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1877-1968),湖南长沙人,毛泽东主席最尊敬的老师,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1937年徐特立60大寿时,毛泽东满怀深情地给他写了一封贺信,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指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时)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并高度称赞他“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的学习精神。1947年徐特立70大寿,中共中央的贺信中写道:“你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你对别人是诲人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
徐特立(1877-1968)
1938年9月徐特立和毛泽东在延安合影
一、年少时读私塾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出生于长沙县五美乡(今属江背镇)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个憨厚老实的农民,没有文化,不善言谈,辛勤耕种家里的几亩田维持生活,农闲时烧窑,卖点砖瓦,有时还帮人挑担,挣点钱。徐特立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他妈妈由于劳动繁重,身体一直虚弱多病,在徐特立才4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去世后,他们一家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父亲没办法,只好忍痛将大女儿送给人家做童养媳,自己带着才10岁的大儿子下地干活。4岁的徐特立就留在家里,照看2岁的妹妹。每天黄昏,天渐渐黑了,兄妹俩眼巴巴地等着爸爸和哥哥回家。两人常常搬一条长板凳放在屋子中间,面对面地坐着,互相看着背后,生怕有害人的东西出来。
少年时代的徐特立,努力地帮着家里干活,放牛、砍柴、参加田里的劳动,什么活都干。他还非常乐意帮助他人。有个叫陈子吉的小伙伴,年纪小,个子矮,上山砍柴时徐特立总是象哥哥一样照顾他,先帮他砍满一筐后,再动手给自己砍。
徐特立9岁的时候,他父亲因吃惯了没有文化的苦头,想方设法筹措了一点学费,送他到蒙馆读书。徐特立读书非常勤奋,当年背的一些诗词和文章,直到晚年还倒背如流。
徐特立12岁那年,伯祖父去世,没有子孙,父亲就把徐特立过继给伯祖母做孙子,继续在私塾读书。3年后,伯祖母也去世了,15岁的徐特立被迫辍学,和伯祖母给他找的童养媳熊立诚,一起支撑这个家庭。
18岁的时候,为了谋生,徐特立开始开蒙馆教书,利用空闲时间勤奋自学。他晚年回忆当年的情形:“日间总是替学生做事;自己读书,要到晚上八、九点钟以后,每日只读两三点钟的书。平日走路,同晚上睡醒了天没有明的时候,就读书。口袋常带一本表解,我的代数、几何、三角,都是走路看表解学的;心理学、论理学,都是选出中间的术语,抄成小本子,放在口袋里熟读的。我读中国的旧书,总是常在要紧的地方划线,以便记忆和复习,有时选出要紧的句子用本子抄。我学《说文》,不晓得写篆字,晚上睡不着及走路时用手指在手掌中写来写去。……我从半教半学,读了许多古书,还读了旧的地理、历史和数学。”
徐特立早年自学过的书籍
二、20岁制定破产读书计划
徐特立读书不仅刻苦,还有很有决心和魄力。20岁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难题——没有书可读了。那时印刷技术还很落后,印一本书很不容易,穷人家书本来就不多,徐特立的家乡五美乡又很偏僻,没什么地方去借书。如果买书,可书太贵了:一部《十三经注疏》要15串,一本《庄子》也要300文,而他第一年教蒙馆的全部收入才不过3串钱,尽管后来逐渐增加到20串钱,但如果买书还是买不了多少。面对这种情况,徐特立反复考虑,下决心做出了一个计划——“十年破产读书”。这就是,将每年教书所得的20串钱作为家里的生活开支,而将祖母留给他的几亩田,逐年变卖,专门用来买书。争取花十年时间,把书读通,但这样也就势必破产。这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充分显现了青年徐特立的过人胆识与决心。因为面对这种情况,大多人都可能为守家业而勉强度日;相反,如果祖辈留下的财产特别是田产不能保住的话,那会被人称为“败家子”。所以,有人看着徐特立卖掉田产去买书,笑他傻,说田产才是好东西,买那一堆堆的书有什么用?徐特立不顾讥笑,在征得妻子同意后,果断地开始实施这一计划。
三、30岁改名“特立”
“破产读书计划”执行到第八年也就是1905年,徐特立28岁了,家里经济濒于破产。此时,清政府废八股,改考经义,并加历史、地理。徐特立决定去试一试,于是设法筹措了几串钱,赴岳州(今岳阳)参加了会试。由于他早就是以求学问作为目标,博览群书,因而初试取得了在3000名考生中名列第19名的好成绩。
成功似乎已经不远,然而徐特立又面临了一个简单的难题:复试要交一元卷费,哪里去找呢?他正为此发愁的时候,同考的一位富公子表示愿意解囊相助。这时候,徐特立想到考前借贷无门,现在才取初榜,便有人主动资助,不禁感到世态炎凉,而受恩多则立朝难,受私恩就不能秉公理。想到这里,他断然决定不再参加复试,卷起行李踏上了归途,并口占七绝一首以言志:
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 非同泽柳新梯弱,偶受春风即折腰。
为了表现自己卓然独立、不同流俗、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思想,他决定将自己的名字“懋恂”改为“特立”,立志勤奋读书,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道路。
四、40多岁赴法国勤工俭学
1919年,徐特立已经43岁,是湖南很有名望的教育家。可他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决定到法国去勤工俭学。很多人劝他不要去,说他年纪都这么大了,不要去当“扶拐杖的老学生”。可他说:“一般人都说年老者不能求学。年老的人多半在社会上有些权柄,倘若全不求学,社会上受害就不小,……我今年四十三岁,不觉就到四十四、四十五,一混六十岁来了。到了六十岁,还同四十三岁时一样无学问,这一十七年,岂不冤枉过了日子?这一十七年做的事情,岂不全无进步了?到了六十岁时来悔,那就更迟了,何不就从今日学起呢?”
徐特立卖掉一些书,筹了一些钱,和一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一起到法国勤工俭学。一边打工,一边学习。
到了法国,必须学法语。徐特立缺了两颗门牙,发音常常不准。为了纠正发音,他不但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甚至还时常对碰到的法国小朋友说:“小朋友,我读一个音给你听听,我读得不对,你来纠正,好不好?” 于是,他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一直读到小朋友点头说好,才肯罢休。
由于年纪大,记忆力也没那么好了,但徐特立坚信“纵愚蠢,断没有一天学一字学两字也不能的”,于是学习更加刻苦。当年和他一起到法国勤工俭学的熊信吾后来回忆:“在木兰公学,我和徐老同住一个房间。一天晚上,我睡得正香,只听见一阵‘嗦、嗦、嗦’的声音,我还以为是回到了故乡,谁在赶狗呢!起来一看,原来是徐老在睡梦中念着‘石灰’、‘白菜’、‘热’三个同音的法文字。解放后,有次我讲起这个故事,还笑着问徐老:‘你那石灰、白菜、热三个法文字,分得清楚了吗?’他深有感触地说:‘读书不用功夫不行啊!我那熟读、熟写、熟背的方法可真好!’”
经过刻苦努力,徐特立终于能够说法语、读懂法语书籍了。他进入巴黎大学,学习物理和数学。
徐特立(前排正中)与留法同学合影
五、50多岁学俄语
1928年底,党派徐特立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去学习。这一年,他已经51岁,但他态度很谦虚,学习非常认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当时同在中山大学学习的李伯钊(杨尚昆夫人)回忆:“他为了深研马列主义的理论,不顾年老,还到这里来做一个老学生,这能不令人感奋吗?本来徐老对汉学就很有研究,并曾留学法国多年,知识很渊博,但他没有任何骄傲和自矜的表现;相反,却有着一种甘当小学生的学习精神。他的门牙缺了,读起俄文字母来,发音很难准确,记忆上也有困难,今天熟读了明日又忘了。但他从没有畏难的情绪,常常是一边在走廊上走动,一边咿咿呀呀地大声读着,每一个字母,每一个单词,都是一读就是几十遍甚至百多遍,直至完全记住了才止。由于他这样苦学,不多时间,也就有了显著的成绩。”
六、60多岁学解剖学
1940年,63岁的徐特立担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有一次,徐特立得了胃病,在中央医院住院治疗。一天,同志们去探望他,推开病房门一看,只见桌上摆着骷髅头,床旁吊着人体骨骼。大家吃惊地问:“哎呀,徐老,你这是怎么啦?”徐特立不急不忙,笑着说:“哦,没什么,我这是利用医院现成的设备,抓紧时间研究点新学问呀!”结果,徐特立住了20来天院,又学会了一门新的知识——生理解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