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日,是《参考消息》报问世50周年的日子。《参考消息》是在批判斯大林、破除僵化思想的背景下于1957年诞生的,是一项打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新政”。50年来,它一直以“教育人民”为宗旨,以刊登外国和台、港、澳地区的通讯社、报刊等媒体上的材料为内容,从而保持了毛泽东当年说的“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的地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小小的构件。
当然,50年来,《参考消息》报不是一成不变的。老读者一眼就能看出,它的篇幅从四开四版增加到四开八版,每周还要增加出版“专刊”、“副刊”、“特刊”各一次,每刊都是八版,其余时间还有“地方参考版”,俨然是一份有相当厚度的报纸,而不再是“小报”了。进入21世纪,它更从原来新华社参考材料编辑部(简称“参编部”)分离出来,成立了独立的参考消息报社。
其实,它的最大变化,从报纸性质来说,是从“内部刊物”变成公开发行,报纸刊头下的4个小字“内部刊物”悄然消失了,读者可以在全国各地报摊上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它。这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信息的开放程度大大增加。30多年前,周恩来在向法国总统德斯坦介绍发行《参考消息》的意义时说,“中国人不怕资本主义思想(宣传)”,确实如此。
这个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出现的。它和中国其他改革开放措施一样,都是渐进的,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参考消息》在开始这个过程时,笔者恰好在新华社的参考材料编辑部工作,亲历了其间的一些变化。现在,笔者把改革开放初期它从“内部刊物”变成公开发行过程中一些有趣的故事回忆出来并告诉读者,对关心和想了解它的人,或许是一件有益的事。
《参考消息》发行的黄金时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是《参考消息》发行的黄金时期,1979年达到900多万份,不仅在中国报纸的发行量中独占鳌头,就是在世界报纸的发行量中也是前几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说有多种原因。
第一个原因,应该归之于20世纪70年代中央调整对外策略。为让全国人民了解时代形势,毛泽东下令扩大《参考消息》的阅读范围,打破当时只允许中层干部以上和一定范围的知识界的订阅限制,要求全国共产党的每个支部,包括工、农、兵、学、商等各条战线,都要有一份《参考消息》。这样一来,《参考消息》的发行量便从长期的几十万份一下子升到百万份。
第二个原因,是《参考消息》在“文化大革命”中做了好事,时间刚过不久,读者还没有遗忘。特别是《参考消息》的阅读范围扩大到基层后,初次接触到它的读者,看到了它的大量独有报道是其他媒体上没有的。这其中尤其令人难忘的报道至少有两回:一回是《参考消息》刊登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的6篇访谈录;一回是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参考消息》一连20多天每天用两三个整版篇幅刊登国外有关的反应,与当时被“四人帮”控制的其他国内报纸大不相同。
第三个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大规模落实干部政策。“文化大革命”前的《参考消息》,它的读者是“限制性”的,对行政级别、职业性质都有规定,能够阅读《参考消息》,代表此人的一种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文化大革命”中不知有多少干部、知识分子在“革命”和“专政”的口号下被取消了《参考消息》的阅读资格,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直到林彪事件后才得以恢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落实干部政策,被取消阅读《参考消息》资格的干部纷纷要求恢复阅读资格,甚至把能否阅读《参考消息》当成衡量干部政策是否完全落实的标志之一。那时参编部每天不知要收到多少来信,要求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