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林胡鳅在安(溪)南(安)同(安)边区的革命斗争岁月(组图)
作者:林强
浏览次数:
2025-07-16 11:37:0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安南同边区,是指解放前闽西南白区地下党的革命据点地区。其范围包括现在的泉州市安溪县龙门、官桥,泉州南安市的翔云、福庭、英都,厦门市同安区的半岭、梧峰等地。【1】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安(溪)南(安)永(春)德(化)苏区成为囯民党反动派重点围剿的对象之一,安南同边区军民转入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1935年10月后,原闽南工农红军第二支队(红二支队)队长尹利东(尹林平)、政委彭德清先后调离安南永德苏区,红二支队最后据点安同南特支书记林师柴等人在安溪龙门镇被杀害,剩余的党员、红军骨干力量一部份分散隐蔽下来,一部份经厦门转移到东南亚,安南同边区革命转入低潮。【2】

↑上图为抗战时期安溪县党组织活动区域示意图

    1937年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白清机从福州监狱释放后回到安溪龙门。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在上海参加抗日救国会的进步青年林降祥与在日本留学的林火枝(林成茂)、童雪芝夫妇也先后回到龙门。他们同隐蔽在家乡的党员林水芸、林茶,进步青年林清辉、白宗兰等取得联系,以林火枝为首,包括林降祥、林水芸、白宗兰、林清辉计5人组织“党的同情小组”,以“继承林师柴烈士的遗志”为行动口号,宣传党的团结抗日主张,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2月,李毅然受中共厦门市工委派遣,到龙门中心小学任教,与林降祥取得联系,指导“党的同情小组”的活动,考察土地革命时期隐蔽下来的党员的情况。5月13日厦门沦陷,厦门工委和“厦青团”(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撤往漳州。随后,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厦门市工委同漳州市工委合并,成立中共漳厦工委(后改组成立漳南工委),隶属漳州中心县委。【3】

    1938年6月间,漳州中心县委委员、平和县委书记林胡鳅来到安溪龙门检查指导工作,这也是林胡鳅第一次踏上安南同边区。【4】林胡鳅向李毅然传达中心县委指示:龙门可以重建党的组织,同时搞“白皮红心”两面政权。漳州中心县委委员林胡鳅的到来,说明当时党的领导对龙门地区的重视。此后几个月,李毅然从“五人小组”、“半斋读书会”等党的同情组织内挑选、逐个审查,先后恢复了林水芸的党籍,吸收林清辉、白宗兰、白生泉、张连等入党。

    1938年秋,厦青团的朱迺仁、李德心、李兆直、吴忆瑜(女)等来到龙门,先后由李毅然安排在龙门小学任教。厦青团同志的到来,大大增强了龙门地区的革命力量,加速龙门地区建党的进程。

    1938年10月,漳州中心县委特派员林胡鳅再次来到龙门。中心县委批准重建龙门支部,李毅然任支部书记,朱迺仁、林降祥、林水芸为支部委员,党员13人(包括厦青团党员)。【5】原厦门中心市委于1932年创建的南(安)同(安)边区党组织划归龙门党支部领导。在陈奇(陈国忠)的陪同下,林胡鳅和陈德曼(洪庆礼)准备长期隐蔽在龙门地区,指导龙门党支部秘密开展工作,并由林降祥负责掩护。为便于掩护身份,龙门党支部支委(后任龙门党支部书记)林降祥征得林胡鳅本人同意,为林胡鳅起了化名林水田,并在目场为他们安排住所。【6】随后,在龙门党支部的领导下,龙门建立了党的武装队伍---龙门武工队,队长林水芸,集训队员10多人;在目场秘密开办造枪厂;还通过各种关系向海外华侨募捐款项、布匹和药物等,除购买一批枪支弹药,一部分留作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大部分转送闽南老游击区。【7】

↑上图为中共龙门支部诞生地旧址

↑上图为中共龙门党支部书记李毅然(文后附革命生平简介)

↑上图为林降祥(文后附革命生平简介)

    1940年6月,漳州中心县委委员、闽粤赣边区闽南中共七大候补代表林胡鳅和洪庆礼奉组织之命又一次来到龙门,直接与林降祥单线联系开展工作。林降祥安排林胡鳅(林水田)、洪庆礼住在目场“红色堡垒户”林文东家里,白天参加林文东家里一些小量农活,夜间进行革命活动。【8】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吸收林水火、林文东、林文炮等一批人入党,并于1941年建立了龙门地区第一个农民支部---中共目场支部,支部书记林水火,组委林文东,宣委林乌仕。在龙门党组织转入长期隐蔽之前,“目场党支部”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多名优秀农民党员的强大组织力量,目场支部也发展成为龙门地下党组织的一个坚强堡垒(党称为红色村)。【9】根据漳州中心县委指示,为培训武装斗争干部,林胡鳅和洪庆礼还从目场党支部内挑选林文炮、林文与、林维坤(又名陈根藤)三位同志到闽南游击区学习、锻炼一个多月。【10】这是党第一次从目场选送干部,时间是1941年10月。

↑上图为秘密设在目场的龙门造枪厂旧址

↑上图为地下党目场接待站旧址---林文东住宅

    林胡鳅于1941年1月当选闽南特委委员,他从安溪龙门回闽南漳州后即赴永(定)、(平)和、(大)埔、(南)靖边区,领导边区人民群众起来革命斗争,其间历任中共永和埔、永和靖县委书记,并于1942年2月在平和县“小芦溪”和闽南特委书记朱曼平一起开展中共闽粤边委领导工作。【11】闽南特委则相续又派出罗林、郑敦等干部奔赴龙门,继续领导、指导安南同边区党的革命工作。

    在安南同边区的革命征程中,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二支队及尹林平、彭德清等领导,还是抗战期间以林胡鳅、郑敦为首的漳州中心县委、闽南特委特派员干部,还是解放战争期间的边纵八支四团、林金狮、张克辉等人,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他们紧密团结当地党群组织,团结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安南同人民终于迎来全境的解放,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备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福建的组织分为两大系统,它们都在安溪秘密地恢复党的活动,发展党的组织,发动各阶层人民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漳州中心县委、闽南特委在安溪建立的党组织,习惯称为“闽西南地下党”;泉州中心县委在安溪建立的党组织,习惯称为“闽中地下党”。【12】

    主要革命人物生平简介:

    李毅然,化名李汉滨,福建南安人,1909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到龙门恢复党的组织,同年10月任中共龙门支部书记,创建龙门武工队,领导了安南同边区的抗暴斗争,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为边区培养了许多党员和干部。1940年调离安溪,1942年在桂林病逝。

    林降祥,又名林青,安溪龙门人,1915年出生,先后就读于集美中学和复旦大学。1936年在上海参加抗日救国会,“党的同情组织”成员,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龙门支部委员、书记。积极组建抗日武装,建立“白皮红心”两面政权。1941年到印尼爪哇开展华侨工作,任民族解放抗日大同盟总部组织部长、创办《南侨日报》任社长。1952年回国。历任中侨委副处长、全国侨联办公室副主任、联络部负责人。1982年病逝。

    漳州中心县委特派员林胡鳅革命生平简介:

林胡鳅烈士

    林胡鳅,1917年出生,漳州平和县人,原名林养生,因革命需要多次化名林湖鳅、乌鳅、林水田等。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1933年底回家乡开展地方工作;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起历任漳州中心县委少先队负责人、中共双蒙区委书记、五南区委书记;1936年11月至1938年2月,担任平和县委委员;1938年3月,担任漳州中心县委委员、平和县委书记;1939年11月在闽西南潮梅特委第六次执委扩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系闽粤赣边区闽南唯一七大党代表;1938年6月至1941年期间,以漳州中心县委特派员身份多次赴安南同边区视察指导工作;1941年1月担任闽南特委委员;1940年9月至1943年10月底,历任永和埔县委书记、永和靖县委书记;1943年11月奉组织之命回平和工作,次月在平和峨眉山席草坪因叛徒出卖和夫人吴珠清(抗战时期中共平和县委副书记、妇女部长)一同被捕,1944年12月在押赴崇安集中营途径南平建瓯时被敌人折磨至死,以身许党,年仅27岁。【13】

    参考书目资料:

    【1】《龙门风雷》P09,白凤毛 著“回忆安同南边区的革命斗争”,中共安溪县委党史研究室、泉州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编;
    【2】《龙门风雷》P191,张连 著“龙门(安溪、同安、南安边区)党组织两次被摧残后恢复组织的简况”,中共安溪县委党史研究室、泉州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编;
    【3】《中共泉州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P229,中共泉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共闽南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P233,中共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闽粤赣边区史》P426,闽粤赣边区党史编审领导小组 著;
    【4】《中共泉州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P229,中共泉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5】《龙门风雷》P70,罗林 著“中共闽西南白区党组织的斗争概况”,中共安溪县委党史研究室、泉州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编;
    【6】《龙门风雷》P27,林降祥 著“忆龙门地区革命斗争”,中共安溪县委党史研究室、泉州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编;
    【7】《中共泉州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P230-231,。中共泉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8】、【9】、【10】《龙门风雷》P207、P209、P212,林定汉 著“红色堡垒村---目场”,中共安溪县委党史研究室、泉州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编;
    【11】《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组织史资料》(1926年2月-1987年12月)P301,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党史研究室、福建省档案局;《中共闽南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P266,中共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福建中央苏区纵横·平和卷》P107,陈天才 著“回忆刘永生在闽南活动情况”,中央党史出版社;《平和县革命遗址概览》P202,平和县民政局、中共平和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等编;
    【12】《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安溪县组织史资料》(1927年8月—1987年12月)P42-43,中共安溪县委组织部、中共安溪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安溪县档案局;
    【13】林胡鳅烈士革命事迹展厅布展材料。

    【原文刊载于厦门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会刊《鹭涛》2025第2期(总第111期),本文文字图片略有增删。】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联播-姜廷玉:毛泽东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下一篇:无
·特稿精选-李慧: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山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规划技能竞赛中荣获佳
·红色头条-王志刚:永远的毛泽东同志——献给毛泽东的歌(组图)
·特稿精选:新疆阿克苏退役老兵王庆荣决心在沙漠种植中草药欢迎大家合作(组图)
·红色联播-姜廷玉:毛泽东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特稿:薪火引航,潮涌蓝海:探寻芦浦革命记忆与农文旅融合之路(组图)
·特稿:缅怀临川忠烈,赓续精神血脉——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秉烛班“三下乡”社会
·特稿:追寻红色足迹 砥砺青春担当——安徽理工大学青年赴江苏洪泽开展红色教育实
·特稿:踏浪湘江寻赤帜,燃情岳麓绘青春(组图)
·特稿:临川寻红承壮志,青春践履续华章(组图)
·特稿:景德镇经典瓷雕《抗联女英雄赵一曼》赏析与解读(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林胡鳅在安(溪)南(安)同(安)边区的革
林强:林胡鳅在安(溪)南(安)同(安)边
特稿:林胡鳅在安(溪)南(安)同(安)边
《老红军专辑》之二十八
1949年军区政委返乡,欲报杀母之仇,毛主席
特稿精选-李慧: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山东省
红色教育-洛刚:一场有益的暑期红色教育活动
红色头条-王志刚:永远的毛泽东同志——献给
作家陈欣获得“抗战胜利80周年文化传承楷模
建行内蒙古分行、陕西分行团委在井冈山联合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