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于2013年12月26日博客文集,现摘录、修订、补充内容并统一标题写法,以作为早期毛主席塑像的系列篇。
学院路向北至清华东路向东,即是中国农业大学。事先知道毛主席塑像朝南,所以,塑像位置在清华东路的北侧就对了。果然,问迎面走过来的一位女学生,农大的毛主席像在哪儿?答向前,左手大门里边就是。女学生做了一个标准的手示动作,五指并拢、手心微斜、手臂伸直、手掌指向。

【01】中国农业大学的毛主席塑像。 单 位: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 地 址:北京清华东路17号 地理坐标:东经116°21′0″ 北纬40°0′01″ 塑像朝向:南 立像时间:1968年 拍摄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农大这尊毛主席塑像看上去似乎比学院路上其他几尊小一些,也可能是因为环境空间大小的视差。1960年仿建莫斯科大学中央主楼的主楼落成,8年后,主楼前建造毛主席塑像,整体看,塑像位置、体量与主楼搭配合适,布局均衡、协调。 我围着塑像慢慢地走了两圈,底座上面没有字迹。 从地大到农大不超过1.5公里的路程内有四座毛主席塑像,分别在地大、北科大、石勘院、农大,这四座毛主席塑像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塑像位置均为原北京八大学院之一;二是塑像体量与造型几近相同,都是毛主席穿风衣的;三是修建主体建筑的时间在前及立像时间在后,且至今环境无明显变化。 眼前的毛主席塑像和主楼上悬挂的红色横幅“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让我想起“九大”的情景,几十年过去了,如隔日历历在目,到处人涌如潮红旗似海,高音喇叭口号震响革命歌曲声入云霄…… 当时我上初中。

【02】2012年11月20日拍摄。 离开农大的时候,我看见一些学生聚集在毛主席塑像前拍照合影。

【03】2013年4月30日拍摄。 立这尊像的时候,这所学校的名称是“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更名“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

【04】2013年4月30日拍摄。 这座雕塑的蓝本是1954年侯波在北戴河海边为毛主席拍摄的那张照片。

【05】2013年4月30日拍摄。 关于这座雕像有一段文字记载,出处不同,但内容差不多,摘录如下: “毛主席像位于东校区主楼广场前,始建于 1968 年春,是由许一飞、毕文淦、冯标俊等教师以毛主席在北戴河照片为蓝本,充分参照学校主楼剪影确定外形规模和造型,每个尺寸都考虑主楼的景深、高度等协调匹配,以获得良好视觉效果。经过近半年夜以继日的奋战,塑模、镶嵌、打磨 …… 建造而成。毛主席背手站立,风衣自然飘起,目光炯炯,形象庄重伟岸。因模型质量好,塑像完工后,部分高校或地市单位曾来校借模复制。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全国毛主席像多数被拆除,我校毛主席像在师生的坚持下,得以保留。农大校园也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主席像还矗立依然,成为师生校园记忆中的重要印记。” 如果说毛主席塑像最早集中出现于国内高等院校并非历史的偶然,那么,后来他们能把这些塑像保留下来则是历史的必然。

【06】老照片。 1981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的年历。

【07】老照片。 很难看出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摄的,大门垛子上挂着“北京农业大学”的牌子,看主楼,确实是位于颐和园西路的北京农业大学(后为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主楼前有一尊毛主席塑像,而且很可能与当时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后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的塑像为同一模具。现在,这尊像不在了。 现在说起农大的毛主席塑像,是指农大的东校区,而非西校区。

【08】2023年12月26日拍摄。 十年一晃而过,镜头里变化不大。 上世纪六十年代建造以古典为主、折衷欧洲多种建筑风格的主楼与高大挺拔傲然屹立的毛主席塑像已经融入这所校园的历史,走过的路、经历的事,以及精神和信念全在里面,赋予后人的,是勇气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