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马鞍山市横跨长江、接壤南京。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新四军在此与日伪顽进行斗争,涌现一批抗日勇士和英雄。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有的走上治国理政之道;有的坚守从军岗位,保卫祖国边防,其中有41人被国家授予开国将军。他们是国家英雄、历史名人,是马鞍山人民的骄傲。英雄的身影无一不诠释着长江文化马鞍山段的文化魅力与胸怀,谱写着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及其时代价值。他们是:粟裕大将;傅秋涛、钟期光上将;张藩、黄火星、成钧、谭希林、覃健中将;何志远、张铚秀、王直、王集成、黄玉庭、张开荆、钟国楚、熊兆仁、姜茂生、王香雄、李彬山、朱绍清、廖成美、陈仁洪、顾鸿、杨汉林、石瑛、蔡永、张竭诚、李少元、余明、邬兰亭、肖选进、朱鹤云,黄仁廷、李士怀、吴华夺、熊应堂、李元、高志荣、谢忠良、张闯初、梁金华等少将。
[关键词]长江文化 马鞍山 历史名人 抗战时期 开国将军
长江滚滚渊源流长,长江文化书写历史名人。长江马鞍山段属长江流域中下游,马鞍山市横跨长江、接壤南京,曾为六朝畿辅、十代京畿,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马鞍山地区又是抗日斗争前哨,新四军曾在此与日伪顽进行斗争,他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置生死于不顾,团结民众,为打击日伪顽军作出了突出贡献和牺牲,也涌现一批抗日勇士和英雄,他们是长江马鞍山段的历史名人。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有的走上治国理政之道,为建设新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有的坚守从军岗位,保卫祖国边防,捍卫祖国尊严尽职尽责,其中有41人被国家授予开国将军。他们是国家英雄、历史名人,是马鞍山人民的骄傲。英雄的身影无一不诠释着长江文化马鞍山段的文化魅力与胸怀,谱写着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及其时代价值,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们应加强长江文化马鞍山段历史名人研究,探究抗战时期战斗在马鞍山地区的开国将军英雄事迹,宣传他们抗战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让马鞍山的红色文化成为长江文化马鞍山段的文化标识,如长江之水绵延不断流淌,充分展示长江文化马鞍山段的时代价值。
一、挖掘长江红色资源,探寻开国将军英名
马鞍山市是一座充满红色记忆的历史名城,它是一江两岸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全民族抗战爆发时期,马鞍山市当涂、博望及和(县)含(山)地区是较早开辟的抗日游击战区之一。全面抗战初期,新四军先遣支队以马鞍山地区为大本营,四处侦察,掌握敌情,取得韦岗伏击战的胜利,鼓舞了江南军民的抗日斗志,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东北流亡挺进队受新四军四支队之命,率先挺进巢县、含山、和县及全椒地区,宣传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随之,新四军二支队从当涂奇袭官陡门日军重要据点取得大捷、新四军(老)八团一大队进驻和县香泉,开展抗日斗争。至此,新四军在马鞍山地区与日军进行多场战斗,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扩大了新四军的政治影响,建立并发展了横山与和含地区抗日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更好地宣传马鞍山抗日英雄,我们想方设法,不断挖掘长江马鞍山段红色文化资源,深入研究马鞍山市及所属县区党史,探寻战斗在马鞍山地区开国将军的英名,弘扬抗战精神,传承正能量,打造成为长江文化的马鞍山标识。
1.有序查名,依名核衔
翻开中共马鞍山市与含山、和县及当涂县党史,我们依序查找,发现众多开国将军英名出现在我们眼前,经核实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分别被授予开国中将和少将军衔(见下表)。
2.依据番号,查名核衔
依据番号,查名核衔即根据马鞍山市及县区党史,查到部队番号,寻找部队领导的姓名,核实其军衔。
2.1. 《马鞍山党史第一卷》第202页记载:1943年4月,“划定大官圩、横山为四十六团行动区。”依据部队番号,查1943年1月新四军16旅序列,知“46团:团长黄玉庭,政委丁麟章,参谋长傅狂波,政治处主任陈绍海”查黄玉庭被授予少将军衔;丁麟章于1945年6月牺牲;傅狂波于1954年辞世;陈绍海于1955年被授予海军大校。
2.2.《和县党史》第187页记载:1943年10月,新任7师代师长谭希林率2师6旅16团取道江全赴7师工作。根据新四军部队序列知:16团时任团长兰祥、政委余明。经核对余明为开国将军,兰祥则于1945年牺牲。16团1营营长邬兰亭和副营长肖选进二人也是开国少将。
2.3.《马鞍山党史第一卷》第218页:记“1945年上半年,新四军皖南支队与苏浙军区第9支队在黄池、水阳一带胜利会师”。第220页,记“8月20日,苏浙军区三纵队九支队向宣当地区纵深推进,直至向乌溪、黄池等地的日伪军发起猛烈进攻”,查1945年1月苏浙军区系列:“第9支队:支队长俞炳辉,政委李彬山,副支队长黄胜,政治处主任钟春山(后陈烙痕)”,随查知:俞炳辉为大校;黄胜为大校;钟春山为上校;陈烙痕为大校;只有李彬山被授予少将军衔。
2.4.《和县党史》第188页记载“23日,奉命南下的3师独立旅与含和支队会合”。查阅有关新四军史料《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新四军征战日志》《铁流》《峥嵘岁月》等书籍,方知新四军3师独立旅旅长是覃键,独立旅副旅长冯志湘、政治部主任石瑛;第2支队长俞和坦、政委蔡永;第3支队长张竭诚,政委李少元。新中国成立后,覃健、石瑛、蔡永、张竭诚、李少元等5位指挥员被授予将军军衔,冯志湘被授予大校,俞和坦没有查到授衔情况。
2.5. 《和县党史》第193页记载“7师集中55团(欠3营)、56团以及含和支队的独立团共3个团的兵力”实施雍家镇歼灭战。经查55团团长朱鹤云,参谋长邬兰亭;56团团长王培臣、政委石裕田、参谋长何济生;独立团团长郑福生、参谋长罗希林、政治部主任王荣森。朱鹤云和邬兰亭(前已查到)为少将;王培臣、郑福生、王荣森三人被授予大校;石裕田到地方工作没有授衔;何济生、罗希林没有查到授衔情况。
3.开展研究,深入查找
3.1.《和县党史》第87页记载新四军四支队的东北流亡抗日挺进队进入和县、全椒地区。经深入研究“东北流亡抗日挺进队”,查知挺进队司令是韦郁周,政委是刘冲,高志荣则任政治处主任,兼任纵队党委书记、周复生、张恺帆为党委委员。查出高志荣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3.2. 《马鞍山党史第一卷》第218页:记“1945年8月7日,宣当人民抗日自卫总队配合新四军主力部队在高淳、宣城交界处一带发动了东坝战役,共歼日伪军1800余人”。上网查阅“姑溪文旅 •当涂抗战故事,一方吉祥之地,三战黄池告捷”,知“1945年8月8日清晨,新四军47团包围黄池镇,首先将镇伪警察所端掉。”网查“百年百人百事 | 主力南下: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记“1月13日,新四军军部转发中央军委电令,成立新四军苏浙军区,任命粟裕为军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未到职),刘先胜为参谋长,统一指挥苏南与浙东部队。与此同时,对部队进行了整编:第16旅编为第1纵队,辖第1、第2、第3支队:第48团为第1支队;第46团为第2支队;第47团为第3支队,支队长黄玉庭,政委王直。”至此得知第47团团长黄玉庭,政委王直二位团领导率部包围黄池镇,端掉伪警察所。后查黄玉庭(前已查到)、王直被授予少将军衔。
4.根据战事,查找英名
4.1.《马鞍山党史》第89页,记“1938年7月6日,3团1营及侦察连在邱金声指挥下,伏击了当涂至芜湖的火车,击毙敌军车一列,击毙日本兵5名,缴获军毯、呢大衣等大批军用品。”查“新四军部队序列”知“第1营营长:黄玉庭;副营长:何志远”,随查“开国将军谱”黄玉庭和何志远均被授予少将军衔。
4.2.《环巢湖历代战事风云》介绍了“含城两次抗日保卫战”和“运漕抗日的歼灭战”,其中“运漕抗日的歼灭战”中写到“10月,4支队9团2营的指战员把目光投向裕溪河畔的运漕镇”“战斗开始的前一天,9团参谋长率领几名连级干部化装成便衣,到刘家墩一带侦察敌情”。经网查“1938年9月,新四军4支队为打击盘踞运漕的敌人,决定由顾士多率领2营消灭这股敌人”。“团参谋长高昆亲自带领3名连级干部,化装成便衣深入地穴”。2营营长“黄仁廷带6连由北向南直插伪军司令部,教导员李士怀率4连从东向西攻击”。经查高昆于1940年10月28日牺牲,黄仁廷、李士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4.3.《和县党史》第159—160页记载:“1942年冬,七师派出6名营、团级干部,率领两个连,动用100多名民工,运输银元及布匹、药品等军队急需物资,由无为运往军部。”且在和县香泉发生“石灰张战斗”。经查巢湖市新四军研究会编写的《新四军第七师》一书第109页中,记载“1942年冬,师部派出张铚秀、龚杰、李元、李胜明、李胜祥、谢长华等6位营团级干部,率领2个连部队从巢无中心区出发,护送100多名民工挑运的银元、布匹、药品等军需物资送往军部”,核对开国将军名册,张铚秀和李元被授予少将军衔。
5.深入研究,查漏补齐
《和县党史》第92页,记载“1939年5月,一大队2连和3连的一部,在和县金城庙查获了一批由国民党刘子清部一个连押送的7只帆船,其中4只船装的大米,1只船装的是鸡蛋,运往南京资敌”。经过深入研究,阅读有关资料,得知“一大队2连和3连”带队的是8团1营营长吴华夺。新中国成立后,吴华夺且被授予少将军衔。
6.走访邻县,查书寻名
在江浦查得两本书:《南京市浦口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和《浦口文史——江和全抗日烽火》,从中得知“新四军5支队第10团在成钧带领下,团部驻扎在香泉,在和县、江浦地区,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毁铁路、筹钱粮、打日顽”。查知成钧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7.参加征文,偶尔得之
2023年底,芜湖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发起“2024年皖南六市新四军研讨会征文通知,主题为“新四军.1941”。据此撰写《浴血奋战数十日,成功突围两千人》,在搜集资料时发现“谢忠良、张闯初”二人突围后战斗在皖江和含地区,且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8.探访含山,再查两位
2024年初,结识含山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周馆长,从他处获知有两本书《中共含山县历史大事记(1919——2016)》和《含山抗日烽火》,从中查知“傅秋涛和梁金华”战斗在和含地区的详细资料,再次添补两位开国将军抗战在和含地区的事迹。
通过阅读党史,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走访,共查到16位开国将军战斗在马鞍山当涂和博望地区,30位开国将军战斗在和含地区,其中5位既战斗在当涂和博望,又转战到和含地区,计41位开国将军为抗击日寇侵略,保卫马鞍山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抗战在马鞍山地区,他们是长江马鞍山段历史名人。
二、抗战时期战斗在马鞍山地区的开国将军
抗战在马鞍山地区的开国将军,他们是长江马鞍山段历史名人、抗战英雄,是人民学习的榜样,更是马鞍山人民的骄傲。现将41位开国将军作一简介,让世人永记在心,传承其抗战精神。
1.粟裕,1907年8月10日生于湖南会同坪村乡枫木树脚村,侗族。1938年4月下旬,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在马鞍山当涂地区组织韦岗伏击战、水阳镇伏击战、奇袭官陡门和横山战斗。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2.傅秋涛,1907年8月3日出生于湖南平江程家园一个贫农家庭。1938年6月,傅秋涛率部进入当涂横山,抗战在马鞍山地区;1942年调新四军第7师,任代师长,转战和含地区,打击日伪顽。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3.钟期光,1909年1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1938年4月下旬,时任先遣支队政治部主任的钟期光和司令员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在当涂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新四军抗日宗旨,组织、宣传、动员民众参加抗日斗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4.黄火星,1909年7月11日出生,江西省乐安县姚家村人,字以和,曾用名黄火生,1938年6月中旬,率部开进横山地区,战斗在马鞍山地区。1941年后任新四军第7师第19旅55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含(山)和(县)支队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5.张藩,1909年2月2日出生,湖南省浏阳县人。原名张环继,曾用名张伍成。1938年5月,时任新四军先遣支队1大队副大队长的张藩,跟随粟裕司令员开展敌后战略侦察任务,战斗在马鞍山地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6.成钧,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石首县。1939年7月任新四军第5支队10团(挺进团改)团长。8月支队领导机关率8团、15团进军路东。10留含山、和县地区,率部抗战在江和全地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7.谭希林,1908年出生,湖南省长沙县沅嘉湖石头嘴村人。1943年10月,谭希林任7师代师长取道江全赴7师工作时,率部拔除江和全地区顽军所筑据点,领导7师抗战在皖江地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8.覃健,1911年出生于广西省东兰县,壮族。1945年4月,组建独立旅支援7师。4月26日覃健率部联合击退和县金城庙、龙王山南头敌伪出击,收复马鞍山和县善厚集以东的原江(浦)和(县)全(椒)县所属的全部失地。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9.王集成,1907年2月19日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1938年6月5日,王集成随二支队机关到达博望,战斗在马鞍山地区。1939年11月,王集成率领江北游击纵队第一大队,进入和含地区的南义、陶家厂一带抗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0.张开荆,1905年出生, 曾用名张承汉、张谟高。江西吉水人。1938年6月,跟随新四军二支队机关到达博望,战斗在马鞍山地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1.熊兆仁,1912年2月出生于福建永定。1938年6月随2支队挺进苏南敌后,1944年11月,时任新四军十六旅四十七团团长熊兆仁率部战斗在马鞍山地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2.王直,1916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1945年8月8日,时任新四军四十七团政委和团长黄玉庭率部包围黄池镇,将镇伪警察所端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3.黄玉庭,1912年出生于江西省万年县,原名黄应庭。1938年7月,时任三团一营营长黄玉庭跟随团长黄火星开进横山、当涂地区,战斗在马鞍山地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4.钟国楚,1912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1938年7月,时任新四军二支队三团政治部主任的钟国楚和团长黄火星、政委邱金声率领三团开进横山、当涂地区,战斗在马鞍山地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4月30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4岁。
15.张铚秀,1915年7月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38年5月,跟随粟裕司令员挺进江南,开展战略侦察,战斗在马鞍山地区。1943年任含和支队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6.何志远,1912年6月出生于湖南浏阳。1938年7月,跟随新四军二支队三团接防江当溧地区,受派到刘一鸿自卫大队工作,战斗在马鞍山地区。1945年任中共和含地委书记、含和支队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7.姜茂生,1911年10月出生于广西凤山县金牙乡上牙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曾用名姜明芳。1939年1月,率领当涂特务大队狙击青山据点敌人。1955年,姜茂生被授予少将军衔。
18.王香雄,1918年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1938年7月,随新四军二支队三团接防江当溧地区。1939年9月奉命留守江当溧地区,继续战斗在马鞍山地区。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9.李彬山,1912年11月出生于湖南平江县虹桥区长庆村。1945年8月20日,时任苏浙军区三纵队九支队政委李彬山和支队长俞炳辉率部向宣当地区纵深推进,向乌溪、黄池等地的日伪军发起猛烈进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0.朱绍清,1913年出生,湖南华容县东山乡人。1939年3月,冯文华大队长、朱绍清政委率新四军4支队8团一大队,东进和县抗日。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1.廖成美,1916年出生,福建龙岩人。1939年7月底,江北游击纵队一大队长余龙贵、教导员廖成美率领一大队,抗战在和县姥下河、南义与含山的陶厂、清溪地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2.陈仁洪,1917年出生,江西省铅山县人。1941年10月,57团副团长陈仁洪率部前往和含,组建和含指挥部,陈仁洪任指挥,开辟和含抗日根据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3.顾鸿,1915年生,庐江县人。1941年10月与陈仁洪组建和含指挥部,任副指挥。组织首战螺蛳滩、巧打陶家厂、夜袭南义镇等战斗。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24.杨汉林,1915年出生,江西兴国县人。1943年3月,任新四军含和支队政治部主任。1944年6月,任中共和西县委书记,配合和含地委和含和支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5.石瑛,1916出生,陕西省长安县人。1945年4月,石瑛和覃健率领独立旅南下皖江,支援7师抗战。4月下旬,率部参加保卫和县金城、绰庙集等战斗。1964年晋为少将军衔。
26.蔡永,1919年出生,江西省泰和县人。1945年4月任新四军独立旅二支队政委,随独立旅支援7师战斗在皖江地区。先后参加夜袭赤镇、保卫金城,攻打襄安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7.张竭诚,1917年出生,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典明乡张石河村人。1945年4月,任独立旅第3支队长,随独立旅南下皖江,率先攻克赤镇,随后参加保卫和含根据地的战斗。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军衔。
28.李少元,1915年出生,湖北省英山县人。1945年4月,带领3支队随独立旅南下支援7师,和张竭诚支队长带领3支队首战夜袭赤镇,保卫和县金城、绰庙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9.余明,1914年出生,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四冲人。1943年,随7师代师长谭希林率16团取道江全县,参加拔除江和全县部分顽军据点战斗,1945年参加和县雍家镇歼灭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30.兰亭,1917年出生,安徽金寨县人。1943年9月任2师6旅16团1营营长,随谭希林旅长调入7师。1945年先后参加和含地区的运漕、雍家镇歼灭战。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31.肖选进,1920年出生,金寨县斑竹园镇肖家湾人。1943年9月任2师6旅16团1营副营长,随谭希林旅长调入7师。1945年先后参加和含地区的运漕、雍家镇歼灭战。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32.朱鹤云,1912出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人。他先后任新四军第2师6旅16团营长、团参谋长、团长,第7师19旅55团团长等职。1945年参加和县雍家镇歼灭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33.黄仁廷,1911年出生,安徽省六安市人。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4支队9团2营营长。1938年10月,组织参加含山运漕抗日歼灭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34.李士怀,1911年出生,河南省商城县人。1938年任新四军第4支队9团副营长、教导员,参加含山运漕抗日歼灭战。1962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35.吴华夺,1917年出生,河南省新县陈店乡细吴村人。1939年5月,率部在和县金城庙采取“打资敌”办法,解决自身军需供给。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36.熊应堂,1911年出生,湖北省黄安华河区熊家湾人(今湖北红安)。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5年参加和县雍家镇歼灭战。1955年被授予晋升为少将军衔。
37.李元,1917年出生,湖南平江县人。1942年冬,率部执行新四军第7师护送民工运输军需物资到盐城军部任务,途径和县香泉石灰张地区,打败阻截的日军。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38.高志荣,1914年出生,湖北省麻城县人。1938年6月调任东北流亡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战斗在和含地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39.谢忠良,1913年出生,湖南省平江县三墩乡甘家村人,字柳松,号忠良。皖南事变突围后,任新四军第7师55团团长,转战和含地区。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40.张闯初,1911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一个贫农家庭。1941年5月任新四军第7师19旅56团政治委员,转战和含地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41. 梁金华,1913年出生,湖南湘阴县人。抗战时期,任新四军第7师57团团长,1942年9月,转战和含地区。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三、结束语
马鞍山人民具有民族气节,富有斗争精神,用血肉之躯换来了美好的今天。在这里,无数革命先烈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留下了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41位开国将军为了保卫马鞍山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英勇奉献。他们是长江文化马鞍山段历史名人,铭刻在马鞍山人民心中;他们是马鞍山上空高高飘扬的41面红旗,永远引领马鞍山人民奋勇向前;他们是马鞍山人民心中的41座丰碑,永远耸立在马鞍山人民心中。在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5周年之际,我们要大力宣传41位开国将军抗日英雄事迹,宣传长江文化马鞍山段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