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历史中的关口坝(组图)
作者:唐波
浏览次数:
2025-04-25 14:23:5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因地处川陕交界,故称关口;又因其为山间一谷地,故称坝。

    在几位老人的回忆中还原了关口坝旧时的大致景象:街道成东西走向,宽3至5米,鹅卵石铺地,明清时期的陕南风格建筑古色古香。街道店铺林立,商贾如云。下街的关帝庙是个四进的院子,不大却很壮观,马桑树做的柱子,庙前有个戏楼,支撑柱子的磉墩石有黄桶那么大。街边有一条河,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河两边柳树成荫,上街沿河有颗柳树生长在巨石缝里,叫做“石抱柳”;下街沿河有颗柳树树干里长着大石头,叫做“柳抱石”。周边是成片的良田和肥沃的土地。

    关口坝是蜀道蒿本山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很繁华。陕安道台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六《险要》上记载:“又广元蒿川子北至宁羌关口坝三十里,广元曾家河至宁羌石垭子三十里,各路虽皆相通,鸟道羊肠,仅可攀援而过。”偏桥河栈道遗址位于王家沟村六组偏桥河两山对峙的狭谷内,南北走向,人工开凿石道一处,栈道平台长约150米,宽2.5米。修建毛关公路时被毁。宁羌州附生黎彩彰采辑《宁羌州乡土志》在描述州境南路麦子坪牌时,特别提到关口坝:“(麦子坪牌)地势山大林深,居民稀少,惟南部有关口坝,当川陕接界之处,商贩往来多出于此,为南路第一市场。”

    自古关口坝都是战略要地。明崇祯十年(1637),十月初五,闯王李自成率部攻克宁羌后,分三路入蜀,其中一路经关口坝进入四川。清嘉庆二年(1797),二月,白莲教首王聪儿、姚之富率领义军,从广元两河口经关口坝,进入宁羌州境内。嘉庆七年(1802),白莲教张魏残部500余人从广元李家坝逃窜至关口坝,参将李殿元派副将舒隆阿与守备石宝霖带兵于照壁山截击鏖战。民国8年(1919),以张桢先为首的红灯教在宁羌境内组织“汉邑保安军”四处活动,在照壁山设伏歼川军一个连。

    由于关口坝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旧社会是个几不管的地方。民团、土匪相互勾结,又互相火拼。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辜的民众被惨杀,无数的房屋被烧毁。

    关帝庙里身长九尺,手握青龙偃月刀,威风八面的关老爷也毫无办法。直到关帝庙里住进一支神奇的队伍......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通南巴粉碎敌人“三路”围攻后,红军1000多人从南江、旺苍、广元陆续到达关口坝、茅坪沟等地打游击,他们白天打土匪分田地,夜间为劳苦大众宣讲政策。杨虎城部驻防陕南的38军军长孙蔚如也于1933年6月与红四方面军达成了“互不侵犯”的秘密协议,并先后开通了西安至通江、万源、旺苍的秘密交通线,也称川陕红色交通线。关口坝是由西安至旺苍红色交通线的上一个秘密站点。同年夏天,陕南特委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坚持地下斗争,派王荣辉回宁羌与王仆公等在关口坝、燕子砭等地区进行党组织活动。8月下旬,红军某部在关口坝街上建立了宁羌(强)第一个乡苏维埃政府。1934年初,红军在关口坝成立中共宁强县委和县苏维埃,隶属川陕省委、省苏维埃。川陕省委给宁强县委、县苏配备干部40名,均随军驻在关口坝,建有保卫局、政治部等机构。1934年2月,驻关口坝红军政治部派人领导,在街上成立了关口坝区苏维埃政府。至此,红军先后在关口坝建立县、区、乡、村四级苏维埃政权。1935年3月,红军撤出关口坝。

    1935年4月,红军返川渡江长征。胡宗南部和地主还乡团立即卷土重来,成立了县、区整理委员会,出动部队、民团和铲共义勇队,大肆逮捕屠杀苏维埃干部、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关口坝民团对参加苏维埃、游击队的人员实行抢、杀、烧三光政策。20多间房被烧毁,汪副连长、区粮食委员薛国清、游击大队长王明贞等10多人被杀害。

    建国前后,关口坝先后是天台乡、巴山区、关口坝乡人民政府所在地。

    关口坝学校建立于1949年。鼎盛时开设高中班,招收原巴山片区及四川周边近800名学生,有北京、西安、汉中等地名师在此任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彭忠任学校校长,学校多次邀请杨明德、张殿基等老战士为学生做报告,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张殿基曾参加西北解放战争,多次立功在瓦子街战役中负伤,肠子被打断。自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关口坝现在还留有一些有趣而神秘的地名,如关山上、狗头寨、圆山子、尖山子等。相传当年王yào(不知是哪个字,故用拼音代替)师偶然在他家对面的龙洞里得到一本天书,练成了无边法力。他临终前把天书和衣钵装到背篮子里,放入尖山子的一个崖洞。开始有人争相去寻找,传说有的被蟒蛇吓退;有的无故迷了路;有的在洞口遭到了飞沙走石袭击,非死即残。后来再没人敢去。王yào师和他的背篮子就成了千古之迷......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聆听英雄事,赓续铁军魂——江苏盐城顾吾书社“4.23”世界读书日活动掠影(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藏头诗: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组图)
·特稿:从江:七冠连珠谱写新时代双拥答卷(组图)
·特稿:聆听英雄事,赓续铁军魂——江苏盐城顾吾书社“4.23”世界读书日活动掠影
·特稿:真正的革命之家——记四都镇赖兴银革命之家(组图)
·岁月的浪花,历史的注脚——读《雪域新生——一名藏族记者眼中的新西藏》(组图
·周总理的标准像如何拍出?与尼克松握手经典照片有何深意?(组图)
·特稿:福建省长汀县四都镇:革命圣地赓续红色血脉,生态福地绽放绿色新篇(组图
·红色头条-李殿仁:古风·“重回军营四个一”活动感怀
·我给毛主席讲“故事”分享会在北京·图书馆举行(组图)
·特稿:奶奶印象(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唐波:历史中的关口坝(组图)
特稿:历史中的关口坝(组图)
特稿:藏头诗: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
特稿:从江:七冠连珠谱写新时代双拥答卷(
符维健:邓子恢与毛泽东的风雨情结(图)
毛主席登黄山,中途下山扫兴而归,张治中自
巍巍茅山铭铁血 铁军战歌震苏南——茅山新四
中红网-顾高桐、陈彬:聆听英雄事,赓续铁军
顾高桐、陈彬:聆听英雄事,赓续铁军魂——
特稿:聆听英雄事,赓续铁军魂——江苏盐城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