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红军的经历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他们在当年所经历的事件是不能重复的历史。我前后利用十多年的时间内对在江西工作的和江西籍在全国各地的老红军进行了寻访,他们有的是将军,有的是卫生员,护士,有的是战士,警卫员,马夫,挑夫等等,但他们艰苦朴素,不居功自傲,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充满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是当代人的楷模。
抬林彪到延安治伤的谢子山

2001年9月29日上午,我来到了江西省人民医院,在435病房见到了老红军谢子山。谢老正在打吊针,孙阿姨叫我坐,并倒杯开水说:“你先休息下,等吊完针你再采访他。”等了二十来分钟,谢老吊完针穿好上衣,坐在床上与我交谈起来。
从交谈中我得知,谢老1916年出生在江西瑞金叶坪,1933年参加工农红军,分在红一军团, 1934年10月随红一军团从瑞金出发参加长征,1935年到达延安,
1936年入党,担任炊事员和电话员。
1938年抗日时在八路军总部当电话员、支部书记,后调一一五师东进支队。1940年担任一一五师直属电话队副政治指导员,1941年担任鲁南军区二分区沭河大队队长,1942年担任十九团营长、副团长、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担任团长,参加了淮海战役。
1952年后历任水利二师三总队总队长、在刘家峡水电师任副师长、江西柘林水电局副局长、水电公司经理、革委会主任。1976年在原水电局离休。
谢老记忆最深的是参加抗日第一仗,在一一五师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取得平型关大捷。第二仗是取得吴城镇战斗的胜利。当年日本鬼子失败后,不服输,他们还送饼干、罐头等物资到一一五师师部,讲约过时间,选一个地方与一一五师打过。师部请示毛主席,毛主席说:“我们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想在哪里打就在哪里打,这是中国的土地上,打侵略者是中国人民、中国军队的权利。”
谢老接着说:“在平型关战斗结束后,林彪穿着缴获的日本军官服,骑在大洋马上,被阎锡山部队当鬼子打中一枪,当时伤势较重,林彪相信江西人,要求选派江西籍人员送他去延安治伤,组织上选派我和几位江西老乡去抬担架,一直将林彪送到延安治疗。”

朱德总司令的马夫--马银德

由于谢老身体欠佳,我不便太多打扰,我告辞出来找到403病房的老红军马银德。
马老爱人王阿姨见我来找马老采访,很热情地向马老介绍说:“人家小戴来采访你。”马老连声说:“好,坐、坐、坐。”
马老说:“1918年我出生在四川巴中县,家里上无片瓦,下无寸地,我们叫一个村,实际就是两家人家,一栋草房住着两家。10岁那年,我母亲去世,父亲在此之前就已死了,孤儿的我被邻居收养。被收留人家也是穷苦人家,我就天天在山上放牛。1933年,我已15岁,红军到了巴中来到了我们山村,我就参加了红军第四方面军,193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长征中,与红一方面军会合后,我调去跟着朱德总司令当马夫,二次过草地,在草地里行走很艰难,有时我拉着马尾巴走,怕掉进泥塘中去。在草地睡觉也很困难,大家背靠背相互取暖,要不然会冻死。草地里没有吃的,由于缺粮,大家吃草根、皮带、皮鞋底,有很多战友是在草地里饿死的。
在行军中,一次我看见一座庙,我进去找吃的,发现菩萨肚里有些谷子,我将菩萨打碎,将肚里谷子磨碎,大家高兴地说,这次可以吃顿饱饭了。
1936年我们到达陕北延安,部队发了新衣服,我们将破旧衣服扔进火里去烧掉,烧得衣服上的虱子噼哩啪啦响。”
马老1949年随部队南下来到江西,分在抚州军分区临川县大队任后勤股长,1951年调九江疗养院工作,1953年在东南军区干部学校任后勤科长并参加学习,1954年转业到江西省商业厅工作,1957年国家号召干部上山下乡,马老要求到农村去发挥作用,下放到大漳山垦殖埸任埸长。
1970年马老回了次老家四川巴中,收养他的二老已不在。乡亲们告诉他,他当红军走后,国民党要枪毙二位老人,后得知你是他们收养的,就放了他们一马。土改时,政府分了房子并得到政府的红军家属照顾。
1980年马老回到江西省商业厅,1981年离休。
参加夜袭阳明堡机场的王发义

在况老隔壁的干部536病房住着老红军王发义,听说我来采访很高兴,并请我在椅子上坐。老红军王发义于1918年出生在四川万源县青花乡大茶园。1933年参加工农红军,当时在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六团,军长王洪昆,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红军就随部队在华莹山参加了对刘湘部队的战斗,一直到1934年6月,将刘湘部队赶出了四川万源县,万源县解放后,部队进行了整训,整训结束后,部队从万源县直接出发开始了长征。
谈到此,王老长叹一口气说:我的部队长征由于张国焘的原因,不仅多走了路,多打了仗,而且还多牺牲了许多红军将士。
部队到达阿坝后,与陕西的杨虎城的部队打了一仗,消灭了他一个旅,然后继续前进,打到了陕西汉中,由于敌人集结多,部队转移回到四川广源县,部队整训一段后,受命西征。进入藏区后,上面通知每人带十五斤干粮,一小捆柴火,从校场坝出发过草地,走了四天到达包座,与胡宗南部队打了一仗,尔后部队继续前进,帮红一方面军打开路。
红一方面军过去后,我们部队又返回草地走到四川天全县,先打下天全县,刘湘部队望风而逃,我们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四川的云清县,县里一条河,国民党将桥拆掉,我们过不去,相持一段时间。
1935年,我们又转翻夹金山进入藏族地区,部队到达四川甘孜恕江边小息,又第三次过草地,走了8天才出草地。
走出草地部队进入青海到达甘肃省,这是一路走一路打过来的,一直打到黄河边,离兰州市不到50-60里,在离兰州30里的地方,我们四军负责掩护兄弟部队过黄河,胡宗南派重兵围追,并切断了我们的退路,第9军、第30军、第33军抢先过了黄河,第31军和我们四军没有过黄河。
部队转移到离敌人只有50来里路的地方待命,当时是上面敌机来轰炸,部队没有粮食吃,走了几个月,没有棉衣,又冷又饿,我买了两块羊皮前后挂一块防寒,我们撤到了羊圈山。
这时,发生西安事变,我们部队从羊圈山南下,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在我们到达清阳县时,发给我们每人一套棉衣、棉裤,于1936年我到达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王老在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从山西到冀、豫、鲁地区发展抗日武装、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后又调回山西,在平定县参加对日作战。
1937年10月,我参加了第七六九团夜袭阳明堡机埸著名战斗,经过一小时激战,歼灭日军一百余人,毁伤敌机二十四架。
解放战争时期后,王老调到东北解放军总部警卫团工作,1948年在战埸被炮弹炸伤残后,转业做地方工作。1949年南下到达江西,在江西省委秘书处工作,后派任江西日报社当经理。
由于文化低,王老找到省委杨尚奎书记,提出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组织上先后派他到江西安远县、兴国县任公安局长,在兴国组织活捉了土匪头子赖树贵,得到省里通报表扬。
1954年调江西省公安厅任处长,1956年下放到九江赛城湖农埸工作,1964年调到江西省水利厅,后在江西省农业厅离休。
放牛娃成作战参谋的程远大

2001年10月4日上午我来到了民德路状元桥边的江西省外贸厅宿舍,寻找老红军程远大,到达宿舍门囗,门卫是我老邻居,我问他老红军程远大住在哪套房,他主动领我到了程老家。
程老家住在一楼,朝南阳台正面对东湖,开阔而郁静,我俩坐在阳台上聊了起来。
程老1921年8月1日出生在山西省武乡县[原八路军总部所在地],6岁时就在家帮人放牛,讨饭过日,1935年,4岁的他就给地主家做长工,晚上就和同村伙伴参加当地的抗债团活动。1936年参加了牺盟会,在太行三区工作队当队员,后调到区工所做行政助理员。
1942年在晋、冀、鲁边区行政干部学校学习后,组织安排他在晋、冀、鲁边区政府民政厅任科员。1945年8月在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司令部任营级作战参谋。1946在山西寿阳县政府任教育督学科科长。
1949年在南下途中,在华中15纵队华中支前司令部九江办事处当秘书、10月后任赣西南民政处科长、赣县代理县长、代理书记、县长兼书记、赣州地委秘书科长。1953年任南康县谭口区委书记。1954年先后担任江西省外贸局办公室主任、江西省外贸局矿产公司江西公司经理、江西省外贸局副局长。
文革中曾响应党的号召下放农村参加劳动,1977年担任鄱阳县委副主任、1982年担任鄱阳县政协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