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讲解革命烈士事迹

手语“唱”国歌
近日,建瓯市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迎来南平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们,他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的崇敬,踏入这座记录着建瓯革命峥嵘岁月的红色殿堂。在手语老师钟秋萍的带领下,他们专注地“聆听”着讲解员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革命故事。他们时而凝视展板上的历史文献,时而用手语热烈讨论,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仿佛正在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同学们好,我是建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讲解员江其杰。”话音刚落,钟秋萍老师立即将问候转化为流畅的手势。江其杰特意放慢语速,配合她的翻译节奏,开始今天的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江其杰不时停下来,确认钟秋萍老师是否翻译到位。当讲到烈士牺牲的细节时,江其杰看到几个听障学生用手语激烈地讨论起来,便耐心等待他们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一位女同学用手语问道:“他当时害怕吗?”江其杰沉思片刻,认真地回答:“英雄也是普通人,但信仰给了他们勇气。”
活动结束时,学生们自发地在烈士纪念碑前排列整齐,听障学生在钟秋萍老师的带领下,听障学生用手语“唱”起了国歌。负责摄像的吴丽娜老师用镜头记录下这一瞬间,她眼中泛着泪光:“今天,我看到了红色基因最生动的传承。”看着这些特殊学子脸上肃穆的神情,她突然明白红色教育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灵的共鸣。
建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魏宏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创新红色教育形式,为特殊群体量身定制更多富有特色的教育方式,让红色基因的传承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红色精神完全可以跨越一切障碍,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生根发芽。”
返程路上,学生们还在用手语热烈讨论着今天的活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眼神中闪烁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这次特殊的红色之旅,不仅让这些特殊学生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红色的种子。这些种子必将在爱的浇灌下生根发芽,绽放出属于新时代的绚丽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