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将军勋名永留芳(组图)
来源: V腾云驾雾
作者:吴志昆
浏览次数:
2025-05-06 11:06:1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今年是龙飞虎将军 110 周年诞辰。作为将军桑梓故里的子侄辈乡亲后生,很荣幸受邀从外地回故乡,参加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纪念活动,说几句真诚的感言,以表达对将军的仰慕、崇敬。

2025年4月19日,龙飞虎将军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江西永新县永新宾馆举行。图为座谈会主席台就坐嘉宾。

    一、将军是追随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 “红小鬼”。

    永新地处井冈山西南境,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还是 1929 年底至 1934 年 8 月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省委驻地,是长达 5 年的全红县域。将军故乡在中乡为永新南部山村,更是毛泽东大力经营永新的最早区域。1927年 9 月在永新南部山区的三湾村改编部队后上了井冈山,上山后的毛泽东走遍了五百里井冈认定永新特有的战略价值,他在给湖南省委和远在上海的党中央报告说,他认为经营好永新比经营一国还重要,于是在 1928 年 2 月越过七溪岭亲自到南乡开始经营永新。

    1965 年紧随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大文豪郭沫若有诗《宿永新》”领袖亲征三度来”。这三度,指 1928 年毛泽东率红军 3 次攻克了赣西大县的永新县城,而据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第一上将萧克回忆,那年有 4 次攻打永新县城。至于在井冈山的 16 个月中毛泽东多少次来过永新是难以计数的。我记得我年少时父辈们讲,毛师长(或称毛司令)骑着白马多次从我们在中这条山冲里经过。

    我们父辈为何咬定是毛师长或毛司令?原来湖南省委在1928 年多次派特派员设法穿过重重敌人的封锁到井冈山传达指示,如导致井冈山八月失败的那个省委特派员杜修经是前后3次第三次才秘密到达井冈山。1928年3月来井冈山的小年青特派员周鲁,凭默记到井冈山将党中央撤消了毛泽东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说成被开除了党籍,因此毛泽东改任了一段时间师长。我们父辈乡亲所知晓的毛泽东不叫毛委员是符合历史的。

    龙飞虎将军是1928年6月朱毛红军在南乡打败了江西两只 “羊”(杨)的龙源口大捷后,由地方农民自卫军编入红军,13岁的他成了毛泽东麾下的 “红小鬼”。

左起:龙飞虎、杨至成、陈复生(1937年在延安)

    二、将军是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一名功臣,又是相对幸运的“福将”。

    永新是井冈山斗争时重要区域,是红一方面军兵源地之一,又是红二方面军的红六军团许多官兵的家乡。永新早期的革命领导人多在新中国前牺牲了,幸存者“如封疆大吏”王恩茂、张国华和先后担任过5个省一把手的谭启龙等,1955年授衔有41位将军,是排名前6的“将军大县”,作为总共不到800名开国少将之一者龙飞虎,或是他们中相对幸运的“福将”。

    将军出生贫苦农家,一家人受尽地主剥削压迫,在他应该上学的年龄就开始给地主放牛。他13岁进入红军队伍,就表现出勇敢坚毅机敏灵活的特质,加上他英俊孔武的形象,这些先天禀赋在红军队伍中更得到淬炼。长征到达陕北后被选调入红军大学学习,西安事变爆发后第3天就被挑选为警卫副官跟随周恩来去解决西安事变,并开始追随周公十一年在龙潭虎穴里的斗智斗勇。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的保卫人员:左起:龙飞虎、朱友学、颜太龙、陈龙、伍全奎。

    1945 年又作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警卫负责人之一,确保了毛泽东在狼窝虎穴中40多天的绝对安全。在党中央转战陕北的解放战争初期,将军又被选中为毛泽东的行政秘书兼中央纵队一大队大队长,承担了艰难而又卓越的使命。

    我说他幸运,是他在心智成熟时一直是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些最优秀的领袖人物身边工作,耳提面命,耳濡目染,将军付出了不凡的努力,将军也得到非凡的提升。其次,他是中国现代史上改变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命运前途的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亲历、见证和参与者,这更是他的幸运。还有,将军22岁就在延安由朱德总司令夫人康克清牵线做媒,与来自红四方面军的17岁川妹子孟瑜结婚,生育子女各三,白头偕老。

左起:孟瑜、龙飞虎(1949年)

    许多开国将帅是30多岁才结婚成家。解放战争后期,将军主动请缨去前线,将军夫妇南征时将他们的长子长女先托付给了朱德康克清,后又转至周恩来邓颖超为他们照管成长,这又是开国将军中少有的佳话吧?

周恩来(前排右一)、邓颖超(二排左一)与亲属合影;龙桂辉(后排右一)、龙铮(前排左二)。

龙飞虎、孟瑜看望邓颖超(中)副委员长

    三、将军为党为人民建立的功勋彪炳于军史党史,但我觉得还有值得挖掘或聚焦的。

    我不是党史军史专家,只从文史趣读中在这里指出一二,也求教于方家。将军跟随周恩来十一年中,有一项主要任务是负责护送与押运一些重要人士和给八路军的捐赠物资从重庆去达延安。比如 1940 年的一次执行任务中,被护送者有刚从国民党监狱吞金自杀未遂,经我党南方局抢救出来的毛泽东弟媳也是贺子珍胞妹的贺怡。还有一位烈士遗孤,他是我党早期领袖彭湃之子,流浪民间孤儿,被党组织寻到送至重庆八路军办事处, 由将军负责带往了延安。此人名彭士禄,从延安转去苏联学成归来,后来是我国核潜艇的开创者。

    1949年10月的渡海攻打金门岛遭遇极大失利,葬送了 8000 多名官兵。作为这次渡海作战主力师师副政委的龙飞虎曾有劝阻意见却未被采纳,但他还是服从命令作好了作为第二批渡海的指挥官准备出征,后因战况变化未再继续实施,否则,战局及将军命运如何都不可预料。

    四、将军是我心中偶像,也是我喜爱的红色人文的启蒙。

    据我所知,永新的开国将军在建国后回乡最多的是龙飞虎。他又是逝后将灵骨安葬在将军少年放牛的故园小山岗的永新在外革命前辈第一人!

1965年,龙飞虎、孟瑜在家中留影。

    我曾有幸零距离领略过将军风采,那时他 44 岁, 我只 10 岁。那大约是一个初夏的中午,读小学四年级的我和一群小学生中午回家经过简易平房的乡政府(那时称 “人民公社”) 见停了一辆乡下罕见的吉普车,有在田垅劳作的乡亲打着赤脚在乡政府出出进进,相互十分高兴地传告:斜陂 “长征客” 回来了! (斜陂,将军故里村名。长征客,乡亲对老红军的昵称,客,乡音读作 kà)我挤进了乡政府一楼大厅,见到一位身材魁伟的中年军人坐在大厅一把木椅上,正与乡亲们无拘无束地聊天。我只还记得他外甥与他的笑谈。他那作田的外甥说,舅舅是后勤部长,弄一颗原子弹来炸掉乡政府对面的那座人字山,乡里人去县城就好走了。舅舅笑着说,我仓库里没有原子弹。哄堂大笑。

1964年,龙飞虎在野外训练场。

    在中乡与外交通有禾水河和禾河支流及矮山的困绊,1994 年才修了一座洋埠大桥,解了乡民千年之困。修此桥时乡政府向全乡在外人士请求捐款,我记得捐款者数龙飞虎将军离乡最久,但他捐助金额还是排前。

    亲聆馨咳的那次将军回乡,我现在想来,应是他作为福州军区后勤部长来赣视察工作,顺路探望三年困难中时有乡人饿死的乡亲们。因为没见到县里有人陪同,连乡里也没有主要领导在场,仅乡政府文书等几人在张罗倒杯开水之类的。真正的不打招呼,轻车简从,微服还乡。

    随行仅三位青年军人,其中两位用雪白毛巾在乡政府门口的小溪旁,给我们这些拖着鼻涕的小学生一个个地洗脸,还用了香皂。已过了66年的儿时记忆 ,至今还那么温暖,更是时移代换的万分感慨!

    那次见到将军后不久,我读到了用粗劣纸张印刷出版的一本将军回忆录小书《跟随周副主席十一年》,同时还有另一本小书是皮定均将军回忆中原突围的《铁流千里》。

    在文化贫瘠的山野僻壤从此后我喜欢上了红色人文。即使在那十年不正常的文化空白时,我回乡务农、在城做工都没放弃对文化的追寻。48年前,我有60多行写井冈山的诗歌发表在重要国刋之一的《诗刊》首页。此诗还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家最高规格、所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全部出席观看的文艺晚会上,由著名朗诵艺术家表演朗诵,后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等国内各家电台反复播放。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作为中层骨干参与了吉安高等教育创建,后又作为党政双兼主官领导开创了吉安的职业技术教育。如此繁重公务之余,我还创作、主撰、编著了不少的文艺作品、学术论文与人文读本。这或是将军人格风义及红色文学所启迪的奋斗向上之精神?

    将军勋名,虎贲龙骧,
    千秋功业,百世流芳。

    龙飞虎将军是我党我军荣光,更是他故乡人民的骄傲!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红网-刘松柏:把敌工工作做成群众运动,建立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
·下一篇:无
·中红网-刘松柏:把敌工工作做成群众运动,建立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
·红色足迹映初心,劳动精神传华夏——“五一行”赤委网李全录随丁振华走进梁光烈
·中红网:曲靖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九十周年活动在西山红军村举行(组图)
·红色头条-李琳琳:在马言马 在马信马——常州大学举办“马克思日”特色活动(组
·特稿:蔡和森、蔡畅后人齐聚武汉(组图)
·特稿:永不褪色的奖旗——苏区时期叶剑英在长汀的故事
·特稿:赖如昌:热血铸青春的革命传奇(组图)
·特稿:开国将军中的“红小鬼”
·特稿:120名革命后代到苏区南雄追寻先辈红色足迹(组图)
·中红网-郭书文:唐山市古冶区在劳动公园举行文艺汇演,载歌载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接续奋斗传承劳模精神
甄家庄歼灭战:一场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将军勋名永留芳(组图)
中红网-刘松柏:把敌工工作做成群众运动,建
红色足迹映初心,劳动精神传华夏——“五一
吴国发的《我的青年时代》与DeepSeek的分析
邯郸市延安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庆祝“五一”
注册中国烹饪大师王丰工作室入驻“丽九府”
祝贺赵心童勇夺2025年斯诺克世界杯冠军(图
如何用毛泽东思想分析近日中日友好医院的一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