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既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娘子军”,也有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高级知识分子,更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红小鬼”,这些十几岁的“小小少年”,以坚强的信念爬雪山过草地,在枪林弹雨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了生命的壮歌。为了铭记历史,激励后人,本文列举49名12岁之前参加革命的开国将军,以飨青少年朋友。
1、开国上将肖华 1928年,12岁的肖华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青年委员,连政委、营政委。1933年9月,“少共国际师”成立,肖华与骁勇战将陈光搭档,任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平型关战斗。以“娃娃司令”之名驰骋于冀鲁边。 解放战争中,历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辽东省委书记、特种兵司令员、兵团政治委员,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 1955年9月,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的肖华以正兵团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开国中将刘先胜 1922年,11岁的刘先胜参加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2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工农红军排长、连长、营长、师部副官主任、团政委等职务,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和红军长征。 皖南事变发生后,任新四军旅政治委员、师参谋长,为开辟新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功勋。 解放战争中,任华中野战军参谋长,协助粟裕将军取得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 1955年9月,时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的刘先胜以准兵团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3、开国中将张池明 1929年,12岁的张池明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委书记、军部秘书,作战科长等职务,参加了鄂豫皖、鄂豫陕苏区反“围剿”战斗和红25军的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344旅作战科长、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8旅兼盐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中,历任师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 1955年9月,时任总后方勤务部参谋长的张池明以正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4、开国中将周志坚 1929年,12岁的周志坚参加了赤卫队,第2年转为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政委、团长、师长等职,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豫鄂挺进纵队参谋长,新四军第5师13旅旅长。 解放战争中,任纵队副司令员、师长、纵队司令员、军长等职。 1955年9月,在军事学院学习的原第31军军长周志坚以正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5、开国少将陈忠梅 1929年,11岁的陈忠梅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青年干事,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历任八路军连指导员、教导员、股长、科长、副团长、团长。 解放战争中,任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等职。 1955年9月,时任第26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的陈忠梅以正师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6、开国少将程世清 1929年,11岁的程世清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宣传员、分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历任宣传干事、股长、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政委等职。 1955年9月,时任装甲兵干部部副部长的程世清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7、开国少将朱云谦 1931年,12岁的朱云谦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青年干事,少共区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坚持了南方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指导员、教导员、团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副旅长、旅长,师长兼政委。 1955年9月,在军事学院学习的空军原陆战师师长朱云谦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8、开国少将刘兴隆 1929年,12岁的刘兴隆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师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军分区参谋长、团长、抗大大队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军分区司令员、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1955年9月,时任第47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的刘兴隆以正师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9、开国少将吴华夺 1929年,12岁的吴华夺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指导员、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师参谋长、纵队副参谋长兼师长,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 1955年9月,时任军事学院队列部部长的吴华夺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0、开国少将宋景华 1931年,12岁的宋景华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连指导员、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中,任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攻打长春及辽沈等战役。 1955年9月,时任海军旅顺基地副政治委员的宋景华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1、开国少将罗应怀 1927年,12岁的罗应怀参加了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教导队长等,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指导员、科长、大队长、团长、团政委、师后勤部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团政委、军区政治部民运部长、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 1955年9月,原华东军区后方勤务部副政治委员罗应怀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2、开国少将周世忠 1930年,12岁的周世忠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连指导员,参加了红25军的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指导员、副营长、营长、副团长、新四军副团长、旅副参谋长、军分区参谋长兼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及淮北反“扫荡”。 解放战争中,任团长、团政委、副师长、师政委等职,参加了莱芜、淮海、渡江等战役。 1955年9月,时任军事学院高级兵团教授会副主任的周世忠以准军级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3、开国少将郑效峰 1928年,12岁的郑效峰参加了湘南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历任干事、副科长、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连指导员、营教导员、队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团政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 1955年9月,时任广州军区公安军干部部部长的郑效峰以正师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4、开国少将彭清云 1930年,12岁的彭清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指导员、教导员、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教导员、团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中,历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1955年9月,在军事学院学习的第47军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彭清云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5、开国少将曾敬凡 1927年,12岁的曾敬凡参加了工农革命军,历任排长、指导员、团副政委、政委,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教导员、科长、支队副政委、团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军分区副政委、支队司令员、军分区司令员、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 1955年9月,时任第41军副军长的曾敬凡以正师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6、开国少将谢正荣 1930年,12岁的谢正荣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连长、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教导员、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团长、副旅长、师长,参加了石家庄、平津战役。 1955年9月,在军事学院学习的第64军原副军长兼参谋长谢正荣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7、开国少将谢立全 1929年,12岁的谢立全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指导员、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股长、大队政委、抗日军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师政委、军政委,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 1955年9月,时任军事学院海军系主任的谢立全以正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8、开国少将蔡永 1930年,11岁的蔡永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干事、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干事、营教导员、团政委、新四军团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团长兼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参加了平津、广西战役。 1955年9月,时任空军第3军参谋长的蔡永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开国少将邓岳 1930年,12岁的邓岳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区队长、营长、军分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团长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中,历任副旅长、副师长、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 1955年9月,时任第40军代军长的邓岳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0、开国少将成少甫 1929年,12岁的成少甫参加了农民暴动,1930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科长、指导员、教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指导员、大队长兼政委、副团长、支队长兼政委、团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历任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旅长、师长。 1955年9月,时任第65军军长的成少甫以副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1、开国少将李水清 1930年,12岁的李水清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宣传员、宣传队长、连指导员等职,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中,任旅长、师长兼政委,参加了太原、平津战役。 1955年9月,时任第67军军长的李水清以副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2、开国少将李家益 1929年,11岁的李家益加入了童子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宣传队长、团委书记、师部参谋、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科长、团参谋长、旅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师参谋长、军参谋长,参加了淮海、平津、渡江等战役。 1955年9月,在军事学院学习的志愿军第24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的李家益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3、开国少将杨永松 1930年,11岁的杨永松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文书、技术书记,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干事、秘书、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中,历任政治部副秘书长、师政委等职。 1955年,时任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的杨永松以正师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24、开国少将邱国光 1930年,12岁的邱国光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会计、卫生部供给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医院院长、处长、科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兵团后勤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 1955年9月,时任总后方勤务部营房管理部部长的邱国光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5、开国少将罗斌 1927年,12岁的罗斌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俱乐部主任、团代政委、科长、大队政委,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团政委、支队政委、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中,历任旅长、师长,参加了平津战役。 1955年9月,时任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政治委员的罗斌以正师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26、开国少将谭知耕 1929年,12岁的谭知耕参加了农民赤卫军,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指导员、参谋,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参谋、营长兼教导员、团参谋长、团长、科长、处长、支队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副旅长兼参谋长、师长,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 1955年9月,在苏联学习的第4步兵学校原校长的谭知耕以副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7、开国少将江腾蛟 1930年,11岁的江腾蛟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连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中,任旅政治部主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等职。 1955年9月,时任广州军区防空军政治委员的江腾蛟以正师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8、开国少将李真 1930年,12岁的李真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医生、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卫生队长、卫生部政委、军分区卫生部长。 解放战争中,任军区卫生部副政委、政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旅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参加了进军大西北。 1955年9月,时任军事学院政治部干部部部长的李真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29、开国少将易耀彩 1929年,12岁的易耀彩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干事、连指导员、科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科长、营长、团长、军分区参谋长、军区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纵队参谋长、旅长、副军长,参加了石家庄、平津战役。 1955年9月,在苏联学习的海军青岛基地司令员易耀彩以正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30、开国少将黄玉昆 1929年,12岁的黄玉昆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秘书,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指导员、教导员、科长、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解放战争中,历任支队副政委、旅副政委、师副政委、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1955年9月,时任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的黄玉昆以副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31、开国少将雷永通 1930年,12岁的雷永通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军委报务主任、电台台长、股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副科长、科长、处长。 解放战争中,历任副部长、旅政治部主任、军区组织部长、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军政治部副主任、兵团组织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1955年9月,时任海军干部部部长的雷永通以副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32、开国少将颜金生 1930年,12岁的颜金生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连指导员、干事、副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科长、团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旅副政委、政委、师政委,参加了沙家店、扶眉战役。 1955年9月,时任志愿军第一军代政委的颜金生以准军级级别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33、开国少将林茂源 1930年,11岁的林茂源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干事、译电员、技术书记,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科长、大队政治处主任、大队政委、团政委、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中,历任旅政委、师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 1955年9月,时任沈阳军区军事法院院长的林茂源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34、开国少将肖锋 1927年,11岁的肖锋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分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团长、团政委,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营政委、团政委、团长、军分区副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旅长兼军分区司令员、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 1955年9月,时任装甲兵学校校长的肖锋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35、开国少将肖荣昌 1930年,12岁的肖荣昌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任电台报务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组长、股长、科长、系副主任、副局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处长、局政委,参加了太原、兰州战役。 1955年9月,时任总参谋部第三部第1局政委的肖荣昌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36、开国少将罗洪标 1930年,12岁的罗洪标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连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科长、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 解放战争中,任团副政委、政委、团长,参加了延安保卫战。 1955年9月,时任工程兵干部部副部长的罗洪标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37、开国少将郑友生 1931年,12岁的郑友生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分队长、中队长、副营长、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科长、旅卫生部政委、新四军科长、团长兼政委。 解放战争中,任团长、师副政委、师政委,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 1955年9月,时任海军厦门水警区政治委员的郑友生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38、开国少将徐光友 1929年,12岁的徐光友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连长、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团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历任团长、旅参谋长、副师长,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 1955年9月,时任第28军副军长的徐光友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39、开国少将胡立声 1929年,12岁的胡立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连指导员、特派员、科长、公安处处长。 解放战争中,任团政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师长、师政委、师长,参加了太原、兰州等战役。 1955年9月,志愿军第16军46师原政治委员胡立声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40、开国少将詹少联 1929年,12岁的詹少联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看护长、师卫生队长、卫生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医生、队长、科长、医院院长、军分区卫生处长。 解放战争中,任纵队卫生部部长兼政委、兵团卫生部副部长兼军卫生部长。 1955年9月,时任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卫生防疫局局长的詹少联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41、开国少将崔文斌 1929年,12岁的崔文斌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连副指导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县委组织部长、新四军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总队副政委、团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 1955年9月,时任空军第3军政治部主任的崔文斌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42、开国少将肖选进 1931年,11岁的肖选进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团长,师参谋长,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 1955年9月,在军事学院学习的志愿军第24军第74师原师长肖选进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43、开国少将吴永光 1930年,11岁的吴永光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战士、排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译电员、股长、副科长、科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任机要主任、副处长、处长等职。 1955年9月,时任河南军区干部部部长的吴永光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44、开国少将何云峰 1933年,11岁的何云峰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公务员、宣传员、通讯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干事、指导员、教导员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中,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 1955年9月,时任第13军第37师政治委员的何云峰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45、开国少将王扶之 1935年,12岁的王扶之参加了陕北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股长、新四军参谋、副连长、股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中,任营长、科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1955年9月,在军事学院学习的第39军115师师长王扶之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46、开国少将毛和发 1931年,12岁的毛和发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文书,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指导员、副营长、新四军营长、副团长,参加了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中,任团长、副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 1955年9月,时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的毛和发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47、开国少将严家安 1929年,12岁的严家安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交通站站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指导员、参谋、科长、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中,任科长、支队长、军分区参谋长,参加了进军大别山、中原突围等战役。 1955年9月,时任公安军司令部军务处处长的严家安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2年晋升少将军衔。
48、开国少将郑本炎 1930年,12岁的郑本炎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股长等职,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指导员、参谋、营长、副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解放战争中,任团长、副师长、秘书处主任等职。 1955年9月,时任第1政治学校副校长的郑本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49、开国少将张水发 1931年,12岁的张水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中央军委二局译电员、译电组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干事、科长、主任、总参谋部秘书。 解放战争中,历任军委科长、处长、副主任等职。 1955年9月,时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办公室主任的张水发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