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大革命中形成(1924-1927)
1915年袁世凯复辟,辛亥革命失败,徐特立倍感反帝反封建的艰难,不知该如何拯救中国,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感到悲观失望,“我的精神忽然死了。” [1](P603)
1919年5月,北京爆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徐特立的思想又“活过来”。他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感受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仿佛看到了中国的出路之所在。“在这个形势,我更加感到国家有前途、有办法,自己也觉得年轻了。” [1](P609)
然而此时的徐特立,更多还是无政府主义。他并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只是矢志追求新学问。7月初,他欣然参加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活动,想去学一些救国的本领。在法期间,他过着艰苦的勤工俭学生活,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四年中,除学法文、作工以外,有三年是读自然科学。”[1](P604)“这时我的思想是无政府主义的,感觉得辛亥革命没有解决中国问题,找不到出路,就埋头研究自然科学和地方自治,这是我的苦闷时期。”[1](P106)
1924年徐特立回国后,办学更加积极。他创办了长沙女师,并同时担任了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长沙师范和长沙女师三所师范学校的校长,继续实践他的教育救国宏愿。
此时国内的形势是,随着国共合作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实施,湖南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1926年12月,他会见了回湖南考察农民运动的毛泽东,随后于1927年春回五美农村调查农民运动的情况。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惊喜不已,“我下乡住一个星期,使我从十八岁到五十岁以来的思想整个革了命。我过去所崇拜的康梁和中山,比之有组织的农民对于中国革命的作用渺乎小矣。” [1](P359)这时,他开始认识到“少数学生无法挽回国运。………教育救国是我30年来的一种幻想” ,[1](P604)单靠教育是不可能救国的,于是开始积极参加农民运动,加入大革命的洪流。在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长何叔衡的建议下,他参加了国民党左派。1927年3月,他担任了湖南农民协会教育科科长,主持了湖南省农村师范农运讲习所的工作,还被选为国民党长沙党部工农部长,为发展湖南的工农运动做了大量的工作。
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5月21 日长沙发生 “马日事变”,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疯狂屠杀,国民党左派“似鸟兽散”。面对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历经半生艰辛摸索的徐特立,终于认识到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中国革命惟一的出路。在李维汉同志的介绍下,年已半百的徐特立却壮志凌云,冒着杀头的危险,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这是他思想上的一个巨大飞跃,是他半生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结果。对此,陆定一在《人民教育家》一文中写道:“徐老给我们的教科书,就是他的入党,这本没有字的教科书,比什么教科书都好,也比什么教科书都重要。”[3]
纵观徐特立早期的思想探求历程,作为一名出生于封建社会灭亡之际的知识分子,徐特立以挽救国家民族危难为己任,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追求新思想、新文化、新生产力,始终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最后认定共产主义为最美好的理想,并坚定地为此奋斗终身。他所走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前进的正确道路,他为所有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参考文献:
[1]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 徐特立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2]陈志明.徐特立传[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长沙师范学校.怀念徐特立同志[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梁堂华:长沙师范学院 徐特立研究所;张国平: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