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苏 伟(1954-),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重庆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一、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摒弃“矛盾思维”吗?
问世已70年的《矛盾论》,是毛泽东光辉著作的光辉代表。其实,毛泽东的所有光辉著作,也可以说都是他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矛盾论”:“毛选”的开篇之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不也是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论”吗?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不也是中国革命的“战争矛盾论”吗?预言了抗日战争结局与进程的《论持久战》,不也是抗日战争的“中日矛盾论”吗?揭示了整个中国革命规律与中共党建规律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不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矛盾论”和“政党矛盾论”吗?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本质关系的《论十大关系》,不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矛盾论”吗?概括了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主题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更是直接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论”了……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毛泽东的思维,就是“矛盾思维”。
70年来,中国革命、建设乃至改革开放的实践,从正反两方面证明着毛泽东的《矛盾论》和他整个的“矛盾论”,亦即“矛盾思维”的真理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的其他重要战略思想,都贯穿着、体现着、发展着毛泽东的《矛盾论》和他整个的“矛盾论”、“矛盾思维”的基本精神。
在《矛盾论》发表70周年之际,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第一版)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已成为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主旋律。在这个历史大潮中,“矛盾论”、“矛盾思维”还有用、还有意义吗?不是有一些人讲:搞社会革命才用“矛盾思维”,建和谐社会得用“和谐思维”吗?这些同志看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和我们党将本为次要矛盾的阶级矛盾放大为社会主要矛盾,甚至用“阶级矛盾”观点看待党内矛盾,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因此反感“矛盾思维”,向往“和谐思维”。这在感情上无可厚非,但在理论上却值得商榷。道理很简单:《矛盾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体现在其中的“矛盾论”、“矛盾思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必须与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主义实际实现再结合,才能成功地指导新的实践。当年,毛泽东和我们党将《矛盾论》、“矛盾论”、“矛盾思维”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得很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后来,毛泽东和我们党将《矛盾论》、“矛盾论”、“矛盾思维”与中国建设的实践结合得不好,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其胜利,既应归功于很好的“相结合”,也应归功于《矛盾论》、“矛盾论”、“矛盾思维”本身;其挫折,则应归罪于不好的“相结合”,而不应归罪于《矛盾论》、“矛盾论”、“矛盾思维”本身。
总之,怎样看待“和谐”与“矛盾”的关系,已成为当代中国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其实,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已经对这种形而上学地将“和谐论”与“矛盾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怀疑“矛盾论”的观点作了否定。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第一版)这个重要观点,揭示了《矛盾论》、“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