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7日,为配合中原、西北战场作战,孤立晋中、太原之敌,晋冀鲁豫军区在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指挥下发起临汾战役。由于临汾城墙坚固,我军攻城部队火力严重不足。通过发扬军事民主,确定的“首先冲破敌严密火力封锁,进到外壕,强行展开坑道爆破”英勇战法,对战役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扫清外围防线
临汾城西靠汾河,东、南、北三面是开阔平原,城墙依地势砌成,高15米,上宽10米,平均厚25米,最厚处35至40米,东关亦有城墙,规模稍次于本城。守敌约2.5万人,由阎锡山部第6集团军中将副司令梁培璜指挥,构成由外围警戒阵地、护城阵地、外壕和城墙主阵地、城内纵深阵地组成的4道完备防御体系。1948年3月1日,晋冀鲁豫军区前线指挥所作出战役部署:第8纵队位于城南,第13纵队位于城东,太岳军区部队位于城北,吕梁军区一部位于汾河以西,形成向中心合围态势,首先扫清守军外围警戒阵地,拔除护城据点,攻克东关,尔后进攻主城。
3月6日,第8纵队23旅由翼城出发,先后攻占临汾城南张茹村等外围阵地,10日拂晓,攻占距城墙500米之东的赵村和村南“借粮堆”制高点。右翼22旅先后攻占多处据点,从南、东、北三面对敌形成包围之势。梁培璜妄图趁我军立足未稳,急令30旅80团、66师196团各以1个营出城反扑。23日,敌军不断由城内增兵,我军炮兵无法压制敌人城上火力,阵地得而复失。至30日,我军攻城部队成功扫清外围据点,为夺取东关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付出较大伤亡。3月31日,前指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徐向前特别强调:“坑道是对付敌人的最好手段,我们要用‘土行孙’的办法攻打临汾,非打下不可。”会后,调整战役部署,集中全线火炮,支援第8纵队23旅、第13纵队37旅首先夺取东关,然后再依托东关进攻主城,并决定以强行坑道爆破为突破城墙的主要手段。
4月5日开始,23旅4条坑道向东关城墙掘进,37旅5条坑道也开始向东关南城墙掘进,同时在地面展开争夺外壕的激烈战斗。敌人一面以炮火拦阻,用步兵连续向我军反扑,一面在外壕底部修地堡,挖“T”形深沟,阻挡我军坑道接近,但均宣告失败。9日,23旅4条坑道挖好药室,两个由240人组成的运药队,将8700多公斤炸药运进坑道。10日18时,坑道起爆,东关城墙被炸开57米和25米宽的两个大缺口,突击部队不到1分钟便冲上城头占领突破口。至11日晨,东关被我军占领,66师除师长徐其昌带少数残敌逃入主城外,其余全部被我军歼灭。
争夺城壕外沿
4月15日,前指决定从城东、南两面控制外壕,同时,以工兵为骨干,组织坑道作业队挖掘破城坑道。15日起,攻城部队全线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第8纵队由城东南角至大东门以北发起攻击,第13纵队由大南门以东至东南城角发起进攻,太岳军区部队由大东门以北第二突出部至城东北角进攻,我军每攻占一地,敌必疯狂反扑。20日夜,23旅67团6连利用夜暗近迫作业,将掩盖交通沟挖至城东北角“火车头”阵地前沿,以4个班兵力突然发起攻击,经过10分钟激战,全歼守敌1个加强排,毙敌20余人,俘19人。同时,太岳部队占领“火车头”以北“老鸦咀”阵地和一号护城据点。见我军逼近外壕,敌人不惜代价争夺“火车头”和一号护城据点,但均被我军击退。至25日,“火车头”“老鸦咀”和一号护城据点一线完全为我军控制。
5月3日19时,67团5连以坑道爆破和暗道出击的手段,迅速攻占敌人破坏我军坑道作业的“103”阵地,自此,外壕成为敌我争夺的焦点。23旅依托“103”阵地、段家窑的两口水井,秘密挖掘多条暗道,直通外壕中部和底部,9日19时,集中火炮、轻重机枪压制和封锁敌城上火力点,67团1连突然捅开暗道口,多路同时进入外壕,一鼓作气扫除壕内敌人,夺取和巩固了登城阵地。
艰苦坑道对战
敌人在东关尝过了“土飞机”的厉害,所以在主城防御中想出多种应对坑道爆破的办法,大量挖掘“T”形、“Y”形防御坑道,密如蛛网,仅23旅正面就有20多条。同时,在坑道内用大缸到处设置“听音瓮”,胁迫大批士兵、居民昼夜轮班监听我军地下作业声音,发现动静后即以坑道向我军对挖,临近则以炸药破坏我军坑道。在地面,以各种手段侦察我军坑道口位置,发现后便猛烈轰击,还不断派小股部队袭扰我军坑道作业。作业分队与敌展开“以挖对挖、以听对听、以炸对炸”的针锋相对斗争。每条坑道设有掘进组、监听组和战斗组,听到敌人作业声即主动接近敌人,先行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