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苦难辉煌!胜利的历史是高耸云天的丰碑;失败的历史是深埋地下的基石,基石和丰碑不可分离,共同筑就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70多年前的西路军是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指挥下,在遂行一系列战略战役任务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悲壮失败的。西路军的斗争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尾声。西路军西行支队走出危难,400多人到达新疆是没有争议的历史功绩。从西路军幸存指战员当中走出的107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10位共和国部长级领导以及众多的基层指战员们又为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至今,虽然西路军的历史研究仍然被权威学术研究部门列为重大、敏感和有争议的问题,但不是针对西路军广大指战员而是主要针对当时的领导决策层而言的。继续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乃是为了深入总结我党我军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史鉴今,为励志强军的中国梦提供服务的。
西路军是由一、四两个方面军的人员组成的,红五军全军以及红9军红30军、西路军总部、妇女独立团中都有原红一方面军的高级干部和普通指战员。他们都是经历了三过雪山草地考验的英雄红军部队指战员。
西路军历史问题之所以至今仍被列为重大、敏感和有争议的历史问题,是由它发生和所处的历史时空决定的。西路军的形成乃至失败的责任关系到当时的方方面面,是非区直相当复杂,一言难尽。但是,我们不能够以今天军队的指挥条件来要求70多年前红军的战略战役指挥效能。西路军的机要通信人员能够把当时600多份电报完整地保存下来,要归功于我军通信兵前辈的功勋。然而正是由于那时的通信联络装备十分落后和缺乏,才造成了当时指挥决策效能不高,情况把握不够准确等客观原因。今天研究西路军历史的人们,绝不可以脱离这一历史真实,苛求当时30几岁的指挥决策者,按照当今条件下的思维逻辑判断推理历史问题,往往会得出不科学的历史推断而经不起检验。
西路军指战员大多出身贫苦文化低,文盲很多,行军打仗靠军号和传令行动。我军是步兵,少有的骑兵也堪比彪悍的马匪。轻敌也许是决策者的思维,但纯朴坚强的广大指战员在极端艰难困苦的自然条件里,自始至终是把他们的斗争当成执行党中央中革军委赋予他们的使命。他们忍着饥寒交迫前进,不惜流血牺牲奋战。失败下没有发生一起成建制部队集体投降,许多团队英勇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足见其对党和红军的忠诚度。他们不仅成千上万人战死,而且成千上万人被俘。许多战死者默默无闻连姓名都没有留下。被俘没被杀害者受尽屈辱和凌辱。还有不少人长期流落民间惨悲渡日。他们堪比胜利凯旋的英雄们付出的更大,本应更受后人的敬重才符合人类的基本情感。然而我党的政治权力斗争却总是对他们无情,总是把张国焘一个人的行为与他们挂钩。真实的历史不让说。前不久原兰州军区文工团的舞蹈队长左青将军曾对我讲过一个故事:80年代总政某领导视察兰州军区。左青他们以西路军女战士的事迹编排了一部舞剧《西天的流星》向首长汇报演出。当剧情演绎到高潮时,该领导突然叫停不许往下演了,不再看下去了。但是左青不知所然跟随该领导上卫生间的时候,发现该领导一边方便一边被剧情感动得用另一只手拿着手绢擦试涌出的泪水………
西路军的历史被尘封和遮蔽了将近半个世纪;一度还曾经被列为党史军史研究的禁区。邓小平在看完、看懂李先念、陈云关于西路军历史问题的说明报告后批示:“赞成这个报告,同意全卷存档。”政治智慧丰富的邓小平同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出如此批复耐人寻味。
然而80年代以来,随着朱玉教授的“西路军疑”、“把真实的历史还给历史”等文章的公开发表,曾经引起过激烈的学术争论。两种观点各执己见,争论至今,一些业余军史爱好者也不断参与其中,用一些占有不全的历史史料,站在不同的角度表述着自己的研究观点。这是一件好事情,起码说明人们在不断关心着西路军这一历史问题,并且都怀有深入研究揭出真实答案的强烈愿望。总要比列为禁区不许争论甚至尘封遮蔽要好得多,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可喜表现。正是在这种活跃的学术氛围推动下,产生了不少新的研究新成果,体现在官方新版、新本党史、军史,都对西路军历史进行了重新表述,都对西路军指战员予以了高度的历史评价。
但是,由于西路军历史的确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全部档案解密的时机应该还没有到火候,过早解密一些核心档案,也许会马上损害一些人的历史形象而引起人们的认识混乱。掌管这部分档案的权威部门出于维护党的全局利益使命,相信会适时逐步解密。也只有全部彻底解密西路军历史档案和苏共共产国际的相关历史档案,以及可能获取的敌伪档案。才能够真正完全地看清楚西路军的历史真实和全景全貌。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评价才能够真正做到真实可信而昭告世人。
目前红二代群体当中也有对于西路军历史甚至一些一知半解的细节存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争论,这些都不足大惊小怪,都属于关心党的历史的热心探讨,有益无害。但是不可否认,也有一些研究者动机不单纯,这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也是允许的,只要不站在敌对势力的立场,不去刻意损害贬毁我党我军优秀历史人物的前提下进行问题探讨,其实都对深入研究西路军历史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