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级较高的《内部参考》中刊登,但它是中国记者在国外第一线的观察所得或者是在当地亲自采访的报道,按当时新华社国际报道的发稿标准,又不能发公开的国际新闻。陈理昂的建议,扩大了《参考消息》的稿源,增加了独家报道,又为驻外记者来稿寻找到出路,因此获得了社领导的支持和批准。
对于《参考消息》刊登驻外记者写的稿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参考消息》应该只刊登国外和台、港、澳媒体上面我们看不到的材料,不要刊登新华社记者写的材料;也有人认为,《参考消息》拥有广泛的读者,订户超过国内任何一家报刊,既然能在《参考消息》上刊出新华社驻外记者的稿件,新华社的国际报道为何不公开发表?
当然,说归说,《参考消息》还是执行了经社领导批准的意见,刊登了驻外记者采写的参考报道。后来,给《参考消息》写参考报道又发展成为新华社驻外记者的任务之一;《参考消息》从20世纪90年代开辟的“专刊”、“副刊”、“特刊”,也成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和特邀的我国驻外人员发表所写的参考报道的园地。
《参考消息》第一次刊登的新华社驻外记者采写的参考报道,是驻摩洛哥记者陆成哲写的关于我国华侨在北非生活和投资经商的情况。稿件是参编部主任陈理昂亲自挑选并刊登在第三版上的。后来,我在新华社的《内部参考》上看到时任新华社国内部主任杜导正率团赴日本考察农业归来后写的长篇内部报道,觉得对中国很有参考价值,文章也没有机密性,便和杜导正联系,建议他略作修改,在《参考消息》二版上半部连载刊出。
1983年,新华社国际部主任李延宁奉调出任新华社华盛顿分社社长。行前,我找他商量给《参考消息》写稿的事。当时他正发愁自己写的稿件没有出路,便慨然应允了。他到美国后,经常写来对美国的观察,《参考消息》也在二版下方给他留下“地盘”,在他任职期间,那里几乎成了他的署名专栏。
刊登驻外记者写的参考报道,也促进了参编部编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经过动员布置,此后每个地区只要发生重大事件,就能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专门的或连载的编译材料,这些材料也没有先登在《参考资料》上。《参考消息》原来只刊登外电外报的纯粹翻译材料,这种编译材料主要是根据外电外报客观地提供事实、背景,报道外界对事物的反应、分析和展望,没有我们自己的评价。可以说,此举是在《参考消息》上开辟了一种新的报道形式,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就连社长穆青对一些报道也表示过赞许,参考报道也因此被列入全社好稿评选范围。
新的报道形式也为参编部干部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新的平台。改革开放初期,经常在《参考消息》上编译介绍美国社会情况的北美组组长戴增义,就因此被公认为美国问题专家。在实行专业职称制度初期,新华社评定编辑系列高级职称时,戴增义被一致通过为高级编辑。经常编译连载参考报道的张国良、夏海涛、詹得雄等,先后到参编部领导岗位上担任职务。
一些精彩的、符合社会需要的连载,也被出版社看中,印成单行本发行,记忆中有《石油大鳄》、《美国五十州》等好几本。
为了美化版面,让读者更加注意参考编译人员写的连载,后来每篇连载上都增加了特制的美术题头。速写画家李燕生便是这时参加到《参考消息》的队伍中来的。
现在,《参考消息》报上还不时出现编译连载,大概可以算作改革开放初期开创的一个保留节目吧!
让出“出口转内销”阵地
改革开放初期,《参考消息》在编辑工作方面,不是只有扩大稿源这一个方面,在另一个方面,影响较大的,是把最受读者关注和欢迎的亮点阵地让出。这个亮点阵地,就是外国记者报道的对中国领导人的访谈记录,在参编部内被称为“出口转内销”。
“出口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