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倡导和推动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发动全民族抗战,挽救民族危亡,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还积极声援和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倡导建立东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促进各国人民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争取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推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毛泽东关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在延安撰写《论持久战》。
一、强烈谴责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行径,积极声援和支持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毛泽东十分关注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对于法西斯的侵略行径进行强烈谴责,并对于各国反法西斯斗争给予积极声援和支持。
(一)声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1937年5月15日,毛泽东在延安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华苏维埃政府致信西班牙人民,对西班牙政府和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及西班牙法西斯势力的斗争,表示坚决的支持和声援,他指出:西班牙人民现在所进行的战争,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战争。“中国共产党现在以反对日本法西斯蒂的斗争来帮
助和鼓励你们西班牙的人民。”“我们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是你们的。”[ 共产国际《国际通讯》1937年12月“中国抗日战争”专号。]
(二)谴责德国法西斯侵略波兰
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军队进攻波兰,9月14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大会上所作的讲演中,对遭受侵略的波兰人民深表同情和支持,强烈谴责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和波兰政府压制民族解放运动的行径。
(三)支持苏联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的神圣战争
1941年6月,德国突然发动对苏联进攻。毛泽东闻讯后,立即为中共中央写了对党内的指示,强烈谴责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罪行,指出:“此种背信弃义的侵略罪行,不仅是反对苏联的,而且也是反对一切民族的自由和独立的。苏联抵抗法西斯侵略的神圣战争,不仅是保卫苏联的,而且也是保卫正在进行反对法西斯奴役的解放斗争的一切民族的。”毛泽东号召全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国共合作,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即用此以援助苏联。”[ 《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764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中国虽然没有派大兵团去援助苏联对德作战,但从战略全局上看,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牵制了日本法西斯军队的主力,“紧紧缚住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打破了日本法西斯“北进”的计划,使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从而在战略上配合和支援苏联的对德作战。对此,苏联历史学家耶·马·茹科夫曾指出:“使日本帝国主义不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攻苏联远东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数众多的游击队的英勇斗争,他们在中国把日军的双手缚住了。从而,中国人民给予苏联人民以伟大帮助”。[ 《现代史资料》:《太平洋战争》(二)1978年东京版第1121页。]也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伟大的努力。”[ 《论联合政府》,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34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二、积极倡导建立东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努力促进各国人民和无产阶级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毛泽东认为,只有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努力促进各国人民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一)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
毛泽东在阐述这一政策时指出,我们需要争取国际援助,首先是苏联的援助。同时可以利用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在此,毛泽东初步阐明了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主张,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给予高度的评价。共产国际“七大”作出决议,号召各国共产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奋斗。
(二)毛泽东公开呼吁和倡议建立东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争取东方各民族加入反对日本法西斯的行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了进一步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增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力量,公开呼吁和倡议建立东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争取东方各民族加入反对日本法西斯行列。党的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提出:“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范围内,与一切反对日本侵略主义的国家订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军事互助协定。”1938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反侵略大会上演讲中说:现在有三个反侵略的统一战线,即中国的统一战线,世界的统一战线,日本人民的统一战线。反侵略是今天世界政治的总方向。在世界人民和日本人民的援助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日本侵略者。1938年11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的政治决议案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中日两国与朝鲜、台湾等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的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对日本法西斯军阀的斗争。”[ 《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
为了加强对东方各民族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斗争的联络,1941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委托朱德在延安召集东方民族友人座谈会。座谈会决定筹备召开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以产生和建立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同盟。10月26日,“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在延安正式召开。日本、印度、印尼、菲律宾、马来亚、缅甸、泰国、朝鲜、越南和中国国内各民族代表出席了大会。10月30日,毛泽东冒雨出席了大会,并讲了话,号召各民族加强团结,共同打倒法西斯。他说:“我想大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共同打倒法西斯。”“现在只要我们团结,把法西斯一只手一只脚的撕碎是不难的”。[ 解放日报,1941年10月31日。]大会决定在延安组织“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东方反法西斯大会的召开和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东方各民族团结的政治的组织的基础,将东方各民族的反侵略斗争和解放运动推上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还积极支持在华日人组成的“反战同盟”等组织的抗日活动。
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阐述了组织日本人的反战运动,建立广泛的反侵略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他指出:抗日战争是长期的,因此,各项方针也应着眼于长期性,必须建立包括日本军民在内的共同的反侵略统一战线。根据毛泽东的报告精神,中共中央在各根据地和部队中普遍成立了旨在组织日本人反战运动的敌军工作部和敌伪军工作委员会。在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导下,各抗日根据地的日本人反战运动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先后成立了“在华日人觉醒联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等组织。1942年8月,在延安边区大礼堂召开了华北日本人反战团体代表大会和华北日本士兵代表大会。会前,毛泽东给在延安的日本共产党领导人林哲(野坂参三)写信,预祝大会成功,并表示:“中国共产党完全同意你及一切日本革命同志的革命活动。我们将尽一切可能援助你们,请将此意告诉同盟诸同志。”[ 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第590~591页,中央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共产党和日本共产党还在延安创办了具有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性质的学校——日本工农学校,为日本人反战运动及日本革命事业培养干部。在“觉醒联盟”、“反战同盟”和其他日本人进步团体的领导和推动下,反战的在华日本人以多种形式对日本的士兵进行反战宣传。有的日本士兵被俘后还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英勇战士。
(四)努力促进各国人民和无产阶级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不仅致力于建立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且努力促进各国人民和无产阶级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毛泽东曾指出:“这一时期内,革命的总任务,是把全世界一切可能的力量都组织在反法西斯反侵略的统一战线内,用以抵抗三个法西斯的疯狂侵略与各国内部法西斯的袭击。”[ 《论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第471页。]苏德战争爆发后,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决定》,决定指出:目前共产党人在全世界的任务是动员各国人民组织国际统一战线,为着反对法西斯而斗争。
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倡导下,在共产国际的号召下,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纷纷奔赴反法西斯斗争战场。许多中华儿女和中国共产党人,包括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积极投身于苏联红军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作战。在中国战场,有加拿大共产党派遣的白求恩医疗队、印度国民大会组织和派遣的印度援华医疗队、苏联派出的空军志愿队。还有金日成等朝鲜爱国者组织的游击队,在中朝边境地区开展游击战;胡志明领导的印度支那共产党,也以极大的热情支援中国抗战,等等。在中国汇合了许多国家的反法西斯援华友人,他们与中国人民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打击了法西斯侵略者。“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同仇敌忾,相互支援,并肩战斗,终于打败了侵略者,拯救了人类文明,赢得了世界和平。”[ 胡锦涛2005年5月8日在莫斯科会见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的讲话。]
三、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表达中国共产党愿与英美法等国共同反对法西斯的愿望,积极争取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在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把英美法等国看作是一支同情与赞助中国抗战的力量,希望他们在支持中国抗战力量和制约日本侵略能力两方面作出积极努力,争取他们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即提出:“立刻实现抗日的积极外交,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法西斯阵线,同英美法苏等国订立各种有利于抗日救国的协定。”[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第297页。]明确提出了在抗日问题上与包括英美法在内的其它国家的合作。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中国共产党与英美法等国政府没有任何联系,更由于国民党过去的“围剿”和封锁,外界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了解。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促进英美法等国尽早加入国际反法西斯斗争行列,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做争取的工作。
(一)通过西方记者作媒介,转达中国共产党愿与英、美、法等国共同反对法西斯的愿望。
当美国记者斯诺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时常放下大堆报告和电报,取消一些会议,与斯诺谈话。毛泽东告诉斯诺,中共把美国等一些不愿看到日本侵占中国的国家看作是“自己的朋友”,请他们同我们合作。1937年3月1日,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谈话中,对国际反日联合阵线的建立,提出了纲领性的主张。他指出:日本已有他的强盗同盟,中国决不能自处孤立。所以我们主张中、英、美、法、苏建立太平洋联合阵线。这种阵线是援助中国的,同时也是各国互助的。[ 《新华日报》1937年3月26日。]1938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合众国际社记者王公达时,赞扬了美国民主党和总统罗斯福维护国际和平和谴责法西斯的政策,同时希望“美国能更进一步,出面联合其他国家给暴日以实际的制裁”,指出:“现在是中美两国及其他一切反对侵略威胁的国家更进一步联合对敌的时候了。”[ 《解放》周刊第32期,1938年3月5日出版。]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接待了十几位西方记者,通过他们,使英、美、法等国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和主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争取他们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对外发表文章,呼吁英、美、法等国人民督促其政府尽早加入国际反法西斯阵营。
1939年1月,毛泽东在为国际友人翻译的对外发行的《论持久战》英译本撰写的题为《抗战与外援的关系》的序言中指出:我希望英美民众积极行动起来,督责其政府采取反对侵略战争的新的政策,为了中国也为了英美自身。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对英、美、法等国一方面进行积极争取,另一方面对它们一度推行的绥靖政策,特别是对它们策划的“远东慕尼黑”阴谋,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坚决的斗争。毛泽东在《反对投降提纲》中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就是新的慕尼黑的可能。英美法自抗战以来一直保持“中立”,不过是“坐山观虎斗”的阴谋计划,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政策。中国共产党目前的任务就是动员国内外的进步力量来反对英美帝国主义的绥靖政策。由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揭露和斗争,由于中国的抗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敌人占领区的后方开辟的敌后解放区战场,给日寇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这些,对于争取英美法等国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提出以是否反法西斯作为联合或反对国际各种政治力量的唯一标准,为争取英美法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争取英美法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进程中,曾一度受到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使这一进程出现了曲折。苏联为了自身的安全,在寻求同英法就共同抵抗德国侵略者缔结条约未成之后,1939年8月,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9月,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这场战争,从英法和其他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场反侵略战争。但是苏联以英法也是帝国主义及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殖民地为由,完全否定英法所进行的战争的正义性,因而认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口号已经不适用了,应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统一战线的口号代替之。
但在这里值得提及的是,尽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外政策上受到苏联对外政策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但是4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已不像过去那样对苏联和共产国际唯命是从了,毛泽东与中共中央更多的是从中国抗战和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决定自己的政策和策略。1940年12月,毛泽东在《论政策》的党内指示中强调,在制定对外政策时要贯彻具体分析和有所区别的原则,“虽然共产党是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的,但是既须将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和现时没有举行侵略的其他帝国主义,加以区别;须将同日本结成同盟承认‘满洲国’的德意帝国主义,和同日本处于对立地位的英美帝国主义,加以区别;又须将过去采取远东慕尼黑政策危害中国抗日时的英美,和日前放弃这个政策改为赞助中国抗日时的英美,加以区别。我们的策略原则,仍然是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论政策》,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22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二天,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一方面明确表示支持苏联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一方面再次提出争取英美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指出:“在外交上,同英美及其他国家一切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的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 《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764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事实证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关于争取英美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是正确的。在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和次日,英美相继发表支持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声明。7月6日,毛泽东在致周恩来的电报中指出:“不管是否帝国主义国家,凡反法西斯者就是好的,凡助法西斯者就是坏的,以此来界限,不会错的。”不久,毛泽东又为党中央起草了《关于以是否反对法西斯为我对一切国内外势力联合或反对标准的指示》,指出:在目前条件下,不管是否帝国主义国家或是资产阶级,凡属反对法西斯德日意,援助苏联和中国的,都是好的,正义的。一切国家的反德、反日战争都不是帝国主义性质,是正义战争,我们均应联合。毛泽东以超乎寻常的决断的口气,提出以是否反法西斯作为联合或反对国际各种政治力量的唯一标准,作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出发点。从而,为争取英美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提出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对日宣战。从此,更加坚定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联合英美共同反对法西斯的决心。毛泽东于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即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修改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中共中央关于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的指示》,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确立与英美等国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策略,并指出:“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了。”呼吁“中国与英美及其他抗日诸友邦缔结军事同盟,实行配合作战,同时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的胜利。”[ 《解放日报》1941年12月10日。]同时,号召中共党员应该在各种场合与英美人士作诚恳坦白的通力合作,以增强英美抗战力量,并改进中国抗战状况。从此,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下层,同时也与英美上层人士加强联络,并与英美人士在军事和情报方面进行合作。
在中国共产党、各国人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4国领衔,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签字国共同表示为自由独立和正义,一定要战胜法西斯国家。《联合国家宣言》成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治纲领。联合国家的成立,表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增强了国际上反法西斯斗争的力量,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为最后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同时,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人民的长期艰苦抗战受到世界人民的肯定,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从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形成的全过程看,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主动的直接推动作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有力的推动者。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毛泽东关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理论,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织部分,亦是建国后毛泽东对外国际战略思想和我国关于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准则的理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我们在对外关系中实行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和遵循的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准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思想和策略原则的延续和与时俱进发展的结果。毛泽东关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理论,对于当前我国在对外关系中实行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和实践,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