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精神>>正文
接续奋斗传承劳模精神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王琪鹏 张楠
浏览次数:
2025-05-06 11:18:26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首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各个时期,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他们勇立时代潮头,用汗水浇灌幸福之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徜徉北京街头,劳模雕塑、劳模纪念馆、劳模广场……劳模的印记处处可见,劳模精神已成为北京这座城市的奋斗基因。

  时代榜样

  时传祥纪念馆: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

  龙潭公园西门不远处的一个中式古建风格小院内,不时有参观者推门而入。“这就是‘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全国劳模时传祥……”一位参观者一边用手机对着门口的时传祥铜像拍摄,一边为自己的视频配解说词。

  2009年10月26日,位于龙潭公园内的时传祥纪念馆正式开馆。这座占地750余平方米的小院,是北京第一个以劳模命名的纪念馆,免费向游人开放。

  选择在10月26日开馆,是因为50年前也就是1959年的这一天,参加全国“群英会”的时传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刘少奇主席紧紧握着时传祥那双结满老茧的大手,饱含深情地说:“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纪念馆内,一支普通的钢笔静静躺在一个玻璃罩内。它记录了一段国家主席和掏粪工人之间的深厚情谊。1959年,全国“群英会”期间,时传祥向刘少奇主席汇报掏粪工人的学习情况时说:“过去掏粪工人很少有识字的,新中国成立后有了业余学校,现在年轻工人一般都达到了高小程度,能看报、写信了。就是我差点儿,才认识二三百字,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刘少奇主席听到这里,当即从衣兜中掏出一支英雄牌钢笔赠送给时传祥,并鼓励他努力学习:“老时啊,一个劳动模范,光工作好不行,还要学习好。没有文化哪行?你才45岁,时间还不晚,以后要好好学习,希望你阳历新年的时候给我写封信。”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展厅内,玻璃展柜中还展出了一张字迹模糊的信纸。原来,获赠钢笔一个多月后,经过勤学苦练的时传祥用这支钢笔写下了他平生第一封信,他用248个字向刘少奇主席汇报了清洁队的工作,表达了“成为有文化的新工人”的决心。

  过去,人们追的“星”,是时传祥这样的劳模。就连家喻户晓的雷锋,也是时传祥的“粉丝”。1961年10月17日,雷锋曾写下了这样一段日记:“我要是能够当一个这样的大粪夫,那该多荣幸啊!”

  当年,在时传祥事迹的感召下,干部、职工、大学生、部队官兵,以及作家、画家、演员纷纷要求参加背粪劳动。纪念馆内,就展出有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同志等人参加劳动的照片。万里背起粪桶,和时传祥并肩走在大街上,并称自己是“时传祥的第一大弟子”。

  1956年11月23日,时传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首都环卫战线发展的第一批党员。纪念馆内,不光展出了时传祥的入党申请书,还利用AI技术复刻了时传祥宣读入党申请书的“原声”。

  时代变迁,时传祥精神薪火相传,没有因时光流逝而褪色。2024年10月26日,位于天坛东路甲48号的时传祥精神宣教中心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这里不光有历史照片,还有实物展出。

  时传祥接班人、东城区环卫中心时传祥所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李萌,如今成为时传祥精神宣教中心的义务讲解员。

  另一群更稚嫩的面孔——时传祥纪念馆附近的光明小学学生组成了时传祥中队。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前往纪念馆担任义务小讲解员。

  群英荟萃

  劳模广场:以城市之名致敬楷模

  时传祥、张秉贵、刘英源……1197个闪光的名字,就是一部生动的当代劳动史。

  全国首面劳模墙,就立在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劳模广场上,5块由巨石打磨成的墙体上,镌刻着1197位来自北京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姓名。2016年12月28日,劳模墙揭幕,成为城市的又一人文景观。

  东便门至崇文门的这一段明城墙遗址,是北京城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选择在这里建立劳模墙,包含着为劳模树碑立传的深刻寓意。劳模墙高约3米,所用材质为产自房山区的青白石,寓意清白做人。公园在劳模墙周围栽种了梅花、银杏、槭树等花木,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

  不时有市民、游客在劳模墙前驻足,通过长长的名单重温“劳模史”。1950年,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首次表彰劳动模范。在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464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其中有一大批先进典型来自北京。

  保障首都安全供电的刘英源,克服技术难题提升采煤效率的李书和,解放妇女带领全村度过夏荒的卢翠英……当时,这些劳模堪称时代的“火车头”。值得一提的是,这批来自北京的全国劳模中,有一位真正的火车司机。

  “毛泽东号”机车司机长李永安全行车182400公里,多次创造生产纪录,先后获得19面奖旗。195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时,他亲自驾驶着“毛泽东号”机车,载着从全国各地会聚到北京的英雄模范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李永激动地说:“这次参加全国劳模会,是咱们工人阶级的光荣。过去咱受尽压迫、剥削,谁把咱工人还当人;有了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咱们工人才有了今天!”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进入尾声,神州大地捷报频传。“五一”前夕,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在北京开幕。5月1日当天,高举旗帜、花朵和欢呼着口号的首都干部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六千多名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走在游行队伍前列。

  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北京农业机械厂、北京第一机床厂、北京人民机器厂和北京市轮胎翻修厂的工人,他们都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指标。欢呼的人群中还有一万多名京郊农民,这一年,他们贯彻执行生产操作规程,提前十天完成了春播。

  劳模墙默默地记录着这段历史。从墙上历届劳模名单不难看出,1956年的劳模人数最多。除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些文化界人士也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盛大召开。大会云集了全国各条生产战线上的精英,被称为“群英会”。时传祥、张秉贵等耳熟能详的劳动模范,正是在这次会上被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一线,一批又一批劳动模范身先士卒。发明了汉字五笔字型输入法的王永民1988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从根本上解决了汉字输入的速度和效率难题,被誉为“当代毕昇”。彼时,中国刚刚进入计算机时代。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下一篇:无
·何建明:以劳模精神谱写中国故事的时代华章(组图)
·书写荣光——“百年·百书·百位劳模心声”书法大展开幕(图)
·“弘扬劳模精神,唱响华蓥文化”——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展演(组图)
·女劳模、国务院原副总理吴桂贤不幸病世享年87岁(组图)
·女劳模、国务院原副总理吴桂贤不幸病世享年87岁(组图)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河北大学学生“组团”踏访劳模精神(组图)
·天津89岁全国劳模今天去世,曾七受毛主席接见!
·我校成功举办“劳模英模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主题活动(组图)
·中红网-李森:劳模引领沁书香,红色筑梦向未来——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红色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接续奋斗传承劳模精神
甄家庄歼灭战:一场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将军勋名永留芳(组图)
中红网-刘松柏:把敌工工作做成群众运动,建
红色足迹映初心,劳动精神传华夏——“五一
吴国发的《我的青年时代》与DeepSeek的分析
邯郸市延安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庆祝“五一”
注册中国烹饪大师王丰工作室入驻“丽九府”
祝贺赵心童勇夺2025年斯诺克世界杯冠军(图
如何用毛泽东思想分析近日中日友好医院的一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