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为了纪念“五一”劳动节,苏区国家工厂举行了热烈的劳动竞赛,引导工人以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参加竞赛的军委印刷厂、枪炮厂等工厂超出规定的生产量,产品质量也很好,不仅生产效率高,在原材料节省方面也很突出。卫生材料厂改进节省肥皂的方法,弹药厂则超出规定生产量的百分之三百三十三,被称赞是“空前未有的伟大成绩”。1941年,为了迎接“五一”劳动节,陕甘宁边区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大竞赛。在竞赛中,工人们你追我赶,相互比拼,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形成了浓厚的劳动氛围。4月25日,边区总工会举行了“五一”生产大竞赛总结大会,宣布各工厂平均生产量超出原计划的百分之43.6,其中最突出的是八路军制药厂,超出了百分之一百二,总结大会共选出了6家优胜集体和274名劳动模范。这些劳动模范又在边区纪念“五一”劳动节大会上受到政府嘉奖。在生产竞赛的鼓舞下,广大劳动群众又喊出了“为完成1941年自给自足的经济计划而奋斗”。可以说,通过劳动竞赛和劳模表彰,广大劳动群众对在人民民主政权下的劳动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红色政权的经济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