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成立80周年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诞辰110周年。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西渡黄河作战,5个月后大部分被马家军歼灭,这支部队史称西路军。由于种种原因,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长期被掩盖,西路军指战员受到了长达几十年的不公正的待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西路军的历史逐步走出“禁区”,还原了其本来面目,为广大的西路军指战员正了名,给出了公正评价。
【嘉宾简介】
任小平:1968年参军,正团职退休待遇。2009年由徐帅之子徐小岩推荐参加兰州军区召开的第一次“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研讨会”西路军亲属代表,并在会上做了题为“从父辈讲述西路军故事中得到的启示和思考”收录在兰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出版的“铁血征程 祁连丰碑”一书中在部队发行。2011年全国政协《纵横》杂志第八期,刊载题为“不可忘却的红西路军左支队”一文发表。2011年11月7日受徐小岩中将委托主持“纪念红四方面军成立80周年暨徐向前元帅110周年座谈会”获得一致好评。
【背景介绍】
西路军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一支十分英勇顽强的英雄部队。为了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光荣任务,与强敌殊死搏斗在大西北严冬的河西走廊,欲进不能,欲退不可,流血裂冰,伏尸盈雪,外无援军,内无粮弹,历时五个月。西路军失败了,然而它的历史功绩永存。西路军奋战的时期,正是中国革命最为困难、最为危急的时期,又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西路军在河西的艰苦奋战,牵制了凶残的马家军和蒋介石中央军胡宗南集团等部,共歼敌2.5万余人,有力地策应了河东,为保证党中央和红军主力的生存与安全,对争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换,实现中国革命由困局向光明的大转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2年新本《中国共产党历史》在对西路军的历史真相作出实事求是的表述的同时,对西路军的奋斗历程也作出了高度评价。
嘉宾任小平做客人民网
任小平与主持人在访谈室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的视频访谈。今年的11月7日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成立八十周年,虽然我们红四方面军已经有八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让人未解的一些谜团,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所以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西路军将士的后代任小平老师,跟我们探究一下西路军的历史谜团。任老师你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任小平]: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感谢人民网把西路军当年梨园口战场的遗址作为作为这次谈话的背景。
[主持人]:您说话由内而外散发着军人的气质,不知道您有没有当过兵?
[任小平]:关于我的预告,网上已经有了,首先我不是专门研究西路军的专家,只是近些年来不断地看到一些研究西路军历史的新成果,结合西路军前辈们亲口对我讲述的亲身经历,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有了一些粗浅的印象和认识,不对的地方,希望网友和专家们给予指正。
任小平:中央赋予“西路军”的西征任务就是打通国际交通线
[主持人]:我们知道,1936年,75年之前红四方面军两万多人西渡黄河,史称“西路军”,当时他们的任务是什么?
[任小平]:很多西路军后代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父辈大多不好对自己的子女讲述大段悲壮惨烈的历史,包括徐向前元帅和王树声大将也不例外。特别是一些被俘过的前辈们,更是长期隐忍不言。可喜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青海的党史工作者们对于西路军战俘的问题,多年不懈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整理,成果已经主要集中在青海西宁红西路军纪念馆的展览中了,人们可以从展览中了解到战俘们当年对党不变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英勇表现。还有一些零散的将士历尽艰险,直接回到陕北,他们的故事同样十分感人。现在这个照片就是我的父母,在我1岁多的时候和我的合影。
[任小平]:由于我父亲任道先对我从小感情一直很好,我又是长子,所以他经常愿意给我讲他的西路军的苦难经历、战斗故事,直到晚年,有一些是他终身难忘的经历,对我讲述过不止一次。生前我还给他录下几盘口述历史的录音带。
[任小平]:他是西路军失败最后跟随李先念、李卓然等人带领的左支队到达新疆的400多西路军余部中的小战士。生前他的一些当年西路军左支队的老战友,比如目前还健在的胡正先、李培基、李春林、夏云超、金克叔叔,还有已经去世的朱家霖叔叔,他们和父亲生前时常聚会,我有时候也在场,看到他们这些生死老战友亲如兄弟般地畅谈当年西路军的经历,有时还唱起当年西路军的军歌,场面十分感人。
[任小平]:我2005年和2010年两次重走了父辈的西路军道路,在河西现场直接感受了他们当年的残酷战争位置和环境,特别是当我看到临泽西路军几千无名烈士合葬的大墓时,联想起父辈讲述的战斗情景,想到这些先烈们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两次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任小平]:2010年7月,徐小岩将军推荐我参加了兰州军区召开的第一次“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研讨会”。作为西路军亲属的代表我在会上发了言,发言中我禁不住几次哽咽落泪,在场的党史、军史专家和与会代表都受到了感动,军科的王辛生将军当时就要走了我的讲话稿。带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学习收获,回到北京以后,我撰写了题为《西路军艰苦作战是红军精神的高度发扬》一文,网友们可以在网上看到,网友们看后欢迎评论。
[主持人]:任老师介绍了很多西路军方面的历史,包括您亲身经历的一些历史背景资料,我们都知道当时西路军战士们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大西北,非常寒冷。
[任小平]:75年前的今天,正是西路军在河西已经战斗一个月时间了,11月28日,就是今天了,西路军已经渡过黄河。
[主持人]: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不能给我们讲讲那里面的一些情景?
[任小平]:今年3月份,电影《惊沙》首映礼的导演了解到我父亲,就是影片所描写的当年西路军临泽坚守战役中的小战士,并早在1953年就写了《忆临泽保卫战》的回忆录,并保留有原件,直接要求我在首映礼上作简短的访谈发言,由于要求时间短,我只好把父辈们讲述过的原话倾述到了现场,节目播出以后,我真的没有想到能感动那么多西路军后代和非西路军后代,有的外地的西路军后代收看以后,查找到我的电话,在电话里哭着和我交谈,反而更加震撼了我的心灵。至今四川、甘肃以及上海的西路军后代还在不断地和我像亲人一般打电话联系、交流,这些真是我没有想到的事情。
[任小平]:刚才你问到的问题是西路军两万一千八百人,是由红四方面军总部和三十军、九军、五军组成的,其中五军军长董振堂率领的部队是原红一方面军五军团在懋功会师以后,编入红四方面军系列的。西路军全体指战员在河西与凶残的国民党马步芳骑兵无日不战,单衣单裤,粮弹无继,苦水饥肠,惊沙寒风,经常遭遇惨烈的冷兵器近战格斗,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我岳父黄良诚1931年参加红一方面军,作为电台报务员加强到了红四方面军总部。我父亲任道先是1933年从四川参加红四方面军的小战士。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以后的红军部队为了执行中央军委的宁夏战役计划,我父亲和岳父都跟随红四方面军总部渡过黄河。河东的四方面军所属4军、31军由于敌情的变化,根据中央和军委的部署在河东归前敌总指挥彭德怀指挥。渡河以后的四方面军部队根据当时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经中央电令组成西路军。并任命徐向前为总指挥,陈昌浩为政治委员,王树声为副总指挥,李特为参谋长,李卓然为政治部主任。
[任小平]:中央军委赋予的宁夏战役打通国际路线的光荣任务非常明确,我父亲和岳父作为当时的最基层的小战士,回忆起当时的西路军全军,始终以此为响亮的口号与马匪战斗。
自然条件恶劣 装备不足:西路军遭遇“马匪”代价惨重
[主持人]:后来很多人说西路军长期都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里面的故事?
[任小平]:由于西路军全体指战员都是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战士,已经具有了坚强的政治觉悟和战斗力,加上过河进入了陌生的河西走廊作战,同时又遭遇到了比以往交手过的国民党军队强悍凶残很多的“马家军”骑兵和誓死捍卫领土的反动民团,敌情十分严峻。地域、民情和自然环境又十分陌生和恶劣,这些因素促使西路军全军指战员执行命令都很坚决。徐向前元帅在他的《历史的回顾》一书中就曾感言:“部队确实好,军令如山倒,让向东就向东,让向西就向西。条件那样艰苦,战局那样危险,没有人开小差儿,没有人怨天尤人”。
[任小平]:原红一方面军5军团的老战士们和红四方面军指战员们一起高度发扬了从井冈山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历练出来的革命精神和战斗精神,在高台与马匪战斗到全军覆没,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壮烈牺牲,人头被马匪割下。
[主持人]:当时的自然条件,自身的装备、补给、包括衣服、鞋袜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打死最后一个兵,您觉得这里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小平]:我再接着讲一下另外一支英雄部队。 红四方面军的30军、9军以及直属部队的指战员们,高度发扬了方面军血战漫川关等战役和反三路、六路围攻、强渡嘉临江战役以及三过雪山草地的革命精神和战斗精神,红9军的73团早在川陕反六路围攻时就曾获得“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锦旗,在河西战斗中不惜付出重大牺牲,重创了国民党“马家军”的嚣张气焰。特别是李先念、程世才等领导的红30军,早在川陕苏区就拥有钢军263团和夜老虎265团以及百战百胜的268团等拳头部队。三过雪山草地后他们还没有得到休整就作为先头部队造船渡河,在河西艰苦作战的历程中,不仅继续发挥了他们各自团队的英勇战斗特长,在强敌面前他们毫不畏惧、从容应对,凭着对党的忠诚信念和革命意志,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生存条件下与“马家军”无日不战,不但重创了马匪,还经常担负着保卫总部安全的重任。他们无所畏惧地进入风雪祁连山的无人区艰难行军43天,非常可惜地倒下了那么多幸存的将士,但他们仍然勇敢地挑战人的生命极限,为党保存了一批英勇不屈的将士。我父亲就是跟随李先念、李卓然等人带领的西路军左支队400多人艰难到达新疆的小战士之一。陈云在记述他亲自在新疆接应到左支队时所看到的指战员们的情况时说:“他们已经有40多天没有洗脸,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两毫米厚的黑皮,面黄肌瘦。如果说红军过草地已经很苦的话,西路军左支队在祁连山中所受的苦,更增加百倍。”
[任小平]:我父亲经常回忆起他跟随西路军卫生部长苏井观,在祁连山无人区行军中的感人故事。
[主持人]:您跟我们说说。
[任小平]:西路军打到最后弹尽粮绝,疲惫饥饿时,指战员们被迫时常杀掉战马充饥。我父亲曾经跟随西路军左支队在进入祁连山的无人区艰苦行军时掉了队,和他一起掉队的是一匹驮着苏部长外科手术器械和俄国毛毯的骡子。这匹骡子也走的筋疲力尽倒在了地上,我父亲当时只有14岁多,自己小红军,自己也饿的打不动骡子了,饥饿难耐的他也想杀了骡子充饥,但当他把骡子的腿绑住,用刀杀骡子时骡子一惊带着刀跑了。这让一个少年红军遭遇到了绝望,一个人忍着饥饿寒冷背着两只驳壳枪,孤零零走了一天一夜,腿上走的血淋淋的。幸好下了一场小雪,他沿着脚印终于追赶上了苏部长他们,看到首长他们也走的疲惫不堪地躺在地上休息,看他来了苏部长有气无力地说:“小鬼,我们还给你留了一些野菜汤,你快喝了吧。”父亲喝完野菜汤反而躺在地上再也不想走了,苏部长这时也有气无力地动员他说:“来,小鬼,你趴到我的马上,我拉着马尾巴,咱们一起走!”这句话让我父亲牢记了一辈子!当时父亲趴在马上稍微清醒了一些后,又有气无力地对苏部长说,还是您上马吧,我拉着马尾巴跟着,就这样,他随卫生部人员极度艰难地走出了祁连山。
任小平:西路军女战士的悲惨遭遇 是一个沉重的历史话题
[任小平]:这张照片是西路军卫生部长苏井观和组织部长张琴秋回到延安以后的照片。苏井观回到延安后曾经担任延安中央军委卫生部长,解放后担任第一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积劳成疾,只活了59岁。照片左边的是当年鄂豫皖川陕苏区唯一的红军女将领张琴秋阿姨,1933年她在四川阆中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时,是她直接接收我父亲参加红军并留在了她的身边。
[主持人]:这是唯一的女将领。
[任小平]:她在红军里的职务比较高,一个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后来担任西路军的组织部长。这是她和苏井观部长婚姻照,也是她的第三次婚姻。她的第二任丈夫是陈昌浩,她和陈昌浩曾经怀了一个孩子,但在临泽保卫战失利后,西路军后勤单位在撤往倪家营子途中,马匪的骑兵穷追不舍,张琴秋恰巧在这个危急时刻要分娩了,我父亲他们几个警卫员、医务人员围成人墙,是苏井观部长亲手为她接生的,周围的战士还在与马匪战斗。由于战场的特殊环境,这个婴儿没有存活下来,据我父亲记忆好像是留给了当地老乡。这次分娩给张琴秋留下了严重的妇科病,使她此后再没有能够生育,“文革”初期她被造反派迫害死了。张琴秋阿姨的革命经历真的可以写成一部非常感人的传奇小说。
[主持人]:我们知道西路军其中有两千多名的女兵,但是在战役当中她们几乎全部落入西北军阀之手。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她们的故事?
[任小平]:西路军女战士的悲惨遭遇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历史话题,英勇的西路军妇女独立团的故事已经在电影《祁连山的回声》里有所反映,被俘女红军的遭遇也有不少文献证实。我只讲一段父亲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
[任小平]:电影《惊沙》里有两名照顾伤员掉队的女红军被马匪俘获遭到强暴和蹂躏。我父亲讲到当时的真实情况确实是:“有两名卫生部女的没有来得及撤进城被敌人抓住了,晚上让马匪糟蹋了。但是是第二天天亮马匪准备攻城时,先把这两名女战士赤身裸体地放了过来,马匪在后面狂笑叫嚣叫我们集体投降。是我们卫生部人员赶紧把她俩接进城门,迅速用俄国毛毯包裹,由外科专家出身的卫生部长苏井观亲自治疗,但两名女战士都没有救活过来,她俩儿都是我的四川老乡,看到她俩儿的牺牲惨状后,更加激起了守城总指挥秦基伟和男女红军们拼死血战的决心。”
解密西路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原因 与张国焘分裂路线有何关系?
[任小平]:我父亲和岳父曾对我讲述过张国焘在草地另立中央南下失败后,又重新北上抗日的经过,即造成了他们跟随红四方面军反复爬雪山过草地,艰难坎坷的亲身经历。直到后来才知道张国焘是错误的。但是谈到西路军时,他们都回忆说是为了打通国际路线过河西征的。我问他们为什么有人说你们是执行张国焘的逃跑主义路线,说你们都是张国焘的兵呢?他们都表情严肃、沉默不语。但是他们都对我说过张国焘当时没有随四方面军部队过河,一直在陕北。最近我在当年曾任西路军工委会领导的李卓然回忆文章里找到了一些答案,李卓然是从红一方面军派到红四方面军的政治工作领导。他曾经回忆说:“我当时跟着30军,与李先念在一起。30军最能打仗,李先念是政委,程世才的军长,李天焕的政治部主任。他们个个聪明勇敢,很能打仗,也很会打仗,他们根本不可能了解到中央内部的斗争情况,所以事情是非常复杂的,广大基层干部战士都不清楚。况且那时张国焘也没有公开地说他要搞分裂,中央也没有公开他的错误,他仍然是军委的委员,红军总政委,中央政治局委员,所以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当我看到李卓然回忆录这一段的时候,多多少少对我父亲他们的感受理解了。
[任小平]:前不久,我又从还原的历史史料中了解到:西路军1937年3月到5月间,我父亲所在的西路军左支队还在与追击的马匪拼死牺牲血战,还有1000多人成建制的部队根据中央的电令,穿越祁连雪山43天,在安西红柳园子又与马匪进行最后一场惨烈战斗,之后陆续向新疆星星峡方向前进的时候,这是四、五月份。1937年3月延安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上就已经提前宣布了西路军的彻底失败,并且把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完全政治化,与张国焘的南下错误牵强挂钩,说成是张国焘逃跑路线的产物。这一论断给西路军广大指战员的革命精神和战斗精神蒙上了一层阴影。真实的历史几近淹没,历史真相被尘封遮蔽了几十年之久,许多亲历者蒙冤不白,甚至过早离去。
[主持人]:这也是西路军常年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大家久久不能揭开的谜团,您帮我们解开了。
[任小平]:当前,我感觉到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党情、军情和民情,应当大力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以及他们那种不畏艰难困苦的战斗精神。
[主持人]:应该弘扬。
[任小平]:在大力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方面,兰州军区党委带了个好头儿。他们充分利用军区辖区就是当年西路军河西征战发生地的优势,现场教育部队学习和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获得了显著成效,把部队建设搞的红红火火,不断做出突出贡献,有力地证明了西路军的历史是我党我军非常值得尊重和需要不断传承的红色教育资源,是不断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历史基石。
[主持人]:就像刚才我们看到的那张照片,就是咱们背景这张照片,这个碑是在哪儿来着?[10:37]
[任小平]:这个梨园口的碑,西路军新的研究成果没有出来之前,这块碑很低,很矮,那是我第一次去的时候,2005年。现在这块碑是后修的,妇女独立团团长王泉媛带领着她当年共同战斗的一些老红军还有一些女战士陪他们去了,王泉媛团长在碑前大哭,哭诉当年牺牲的西路军女战士,而且还朝天放了手枪。这块碑现在已经不在了,当地政府又重新修建了一座碑,这座碑比原来显得更加高大。从这块碑的历史,就明显表现出了人们对西路军这段历史的重新认识。
徐向前、李先念死后遗嘱都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在西路军的战场上
[主持人]:它不仅仅是几块石头砌起来的碑,它已经深入了咱们心里,这快碑算一个代表,象征着西路军老一辈革命先烈们的意志。我们也知道,当时徐向前、李先念他们两位作为西路军的主要领导,他们在死后的遗嘱都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在西路军的战场上。通过您的了解,能不能跟我们讲述一下这两位跟西路军的感情有多深厚?
[任小平]:这个问题问得好,西路军总指挥是徐向前,徐向前一直也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李先念同志一直也是红四方面军三十军的政委,而且两位都是经历了红四方面军的全部过程,两位后来都身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要职,他们两个人最后在遗嘱中都要求将自己的骨灰撒向祁连山。这时候我要引用唐朝的一个诗人曹松写的一首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首诗,我的理解,徐向前元帅和李先念主席把他们的骨灰撒向祁连山的想法是崇高的。
[主持人]:所以他们直到去世之前还深深地挂念西路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