他率领华野3个纵队渡江南进,在湘赣浙闽诸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以吸引中原地区敌军20个至30个旅回防江南。渡江时间和地点,提出3个方案,认为各有利弊,要他“熟筹见复”。粟裕于31日复电,报告对渡江时间、地点和路线方案的意见,同时重申1月22日电的基本观点以及在中原地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建议。3月上旬,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和部队集结于黄河以北的濮阳地区休整,进行渡江南进准备。
4月18日 发出致中央军委、华东局电,再次“斗胆直陈”对目前战局的认识和对作战方针的建议,提出华野3个纵队暂不过江,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
4月21日 中央军委电示陈毅、粟裕,请他们到中央工委开会,“商量行动问题”。25日,毛泽东提议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议题之一是“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30日,与陈毅一起到达阜平县城南庄,同日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着重汇报了华野3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建议。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在既定战略方针不变的前提下,采纳粟裕的建议。
5月7日 毛泽东约粟裕谈话,传达中共中央决定,调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到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工作。粟裕再三请求陈毅仍留华野,后又建议继续保留陈毅在华野的职务。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陈毅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政委职务,“陈在华野党政军职务由粟裕代理”。
5月30日 中央军委任命粟裕“兼华野副政委,负担副政委各项工作责任,并于陈毅同志不在华野总部工作时代理政委职权”。同日 指导组建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
9月1日 粟裕、谭震林、唐亮、钟期光签发《济南战役政治动员令》,号召“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2日,下达《徐济作战预备命令》。
9月11日 中央军委复许世友并告粟裕等电,指示:“整个攻城指挥,由你们担负。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
9月16日 发起济南战役,24日胜利结束,全歼济南守敌10.4万余人(包括起义两万余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以下将领23名。在阻援打援战场上,敌军迟迟不敢北上增援,我军不战而胜。
9月24日 发电报给中央军委、毛泽东并华东局、中原局,建议下一步举行淮海战役。25日19时,中央军委复电指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12月17日 参加在华野指挥机关驻地蔡凹举行的总前委第一次全体会议,着重讨论渡江作战和部队整编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