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烽火”续写时代新篇
当年烽火路,而今写新篇。当年这段战火岁月,如今已经成为泾县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泾县发改委的领导同志告诉记者,如今县里正着力挖掘红色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他们先后在合肥、上海、南京开展“循着新四军足迹走泾县”等红色旅游产品推介会。如今,云岭景区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跻身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行列。每年节假日寒暑假,县里还组织中小学生,身着新四军军装,背背包打绑腿接受革命文化熏陶,继承先烈遗志。
除了红色旅游,其实泾县还有一种独特的资源,那就是宣纸文化。我们来到当地著名红星宣纸厂,这里纯手工制作的一张乾隆贡宣售价一百多元,一刀乾隆贡宣100张,售价就达到1万两千多元,被许多书画大家奉为纸中珍品,市场供不应求。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块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红星宣纸厂还特地对外开放了乾隆贡宣的生产车间,将之打造成为一个旅游品牌,源源不断吸引来众多游客,其中还包括许多海外华人和国外游客。县发改委的同志介绍说,泾县仅宣纸制造一项每年的产值达两个多亿,为将泾县宣纸这个资源做大做强,当地下一步将加大力量开发好宣纸文化旅游这个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块瑰宝更好地推向世界。
现在,泾县的宣纸产业价值链不断延伸、拓展,不仅建起了“宣纸文化园”,还专门成立了“文化发展办公室”,促使宣纸产业向“拍卖、交易、创作、收藏、会议、旅游、节庆、影视”等多维纵深经济领域进军。
“当时新四军中还流传一句话‘两条半枪闹革命’。两条半枪一条枪是枪杆子,一条枪是笔杆子,半条枪是锄头把子。”泾县人武部政委刘祖英告诉我们:“如今在经济建设战场上,泾县的思路同样是要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一起抓。”据介绍,今天的泾县正按照“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统筹发展”的思路,对现有的主打产业电机设备制造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加大对矿产品深加工力度,同时利用当地青山绿水建立“农家乐”示范点,全力打造“红色泾县、宣纸之乡、皖风徽韵、绿色山水”的旅游形象。
云岭来了新四军,山欢水笑人相迎。如今,“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中国首届经典村落景观”等美誉为昔日的云岭烽火增添了更多的色彩。泾县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不断扩充储备发展空间,硝烟散去的“云岭”正张开臂膀,欢迎来自各方的宾客。站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出口处,回头望,历史深处,那九根或残缺或完整的石柱沉默不语;向前看,门外街上,已是车水马龙,人声喧闹。如果没有60多年前的“皖南事变”,历史又会怎样?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正如陵园留言簿上有人如此写到:“不能释却的闪电和风云,成为一个时代不能遗忘的背景。时刻想着它,建设我们的家园,就有不竭的动力和汩汩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