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卢沟桥:全面抗战打响第一枪
2015-09-01 16:24:53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何鑫 何苏鸣 张丽 陈伟斌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距离北京市区18公里左右的永定河上有座古老石桥,八百年的风雨沧桑,使它宛如一位百岁老人,岁月磨砺下的石板路,写满故事。

    它,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闻名于世,曾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桥畔一座汉白玉碑亭里,清乾隆帝的御笔印证着它昔日的风光。然而,1937年的7月7日,却改变了它一生的轨迹,全世界的人都记住了它的名字:卢沟桥。

    那一天,天空晴朗。历史奔流至此,瞬间迅猛改道。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全民族共同抵抗外敌入侵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为惨烈的战争,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赢得全面胜利的反侵略战争,由此开始。

    侵略,蓄谋已久

    家住卢沟桥畔的85岁老人郑福来回忆,“七七”当天晚上,他在睡梦中被枪炮声惊醒,第二天早上,一枚炮弹在自家北房西侧爆炸,小伙伴四春子不幸被炸死。

    关于那一天,历史这样记录:7月7日夜,日军一部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寻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方的拒绝。当交涉还在进行时,日军即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当时驻守宛平县城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奋起抵抗。

    事实上,日军所谓“失踪”的士兵很快就归队了。“七七事变”蓄谋已久。日本人为何如此想霸占卢沟桥?从当年的地图上可以看出:此时北平城事实上已三面陷入日伪包围,只剩西南面尚有29军驻防,宛平一失,北平将成一座孤城,守住卢沟桥,就是守住北平与中原的通道。

    日军以演习为借口,经常到宛平城、卢沟桥一带活动,侦察地形,并多次与29军发生争执。进入1937年夏天,日军加大挑衅力度,战火已一触即发:当年6月,日军一部以攻取宛平城为目标,不分昼夜进行演习。就在“七七”前一天的7月6日,日军在龙王庙以卢沟桥为目标进行攻击性演习。

    “夺回卢沟桥!”命令下达时,手持大刀的29军士兵群情激奋——他们抱定与城、桥共存亡的决心,在宛平城居民的协助下,把城东门堵紧,城西门只留下一条缝隙供人出入。29军的大刀队,又一次让日本侵略者魂飞魄散。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杀!”这首流传至今的《大刀进行曲》是作曲家麦新受29军英勇事迹感染,一气呵成。

    2岁多的赵学芬和4岁的赵学武,却再没见过自己的父亲赵登禹,他是29军132师师长。7月28日,39岁的他因为汉奸出卖,成为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牺牲的第一位师长。同一天,29军副军长佟麟阁壮烈牺牲。29日,北平沦陷。

    城墙上面密布的弹孔记录着这场国耻与苦难的开始。7月8日,“七七事变”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就在这里——卢沟桥,日本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全面抗战随之爆发,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主战场。

    抗战,血染大地

    短暂的20世纪,硝烟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伤口还未愈合,更大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战争波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口被卷入,1.9亿人因战火而伤亡。“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这句源自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台词,成了描述二战气息的经典语言。这场空前的人类浩劫吞噬了千千万万条生命,令无数城市和乡村满目疮痍,数不清的文明古迹毁于一旦。

    而在东方土地上,日本侵略者肆意屠杀,奸淫掳掠,犯下了滔天罪行。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谈到日军的罪行,郑福来老人难掩愤慨:“在日本兵眼里,中国人是可以随意杀的,根本不需要理由。”那些日子,男人扛炮弹,女人烙大饼,小孩端水,士兵磨刀,“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把鬼子赶出去!”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在赵登禹、佟麟阁的身前身后,无数英勇的中国军人倒下了,鲜血浸染大地——他们前仆后继,用血肉铸成新的长城,使日本帝国主义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并最终使其陷入战争泥潭而不能自拔。

    从卢沟桥事变到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场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对其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二战“三巨头”曾这样评价中国: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够避免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中国的抗战,也是世界的抗战:从中国的台儿庄到埃及的阿拉曼,从苏联的库尔斯克到美国的珍珠港,从法国的诺曼底海滩到太平洋上的中途岛,全世界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中国抗战的胜利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发展的重要转折:曾经惨痛的战争记忆,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无比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发展良机。

    历史,不会忘记

    时间随着永定河,无声地流淌了78年。曾经数着卢沟桥上石狮子长大的孩子,也都渐渐搬出了宛平城。昔日的战场,现在安静得好像睡着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月亡华”妄想
·下一篇:无
·寻找方大曾——第一个报道卢沟桥事变的人
·方大曾的卢沟桥战事亲历记
·“家在卢沟桥北边”——走进老舍战时旧居
·难忘卢沟桥畔的硝烟——回忆我的父亲李文成
·《卢沟桥放歌》——献给抗战胜利七十年
·卢沟桥
·谒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碑——兼缅怀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们
·卢沟桥抗战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站在卢沟桥上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卢沟桥:全面抗战打响第一枪
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月亡华”妄想
南京大屠杀:人类历史黑暗一页
平型关大捷:一战豪气振华夏
彭志安:美国旧金山华侨华人隆重纪念抗战纪念世界二
特稿:美国旧金山华侨华人隆重纪念抗战纪念世界二战
百团大战:竟扶危局定神州
“驼峰航线”上的年轻勇士——记为中国抗战牺牲的美
重庆北碚:从未褪色的抗战记忆
暴丹、于利国:心怀爱国情,情系大泽山——纪念抗战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