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英模事迹>>正文
清风正气歌丨清清白白“红管家”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孙现富
浏览次数:
2025-05-02 12:01:43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战时筹军食,艰苦计锱铢。立国主外贸,四海积财资。秉公耀日月,清白不徇私。理财称前辈,德行众所师。”这是开国中将莫文骅当年为悼念叶季壮作的一首诗。这也是叶季壮勤勉、清廉、正直人生的写照。

    4月的粤西,木棉花正浓。广东省新兴县六祖镇水湄村叶季壮故居前,绽放的红木棉挂满枝头。这是一栋老式青砖瓦木结构平房。1893年,叶季壮在这里出生并度过童年和学生时代。从这里出发,他怀揣着满腔抱负和激情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革命队伍里,叶季壮是个传奇,参加红军后,几乎没上过战场;穿了多年军装,几乎没摸过枪。然而,他的作用却无人能替。长征开始,部队经费严重短缺,叶季壮临危受命,担任红一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每到一个地方,他顾不上休息,四处筹集粮款,保障部队后勤给养。为解决部队急需,他不惜把兄长叶洁芸送来的500大洋全部捐出。1935年10月,叶季壮带领先遣团到达吴起镇,立即和镇上的干部、乡绅打成一片,为后续红军的到来做好食宿安排。杨尚昆晚年在回忆录中提到,有一段路上,官兵饱受饥饿之苦,无奈之下只能以皮带充饥。队伍抵达哈达铺时,叶季壮早已在当地备好一场流水席。途经此地的官兵,得以享用一顿丰盛的饭菜。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善于当家理财的叶季壮,按照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指示,一边组织军民开荒垦田,开发盐湖,一边兴办兵器、被服、造纸等工厂,还搞起边区经济贸易,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当局对边区的经济封锁。

    叶季壮长期从事后勤工作,经过他手的钱和物资难以计数。工作几十年,他没给后人留下钱物,却留下了清清白白、大公无私的口碑,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管家”。

    1949年,中央调任叶季壮为首任贸易部部长。进京时,他和妻子马禄祯带的全部家当是两个麻袋,里面除了几件衣服、一个大算盘,其余全部是书。帮他整理东西的警卫战士忍不住说:“首长,您也太寒酸了!”叶季壮却笑着说道:“我寒酸一点有什么关系,只要人民过得富足,我就心满意足了。”

    为官清廉,对于叶季壮来说是浸透在骨子里的信仰。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着一条破旧的皮带。从反“围剿”、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这条皮带跟随叶季壮21年,后来实在不能再用,他才换了下来。

    作为贸易部部长,叶季壮出国机会很多,但从未给家人和亲友代购过进口货。他经常教育家人和后勤人员说:“近水楼台先得月,那是剥削阶级的格言。近水楼台不得月,才是我们无产阶级的格言。我们共产党人是为穷人谋解放的,在我们革命队伍里决不允许贪污、腐化之事发生,特别是做后勤工作的同志,管钱管物,更要廉洁清白。”

    叶季壮生活非常简朴,常年上下班就是穿那身在延安时穿过的土布灰衣。有一次,叶季壮出国访问,工作人员给他做了两套料子衣服。回国后,他坚持要把做衣服的钱还给公家。工作人员不肯收,说:“如果一定要交的话,就把衣服交给公家好了,反正您平时也不爱穿料子衣服。”叶季壮却说:“按我的身形做的,别人也无法穿,怎能让国家受损失呢?还是退钱给公家好。”工作人员无奈,只好把钱收下。

    1963年,一位外国友人送给他一台手提式电视机。当时这可是稀有之物,孩子们非常喜欢,央求爸爸把它留在家里多看几天。叶季壮却毫不理会孩子们的请求,立即上交到部里。他还告知身边的工作人员:所有礼物,不许私自留下,一律上交国家。

    时隔多年,叶季壮的孙女叶小延始终记着一件事。有一年,叶季壮到广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出呼声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清风正气歌丨清清白白“红管家”
120名革命后代到苏区南雄追寻先辈红色足迹(
肖锋:120名革命后代到苏区南雄追寻先辈红色
特稿:120名革命后代到苏区南雄追寻先辈红色
党的领导确保青年运动正确向前发展——重温
华中鲁艺:一支抗战文艺尖兵
中红网-郭书文:唐山市古冶区在劳动公园举行
郭松民:“跪”与“不跪”辨析
何建明:以劳模精神谱写中国故事的时代华章
中红网-李羽贤:唐山知青文化传媒志愿者举行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