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用勇敢和智慧保护自己,百折不挠潜返革命阵营的孤胆英雄精神。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9军参谋长李聚奎、5军保卫局长欧阳毅、骑兵团长吕仁礼等等,许许多多的西路军将士,都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历经种种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孤身一人奔赴陕北寻找红军的。迷信的人说他们命大,其实,他们都是在关键时刻,用大智大勇将命运顽强地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孤胆英雄。在陈昌浩因病留在湖北老乡家不能一起东返的关键时刻,如果徐向前不果断决定孤身一人东返,后果将很难逆料。吕仁礼在被俘后押到西宁北边的二十里铺的那天深夜,如果不是利用院墙低矮、敌人看守松懈之际,孤身一人翻墙逃跑,押到西宁后的命运不是被活埋,就是当苦役。欧阳毅则利用自己的书法,在靖远县得以休养生息,最终返回陕北。李开芬利用智慧争取到一名马家军的传令兵,乔装敌军官太太,带女红军沈玲,智闯多道关口,回到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与奉命前来营救西路军流落将士的朱良才结为伉俪。华全双则是在被俘后又被马家军营长送回互助县老家后,动员营长老婆一起逃跑,历经曲折,回到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的。他(她)们都是革命意志顽强坚定,既勇敢又有智慧的孤胆英雄。
八、忍辱负重,永不动摇,用终生的革命言行,证明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西路军将士都是经历过长征考验的老红军,由于西路军失败,却长期戴着“张国焘路线”执行者的帽子。幸存的西路军将士长期以来受过许多委屈,但他们忍辱负重,通过种种方式和终生的革命言行,证明自己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从陈昌浩、徐向前、李先念等高级将帅,到流落大西北偏远农村、牧区的默默无闻的基层官兵,无不如此。历次运动中,特别是延安审干和“文化大革命”中,西路军幸存将士绝大多数因那段失败的历史受到审查,有人甚至被迫害致死,张琴秋就是其中之一。流落民间者,有些被打成“张国焘路线的忠实走狗”,有些被打成“叛徒”,长征老红军的荣誉和待遇长期与他们无缘。然而,他们的革命立场从来没有改变过,有的(黄鹄显)受处分后重新干起又一直干到军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老战士”的荣誉证书终于发到流落民间者手中。
西路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战场和自身变化的实际出发,及时果断地采取正确有效的行动方针。这也是一种值得我们永远汲取的精神资源。
西路军左支队大多数在新疆学习技术兵种,对我们今天的军队现代化建设也有多方面的启示,茲不赘述。
西路军宝贵丰富的精神遗产,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
2010年6月3日—20日于上海 7月23日改于兰州
作者简介:董汉河,本名董汉和,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兰州西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曾任《甘肃社会科学》主编。
任小平与董汉河专家与会期间在西路军烈士墓前的合影留念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